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玻璃懸崖——有事要找女領袖?

隨着文翠珊(Theresa May,照片來自《電訊報》)成為英國第二位女首相,很多人都說,現在似乎很多女性可以當上領袖位置,例如文翠珊在脫歐談判中要面對的最主要對手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或是美國年底也可能有位女總統當選,而在英國目前政壇,工黨可能會出現一位女黨魁,文翠珊力保國家不分裂時,最主要對手也是一名女性、蘇格蘭首席大臣司徒瑾(Nicola Sturgeon)。當然,台灣也出了蔡英文。

一般正常聯想是:女性抬頭了!不過,根據學術研究,女性可當上領袖位置,未必跟女權有關,反而是因為那個職位面對苦差,因此被迫找來一位女性臨危受命。這個,稱為「玻璃懸崖」(glass cliff)。



在美國,有「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的說法,即是女性嘗試向上晉升時,卻發現有一道看不見的玻璃天花阻撓著。在2004年,兩名英國學者Michelle Ryan和Alex Haslam公開一份研究,發現女性接任領袖時,通常都是接了一個爛攤子,因此這份工作特別容易失敗,而相關女性並不發覺,兩名學者便創出「玻璃懸崖」一詞,意指女領袖打破了「玻璃天花」後,隨之等著她們的是「玻璃懸崖」,等著她們跌崖失敗!

根據上述二人最原本的研究,他們找來英國主要上市公司的資料,發覺女領導出任公司前的5個月,公司股價一般是較大市為差,於是便得出結論,就是公司要在面對危機時,才會找一位女性做CEO/主席。

還有很多統計/研究證實這點。有人根據2005年英國大選,做了統計發現,如果那個不是「危險選區」,即該政黨即使派出很強的人選都有很大機會落敗的選區,政黨較大機會派一名女性出戰,「安全選區」就很大機會是男性做候選人。

另外,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假設被訪者看了一批一間公司的資料,然後決定挑選一名男士還是女士做該公司的CEO,如果公司原本由男性掌舵,並且運作良好,大家會傾向找一名男士接任,如果公司陷入危機,就會傾向找來一名女性做CEO,但如果公司原本是女性掌舵,就沒有上述情況發生,受訪者不見得特別傾向某一性別做CEO。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上述研究並非說所有挑選女性做領袖的公司/國家,都是陷入危機,而且也有研究駁斥上述理論。不過,文翠珊的情況,很難不令人想起「玻璃懸崖」理論,因為她接手的攤子真的很爛,而且正如Michelle Ryan向《華盛頓郵報》所說,在公投後,首相卡梅倫、前倫敦市長約翰遜等都離開了,好像全部男人都不想沾手,只剩下文翠珊一個女人敢接手這挑戰。

究竟為何出現「玻璃懸崖」現象呢?有很多不同解釋,例如說,一個組織面對危機時,就會想改變思維,其中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領袖的性別改變。另一個說法是,一個組織出現問題時,需要一個特質完全不同的領袖,例如十分需要維繫內部士氣,這就需要溝通技巧,而大家感覺是,女性溝通技巧較佳。

當然,更流行的說法是:因為男性不想接手失敗機會很高的工作!「玻璃天花」會令女性在爭取高位時選擇不多,因此沒有把問題多多的職位拒絕掉的空間。更甚者,公司可能只是想找個代罪羔羊,那麼,倒不如找個女人,當問題沒解決時,便說是她有問題。

大家都觀察:文翠珊會否墮進「玻璃懸崖」的陷阱呢?正如上述,凡事都有例外。默克爾做了11年總理也不見得問題很大,英國第一位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同樣是在國家政經社會外交風雨飄搖之時上台,她也做了11年首相。

將現實generalise的學術研究重要,但是否應用到自己身上,還得看自己!

延伸閱讀:
哈佛研究簡述:女強人的「玻璃懸崖」
《華盛頓郵報》:Congratulations, Theresa May. Now mind that ‘glass cliff.’
Are women party leaders set up to fail? Theresa May faces the ‘glass cliff’ in the U.K.
法國世界報:Embauche-t-on les femmes quand ça va mal ?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香港滿街普通話 西方金融家感疏離

《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