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緬軍政府向中國紅會人員開槍 周三晚突宣佈即時停火21天

【文章上載於緬甸時間2日晚上10時35分,更新於3日凌晨0時46分】 緬甸軍政府星期三承認, 他們的部隊前一晚向中國紅十字會的車隊開槍示警 ;但軍政府 周三深夜突然宣佈接受停火21天 ,即時生效,一路停火至4月22日。

【倫敦救亡峰會】英揆:歐洲須就烏克蘭負主要責任 惟協議須美國支持

歐洲多國領袖星期日就烏克蘭問題在倫敦蘭卡斯特府府(Lancaster House)舉行「救亡峰會」,討論如何收拾「白宮罵戰」的殘局,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在峰會後表示,歐洲必須就烏克蘭問題——包括長遠保護烏克蘭安全——負起最主要責任(do the heavy lifting),但任何可能達成的長遠俄烏和平協議都必須獲美國支持。

無論是公開發言,抑或傳媒引述消息報導,北約秘書長和不少歐洲領袖都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出,他無論如何都要修補跟川普的關係,因為即使美國不保證烏克蘭安全,在長遠烏克蘭問題上只肩負很小的角色,但任何和平安排不可能完全沒了美國。

施紀賢說,出席峰會的領袖同意4點原則:

1、戰爭一日未結束,便繼續向烏克蘭給予軍援,並繼續向俄羅斯增加經濟壓力

2、任何長遠和平必須確保烏克蘭主權和安全,烏克蘭必須可參與日後的和談

3、一旦達成和議,歐洲各國應致力阻嚇俄羅斯不再入侵烏克蘭

4、願意的國家將組成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日後協助防衛烏克蘭,為烏克蘭保證安全

嚴格來說,這次峰會沒有實質宣佈,峰會最主要的目的是歐洲穩住陣腳,歐洲領袖再確認一次他們就烏克蘭問題的基本原則,以便跟美俄兩國交手時有一致意見,避免和談完全由美俄主導,忽略了烏克蘭和歐洲的利益。

施紀賢星期日早上接受BBC專訪,表示英國和法國將跟烏克蘭攜手擬訂「制止戰鬥的計劃」,然後跟美國討論這個計劃。這個方案基本上就是力保歐洲的主導權。

歐洲各國也借這次峰會,重申歐洲一致支持烏克蘭及其總統澤連斯基。

文首照片是峰會合照,哪些領袖出席,某程度代表了哪些國家將在日後參與烏克蘭安全保證。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及一些人質疑是否屬於歐洲的土耳其都有派員出席。

照片中:

前排左起:芬蘭總統 Alexander Stubb、法國總統 Emmanuel Macron、英國首相 Keir Starmer、烏克蘭總統 Volodymyr Zelenskyy、波蘭總理 Donald Tusk

中間左起:西班牙首相 Pedro Sanchez、丹麥首相 Mette Frederiksen、歐盟執委會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 Antonio Costa、加拿大總理 Justin Trudeau、羅馬尼亞代總統 Ilie Bolojan

後排左起:北約秘書長 Mark Rutte、荷蘭首相 Dick Schoof、瑞典首相 Ulf Kristersson、德國總理 Olaf Scholz、挪威首相 Jonas Gahr Store、捷克總理 Petr Fiala 、意大利總理 Giorgia Meloni、土耳其外長 Hakan Fidan

有3個十分關注烏克蘭問題的歐洲國家未獲邀請出席,那就是波羅的海三國。三國有微言。為了「補飛」,施紀賢星期日上午跟三國領袖舉行視像會議,他向三國致歉,表示日後這類會議將邀請他們出席。

在這個峰會前,施紀賢只跟2個領袖在唐寧街舉行雙邊峰會,一個是周六會面的澤連斯基,另一為意大利總理梅露妮(Giorgia Meloni),這足以顯示梅露妮在目前危機中會扮演重要角色。

梅露妮應該是歐洲各國中,跟川普關係最好、最接近美國MAGA派的政府領袖。「白宮破局」後,一眾歐洲領袖紛紛在X發帖表示支持烏克蘭,梅露妮是極少數沒這樣做的歐洲領袖,她完全不評論事件。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則在X支持川普的做法。

另外,英國在這兩天宣佈合共向烏克蘭加碼40億英鎊支援。

施紀賢周六表示,將向烏克蘭貸款22億英鎊,他周日再宣佈,為烏克蘭提供16億英鎊出口融資,以便烏克蘭可向英國兵工廠購買超過5000支防空導彈。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Patreon文章】原來曼谷有要求大廈防震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英皇治癌現副作用 取消周五伯明翰行程

白金漢宮 星期四晚宣佈 ,英皇查理斯三世因為癌症治療出現臨時副作用,當天較早時曾短暫入院治療,雖然已經返回克拉倫斯宮(Clarence House)處理公務,但需要取消星期五出訪伯明翰的行程。

美制裁林定國、蕭澤頤、區志光、董經緯、王忠巡、趙詠蘭共6人 稱港執法部門有時叫美方直接接觸中國對口單位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4月1日凌晨2時24分;已更新了中國香港政府的回應聲明】 美國政府 3月31日宣佈「川普2.0」首次制裁香港高官的措施 ,涉及6名官員,包括據報快將退休的警務處長蕭澤頤。

瑪蓮勒龐挪用公款罪成 判囚2年即時DQ參選權5年 恐無緣角逐2027總統大選

【文章上載於法國時間31日中午12時48分;文章已更新,修改了瑪蓮勒龐需要辭去議員職務的錯誤內容】 法國巴黎一個法院星期一 上午裁定極右國民聯盟(RN)領袖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等25人挪用歐洲議會公帑的罪名成立 ,並裁定全部25名罪成的人士褫奪擔任公職權利,其中瑪蓮勒龐被重判DQ擔任公職資格達5年,這項判罰即時生效。

比卡超示威慘遭警察驅趕疾走逃跑

土耳其持續有抗議當局逮捕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政敵、伊斯坦堡市長伊馬木魯(Ekrem Imamoglu)的示威,在最新的示威中,網上流傳有示威者穿成比卡超(Pikachu),疾走逃避警察驅趕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