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英國金融市場及全球債券市場又有一個里程碑,英國債務管理辦公室(DMO)今天拍賣政府債券,以-0.003厘賣出一批債券,是首度以負孳息賣出債券,亦即市場首次「貼錢貸款給政府」。
英國政府這次借入了37.5億英鎊(356億港元 / 1354億新台幣 / 321億人民幣 / 198億令吉),債券是3年期,即2023年到期贖回本金。理論上,債券支付0.75厘利息,即100英鎊的債券,會給予0.75英鎊的利息,但這次競投者支付的金額,高於債券票面值本身,就算計及利息收入,以及到期取回的本金,這筆錢仍低於在拍賣時買入債券的金額,即仍會蝕錢。
在市場買賣中,英國國債早已出現負利率,但在政府拍賣時就已是負利率,則是另一個階段,進一步顯示英國(及全球)處於負利率環境。
在歐陸,負利率已是閒事,至少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法國,以及並非歐元區的瑞典和丹麥,近年都試過以負利率拍賣出政府債券。英國央行的政策利率在歐洲一直算是較高,從未試過負利率,所以英債較其他歐洲國家的國債,較少孳息跌至零厘以下。
為何貼錢仍要借錢給政府呢?主要大家對經濟前景看得很差,特別是如果經濟差到沒有通脹、出現通縮,不持現金,而是變成負孳息的債券,不一定會蝕錢,或至少資產的貶值幅度較手持現金小。
另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究竟大家認為英國央行會否實施負利率?行長Andrew Bailey抗拒實施負利率,但近期已有央行官員稱可以考慮。如果英國央行把利率減至零以下,市場上的債券利率便會下跌。債券的價格跟孳息成反比,孳息跌,價格升,如果這筆3年期負利率債券的價格上升,又成功賣給其他人的話,其實有賺。
還有一個原因是安全。如果不在市場進行買賣的話,債券一定可以收回全部本金及利息,不像股票、物業等其他資產,價值可能大跌。這又牽涉到大家對英國政府有沒有信心,是否擔心英國政府會破產,而這次拍賣結果顯示,即使英國將要大舉借錢,應付抗疫的開支,但大家仍相信英國政府不會破產。
為何有人買負孳息債券,有更多較複雜的理由,可參看Marketwatch去年的文章。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