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德法施壓科索沃 建議北部4鎮重選市長

德國和法國週四建議,科索沃北部4個以塞爾維亞裔居民為主的城鎮重選市長 ,以化解塞裔不斷示威導致衝突持續發生的危機。

被問王冬勝去年聯署 滙控CEO:290萬港人也撐國安法

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星期二(26日)下午就滙豐與香港局勢舉行了視像會議,當議員問及,香港滙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去年公開簽署聯署,支持訂立香港國安法,滙控CEO祈耀年(Noel Quinn)回應說,有290萬港人、包括不少香港商界,都簽署了聯署,指出王冬勝是香港公民,居港多年,因此王冬勝簽了也不奇怪。

不過,祈耀年也稱,王冬勝當時只是想希望處理香港安全局勢,不是政治表態,極力淡化簽署聯署的政治意味。

至於滙控方面,祈耀年說,銀行當時評論香港局勢,也只是基於希望香港穩定下來,指出在去年年中時,香港已混亂了12個月,情況已差至不但危及香港經濟,甚至危及居民安全,他也曾不時提醒在港員工注意安全。

在這次聽證會,背後的核心問題是:滙控是否再適合作為英國銀行?

算回脫歐那筆賬

委員會主席董勤達(Tom Tugendhat,保守黨)問及,滙控有否想過或計劃把公司的中國業務跟其他市場分拆?祈耀年斬釘截鐵說沒有,認為銀行現時同時有全球多個市場,可更好地服務客戶。

對於英國政界、特別是保守黨議員來說,他們早已對滙控的政治表態有不滿。滙控2019年在英國曾推出宣傳攻勢,強調全球主義的好處,在英國正處理脫歐之際,這個廣告被一些人視為批評脫歐,因此惹來保守黨和脫歐派有微言,有議員也趁這次機會,直接跟祈耀年對質究竟這個廣告是麼意思。

有議員在會議上批評,滙豐很喜歡就全球其他地方的道德問題表態,但對香港的情況緘默,這個情況令人沮喪。也有議員指出,滙豐有就一些道德及價值觀議題表態,以塑造公司品牌形象,但一來到香港這兩年的情況,就一言不發,甚至扮演協助打壓香港人權的角色。有議員說,有選民向他表示,對一間英國銀行在海外做這樣事,感到不安。

對於這些批評,祈耀年主要是不斷重覆以下訊息:滙豐在港紥根155年,堅定服務香港,多年來協助香港經濟和社區發展,滙豐在香港扮演着支持香港的角色,日後會繼續這樣做,不會離棄香港。

只談合法 不談道德

祈耀年也盡力「去政治化」,不斷重覆滙豐和他只會就香港做他們力所及的事情,滙豐在全球多個市場運作,他們不能也不宜每個市場的內部政治都作出評論。

在會議前,很多人關注祈耀年如何回應正在英國流亡的香港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被滙豐凍結賬戶一事,而祈耀年只說,只要是根據正式法律框架所作出的合法要求,銀行就要跟隨,凍結賬戶,否則滙控就是違法,會令全部客戶面對風險,而銀行不能去猜度執法機關的要求有什麼政治目的,不能隨意選擇執行哪些法律。

這個回答,跟上述有關政治表態的回應一樣,那就是滙控只重視其運作是否合法,而作為一間公司不適宜不斷評論每一件事是否道德。

會在英國執行香港國安法嗎?

上述的討論較為「虛無」,但聽證會也觸及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滙豐會否在英國執行中國的命令?把英國輿情帶至有利中國的方向?

這就是上述,英國社會自香港反修例示威後,開始討論滙豐在英國的地位的原因。

相對來說,許智峯戶口事件並非議員最關注的事項。委員會主席董勤達在總結時,指出理解滙控在香港及大陸營運的挑戰,當中英兩國價值觀有衝突時,滙控等同時在這兩個國家有業務的公司都會面對這類情況,這不是滙控的錯。

議員關注的是,滙豐因為要遵守香港當局的要求而凍結許智峯的戶口,這類事情會否在英國發生?

香港國安法是可適用於全球,因此有議員問,一旦香港稱要調查違反國安法的行為,需要索取滙豐的英國客戶資料,滙豐是否都要遵守?當有香港國安法執行時的爭議涉及英國,英國法院有否控制權、阻止滙豐進行損害英國利益的行為?

滙豐的回應是,至今為止未試過應中國要求,把大陸以外賬戶的資料交給中國當局;至於國安法問題,祈耀年則承認,國安法可能跟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法例有衝突。

《電訊報》上月曾報導,滙豐有至少355名員工的中共黨員,有議員也問及這則報導,詢問滙豐在大陸的分支有沒有黨委的存在。祈耀年只說,公司不會過問員工有沒有加入政治組織,以及加入了什麼政治組織。

滙豐終歸是一間「英國銀行」,而且是最大的那一間。而銀行業巨頭,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對當地政策制訂有一定政治影響力,有很強的游說能力。

脫歐一事,只涉及意見不同;但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則是中國會否借滙豐之手,來插手英國政策的問題,完全是另一個層次,英國政界和社會只會對滙豐日益猜疑。滙豐在英國面對的政治壓力,不會較在香港或北京為小。


之前文章:許智峯凍結戶口事件 英避點名批滙豐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莫斯科遭無人機襲擊 接近普京權貴豪宅區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30日上午10時17分,更新於晚上11時7分】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星期二早上遭無人機襲擊,住宅區受影響,有兩幢住宅高樓大廈損毀,是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最遠離前線的俄羅斯平民目標遇襲,也是莫斯科面對的最大規模襲擊。俄羅斯已指摘是烏克蘭的「恐怖主義行為」。

遊客太多影響居民 巴塞隆拿要篩選衣食父母

遊客是服務業的衣食父母之一,但在巴塞隆拿等一些西班牙旅遊勝地,隨着疫後重開邊境,旅客數目快將回復至疫前水平,居民的反遊客情緒又再出現,在週日舉行的地方選舉,不少候選人提出限制旅客,表示優質旅遊業較追求遊客數目大增更重要。

WSJ:李輝籲歐接受俄佔烏領土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週五已完成訪問歐洲五國的俄烏衝突斡旋之旅, 《華爾街日報》引述西方國家官員報導,李輝游說歐洲國家接受俄羅斯擁有已控制的烏克蘭領土,以換取戰爭立即停止 。

英擬設食物價格上限 Asda警告有反效果

英國首相府官員近日放風說,考慮向基本食物設立價格上限,以控制通脹。其中一間超市集團 Asda的主席 Stuart Rose 反對,警告會引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只會有反效果 。

在位20年再掌權5年 埃爾多安:土耳其世紀開始!

週日舉行的土耳其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有結果,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文首照片)擊敗反對派候選人古魯達洛魯(Kemal Kilicdaroglu),將再掌權5年。根據接近完成點票的結果,埃爾多安得票約 2772.5萬票,得票率 52.16% ,古魯達洛魯得票約 2543.2萬票,得票率 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