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關閉國會案 莊漢生完敗

英國政壇繼續出現震撼彈,這次由最高法院擲出,最高法院院長Lady Hale(圖片為最高法院影片截圖)剛在星期二(24日)上午就莊漢生(Boris Johnson)政府建議君主關閉(prorogue)國會5星期是否合法,用了大概15分鐘宣讀判詞撮要,結果莊漢生在三大關鍵問題全部敗訴,最高法院對行政機關之強硬,令政壇及法律界所有人都吃驚。

正如我在fb所說,最高法院判案時,需要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法院是否有權審理此事(英文稱為justiciable)?
2、政府的建議是否越權、非法?

如果1-no,或1-yes+2-no,便是政府勝訴,國會繼續關閉;如果1-yes+2-yes,最高法院就要回答第3個問題:
3、如何處理英女皇當初發出的關閉國會令?

結果,3條問題的答案是:
1、yes,法院有權審理
2、yes、政府建議關閉國會5週是非法
3、頒佈關閉國會令無效,亦即在法律上當作英國國會沒有關閉過,國會目前正在會期

最令人驚訝的是答案3。因為就算判了非法,最高法院仍可選擇不回答這個問題,把球交回政府及國會自己處理,而莊漢生在這個過程中仍有空間去拖延;但現在法院直接稱國會未曾關閉過,亦即就算政府想拖延,議員可逕自自行開會,通過一些不利政府的議案或進行質詢。

更要命的是,這個裁決是11名法官一致同意的決定,沒有反對意見。最高法院合共有12名法官,但不一定全部法官都會審案,11人是最高法院最多可派出審理同一案件的法官數目,因為為了避免正反意見打平手,審案法官人數必須是單數。

有關答案1,最高法院稱,就君主特權(prerogative power),以及政府對君主如何行使這特權所作出的建議,法院有權審視其界線在哪裏,因此有權審理此案。

有關答案2,最高法院稱,英國憲制秩序涉及議會主權和議會問責這兩大原則,行政機關不能透過君主特權來阻止議會通過法例(議會主權原則)及監督政府(議會問責原則),而關閉國會5週會的確出現削弱這2個原則的實際效果;如果政府可解釋有何需要削弱這2個原則下都要關閉國會5週,這個行動也未必屬非法,但在審案期間,沒有人能向法院提供這個行動有其必要性的證據,因此法院的結論是這個行動屬非法。

有關答案3,最高法院稱,關閉國會的命令,以及政府向君主提出的意見,不是國會作出的決定,因此法院有權頒佈這項命令無效,亦因此基於答案2而下令關閉國會無效,在法律上,國會過去兩個星期未曾關閉過。

在這裏要稍作補充。

在答案3中,最高法院要強調關閉國會「 不是國會作出的決定」,因為英國的最高法院不是美國的最高法院,後者是跟行政和立法機關平起平坐,但英國實行「議會至上」原則,議會是最大的,沒有人,包括最高法院,可以下令撤銷國會所通過的議案,它最多只能從法律上提出意見,以此勸說國會自己更改;不過,如果不是國會所作出的決定,法院就有權下令相關措施、命令為無效。

承上段,這亦解釋為什麼最高法院審理此案時,必須先回答問題1。美國「政府」(government)是由行政、立法和司法組成,平日中文所說的「政府」,在美國是說成administration,所以司法系統是 government的一部份,角色是憲法守護者,法院最多只能說憲法及法例沒有授權他們作出一個決定,但不能以案件涉及政治為由來迴避判決。但英國不是這個情況,因此案件如果純粹涉及政治判斷、屬行政立法之間的爭拗,英國法院的確是不能介入的。

因此,這宗案件對英國憲制秩序有深遠影響,最高法院確立了司法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審視君主權力(亦即政府向君主作出的這方面建議)。

最高法院對莊漢生已算留手,迴避了一個問題:莊漢生有否「欺君」?在之前較低級法院審理此案時,有文件顯示他向英女皇建議關閉國會的理由,跟他心目中的理由是不同,身為首相卻在向君主作建議時說謊,在政治上十分嚴重。不過,最高法院沒有處理這個問題,僅稱他們只需要看實際影響,不用理會官員作建議時心中的動機是什麼。

但即使沒有「欺君」這個爭議,最高法院如此向莊漢生狠狠打臉,已足以引發政壇更嚴重的爭議。

相關文件:
判辭撮要
判辭全文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