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不斷稱對格陵蘭有意思下,當地星期二舉行大選,在野陣營大勝,中間偏右民主黨(Demokraatit)成為議會最大黨,33歲黨魁Jens-Frederik Nielsen(文首照片)有望成為新總理。格陵蘭換政府後,當地獨立呼聲將更高漲,丹麥需要思考如何滿足格陵蘭人的要求,而川普可能借格陵蘭想脫丹一事,聲稱該島想加入美國。
以下是5個主要政黨的得票率,以及跟上屆選舉得票率比較的升跌:
1、Demokraatit 29.9% (+20.9%)
2、Naleraq 24.5% (+12.5%)
3、Inuit Ataqatigiit 21.4% (-15.3%)
4、Siumut 14.7% (-14.7%)
5、Atassut 7.3% (+0.4%)
在大選前,格陵蘭政府由2個左翼政黨Inuit Ataqatigiit(因紐特人共同體,IA)和Siumut(前進黨)聯合執政,總理由 IA 黨魁 Múte Bourup Egede 出任,但兩黨得票大跌,由第一、二大黨變成第三、四大黨。
Naleraq 是中間民粹派,在大選前是最大反對黨,也是幾個政黨中獨立傾向最強烈的一個,主張舉行獨立公投,該黨也較接受到加強格美關係。
餘下一個政黨Atassut(連繫黨)是自由派政黨。
民主黨上屆只是第四大黨,今次得票率卻大增2倍,而自2009年大選起,格陵蘭一直由IA和Siumut主導,所以今次選舉結果頗令人意外。大家原本猜測,如果2個執政黨落敗,贏家會是 Naleraq。
對丹麥來說,這是最不想看到的結果。丹麥已要頂住美國的壓力,就算幾個政黨都有獨立傾向,但寧願跟熟悉的政黨打交道。格陵蘭新政府將大幅換人,丹麥要重新適應如何跟格陵蘭溝通,就當地自治權和兩地關係,有很多議題要重新談判新安排。
格陵蘭人離棄2個執政黨,其中一個原因是不滿漁業和福利政策。Nielsen 大抵沒想過勝選,他大選期間主打漁業政策,很少談及統獨和對美關係議題,現在要看他能否盡快熟習這兩大議題。
就算民主黨跟就獨立問題較激進的 Naleraq 合作執政,但民主黨只屬「循序漸進獨派」,格陵蘭應該不會短期內有獨立公投。然而,民主黨在今次大選的獨立立場也較之前強烈了,而且民主黨較親商,川普可以稱選舉顯示格陵蘭想做生意,借此稱格陵蘭更想跟美國加強關係。
格陵蘭選民反應踴躍,投票率估計為70.9%,較2021年的65.9%上升。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