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公投不足1個百分點之差支持入歐 摩爾多瓦斥俄干預選舉

摩爾多瓦星期日就是否推動國家爭取加入歐盟進行公投,結果僅以不足1個百分點、1.4萬票之差通過 。支持公投的總統 Maia Sandu(文首照片)不點名批評俄羅斯,稱有「外國勢力」用錢和宣傳干擾公投結果。

美國彈劾爭議——烏克蘭面對的困局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無端捲入美國的彈劾川普(Donald Trump)爭議,對美國政界來說,他們最主要考慮的是2020年大選的影響,而對澤連斯基來說,他要考慮多個因素,尤其是如何維持跟多方的關係。

先說事件背景。令烏克蘭捲入美國國內政爭的導火線是川普7月底跟澤連基斯的電話通話,川普向澤連斯基提出兩個要求,一個是廣為報導的調查拜登(Joe Biden),因為拜登2016年仍是美國副總統時,有份要求烏克蘭撤換一名被指本身都涉貪的檢察官,而該檢察官當時正調查一間有問題的能源公司,拜登的一名兒子跟該公司有關連;另一個要求是調查烏克蘭電腦保安公司CrowdStrike,2016年美國民主黨的電腦被入侵,並遭披露大量內部電郵時,協助美國FBI調查此事的是CrowdStrike,而FBI的結論是入侵者源自俄羅斯,而川普堅持這個結論有誤,連帶認為CrowdStrike也有問題。

這兩件事件只是表面,川普把烏克蘭拉入美國政治的根本原因在於,川普的一名競選辦公室主任被揭發曾在烏克蘭涉及貪污,令川普在競選期間中途換馬,打亂了其競選部署,而案件被揭露,烏克蘭政府一定有份洩露相關文件才能做到,這令川普及其支持者一直認為,他2016年的大選對手希拉莉(Hillary Clinton)「通烏」、獲得烏克蘭協助,川普希望澤連斯基可以證明希拉莉私通上屆烏政府,除了打擊民主黨,還可以完全抵銷他自己過去3年一直未能擺脫的「通俄門」。

對於澤連斯基,他在事件中首要處理的問題是烏美關係。對於烏克蘭,除非政府選擇一邊倒親俄外交政策,否則該國對美關係的最主要目標是確保獲得美國軍援,這包括真金白銀獲得美國的資金及物資援助,同時也包括外界覺得美國會力挺烏克蘭的印象。美國未有因克里米亞而採取軍事行動支援烏克蘭,但如果外界——主要是俄羅斯——相信美國連制裁、口頭批評等行動也不會採取來以示支持烏克蘭,烏克蘭面對的威脅將不只是目前未能控制東部地區這麼簡單。

要做到美國支持自己,烏克蘭(或任何其他國家)必須長期確保,力挺自己是美國兩黨共識,這可確保美國對烏政策不會因為白宮易主而經常搖擺,而且美國的國會較大部份其他國家的國家在外交上擁有更大權力,如果有兩黨同時支持,他們可在國會自己推動議案來落實外交政策。以烏克蘭為例,川普在8月底一度扣起對烏軍援,但該筆撥款是國會已經通過了,國會發現此事後,向川普施壓,要求支付這筆國會批准了的撥款,川普才放行軍援。所以,對美外交不只經營跟行政機關的關係,持續跟國會打交道也很重要。這一點解釋了為何澤連斯基在這次爭拗中,一旦被視為選邊站了,會對烏克蘭的國家安全有嚴重後果。

除了對美關係,澤連斯基還有很多自己的考慮,最明顯的就是國內政治。烏克蘭始終是個剛從蘇聯獨立不久(不足30年並非一個長時間)的國家,而在現政府不是完全親俄的情況下,澤連斯基在國民面前一定要表現出自己不是外國附庸的形象,他不只毋須聽命俄羅斯,任何其他強國、包括盟友,也不一定要賣帳,烏克蘭是個可在主權範圍內自己獨立作出決定的國家——儘管大家都知道,位處戰略位置的烏克蘭很難完全不理會幾個強國的想法。

而且,澤連斯基是以政治素人身份當選總統,透過不怕對付國內富豪等有勢力人士的姿態贏得國民支持,如果他在外交上展示出對外國唯唯諾諾的形象,連帶對他在國內推動改革時,也很難消除障礙——儘管在白宮公開的電話對話中,他的確對川普十分恭敬,川普說什麼,他都說yes。

所以,澤連斯基這幾天不斷強調沒有人能向他施壓(他打趣道只有他6歲的兒子可向他施壓),除了是要跟隨川普的說法,也有自己的國內政治需要。在會面前會見記者時,當川普說外界向烏克蘭提供「協助」(help),澤連斯基當面說烏克蘭不需要外國「協助」,只是需要外國「支持」(support),亦都是這個原因。

澤連斯基跟川普打交道的棘手之處,還在於川普很喜歡跟不同人爭吵,而那些人同時是澤連斯基也要拉攏的一方。他不只在川普與美國民主黨人之間左右做人難,他在川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之間也要作出平衡。在披露的通話中,川普直斥默克爾對烏克蘭口惠而實不至,沒有實質行動支援烏克蘭,只有美國真的在做事,而澤連斯基又真的附和這個說法。美國連這一句也公開出來,令澤連斯基十分尷尬,因為德國,以及法國等歐洲國家,也不是在協助烏克蘭方面全無做事,目前的和談是由德法兩國居中協調的,而且澤連斯基並未改變上任政府進一步加強跟歐盟的關係的政策,現在這通電話的內容公開出來,澤連斯基又要立即修補跟德法兩國的關係。

在應對美國彈劾爭拗中,澤連斯基還要顧慮一個問題——貪污。他自己一大政綱是打擊貪污,而烏克蘭在國際間一直最為人詬病的問題也是貪污,這會影響到西方對烏的經濟援助,因為如果援助資金落入貪污者手中,西方國家很難向自己的選民交代。

一方面,澤連斯基在決定是否答應川普的要求時,他要一併考慮這是有助、還是有害他的反貪政策。而且,他也要考慮這個決定會如何影響外界對烏克蘭貪污狀況的觀感。如果不答應川普,川普會否借此來批評烏克蘭貪腐嚴重,繼而削減對烏克蘭的協助呢?掉轉來說,如果拜登事件確實不涉濫權等問題,而澤連斯基為了迎合川普而下令調查,干預本應獨立作決定的檢察機關,會否反過來被美國民主黨人、歐洲國家指摘是濫權、貪污呢?

澤連斯基在今次爭議中,需要在多個問題方面作出平衡,否則就會失去部份盟友,令他難以招架俄羅斯的威脅。

〔文首為圖片來自美國Fox直播影片,當川普(右)表示希望烏克蘭可善跟俄羅斯的關係,澤連斯基明顯神情怪異〕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50年前近距離擊斃往西德男子 東德國安首判謀殺罪成立

德國柏林法院 星期一裁定一名現年80歲的東德秘密警察(Stasi)謀殺正前往西柏林的人士罪名成立,判囚10年 ,是東德共產政權倒台35年以來,首次有東德國安因執行任務而被裁定謀殺罪名成立。

應屆經濟學獎得主Acemoglu不改看法:中國專制政權難讓經濟持續創新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來自土耳其的Daron Acemoglu,以及來自英國的IMF前首經濟學者 Simon Johnson 和 James A. Robinson,他們的結論大致是:民主、法治、具包容性等的制度有助經濟長遠增長,專制不利創新。

杜魯多批評印度跨境謀殺不能接受 印度:純為掩飾漠視中國干預醜聞

加拿大跟印度就去年加拿大錫克領袖 Hardeep Singh Nijjar 被殺案的外交爭拗升級,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星期一斥責 ,印度以為可以在加拿大領土採取暴力行動,犯下了根本錯誤。

施紀賢承諾爭取釋放黎智英 黎崇恩:冀英有實際行動

盛傳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快將展開履新後首次訪中行程之際, 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右截圖)星期三表示 ,敦促香港政府釋放英國公民黎智英是工黨政府的優先工作之一。

南韓證實朝兵抵俄 「北韓1.2萬兵援俄抗烏、11月1日前可作戰」

烏克蘭本週初放風稱,北韓似乎會派兵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 南韓情報機關星期五就此披露更多資訊 ,表示北韓決定向俄派出1.2萬人協助作戰,首批1500人已經抵俄。烏克蘭軍方說,北韓士兵本月底前可開始在烏克蘭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