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彭斯由香港出發「竄訪」台灣?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星期五身在台北訪問。值得注意的是,他星期四才在香港出席瑞銀的財富論壇,暫時未有媒體報導提及,但可合理假設他由香港直飛台北。根據外國媒體報導,他在香港和台北都說了一些中國或中國香港政府過往多番抨擊的內容。

「交通燈亮燈」 Scholz下月中履新

【文章上載於德國時間24日上午10時8分,下午5時18分最後更新】
德國社民黨(SPD)、綠黨和自民黨(FDP)今天下午(24日)公佈達成組閣協議,SPD總理候選人蕭茲(Olaf Scholz,照片右二)將出任總理,可按原定目標,12月第二週獲國會確認及履新。他形容,「交通燈亮燈了」。

在177頁的新政府施政綱領中,三黨公佈了各黨獲得什麼部長職位,儘管除了蕭茲,其他職位仍未公佈人選,將由相關政黨適時公佈自己部長的人選,但德國各大媒體已指出,綠黨聯席黨魁Robert Habeck【照片左二】出任被稱為「超級經濟部」的經濟及氣候變化部,並兼任副總理,綠黨大選時的總理候選人貝博(Annalena Baerbock,照片左一)出任外長。

FDP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照片右一)也一如傳聞,出任財長,而且是內閣第三號人物,當總理和副總理都出缺時,將代理總理職務。

新內閣將有17名閣員,較現時的默克爾內閣多1人,三黨部長職位分配如下:

SPD(8個):總理、總理府部長、內政及家園部(Innen und Heimat)、國防部、建設部(Bauen)、勞工及社會事務部、衛生部、國際發展部
綠黨(5個):經濟及氣候變化部、外交部、「家庭、長者、婦女及青年部」、「環境、自然保護、核安全及消費者保障部」、食物農業部
FDP(4個):財政部、司法部、運輸及數碼部、教育科研部


跟週末期間傳聞的最大分別是,SPD「搶回」2個重要部門——國防、衛生,之前傳聞這2個部長職位由FDP出任。
建設部是新設部門,由內政部分拆出來,其實即是「房屋部」,主要處理房屋短缺及租金管制問題。

另外,本屆政府2025年秋季才結束,期間歐盟執委會應該會換屆,三黨協議列明,屆時若非德國人出任歐委會主席,將由綠黨決定德國籍的歐委會專員人選。

主要政策方面,有關氣候變化的包括:
* 廢煤電目標由2038年提前至2030年,但這只是目標,並非必須執行的死線
* 維持現有取締核電的時間表
* 新建商用樓宇將強制在屋頂興建太陽能發電板
* 用來補貼發展環保能源的電費額外徵費2023年結束
* 不會對公路時速全面設限

抗疫政策方面:
* 把現時聯邦及16州政府的防疫協調機制恒常,設立常設機團隊應對
* 增加醫護人員的薪金,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
* 聯邦預算撥出10億歐元,作為醫護人員的花紅,而這筆花紅的免稅額提升至3000歐元

財金經濟政策方面:
* 隻字不提加稅,但也沒有承諾未來4年一定不加稅
* 最遲2023年重新執行阻止財赤的措施(目前因為疫情而暫停)
* 全國最低工資2022年調升至時薪12歐元(目前為9.6歐元,原定明年會調升至10.45歐元)

房屋政策方面:
* 目標每年供應40萬個新住宅,當中1/4為補貼房屋
* 禁止調升租金措施延至2029年,而在供應特別緊張的市場,房租每3年所允許的升幅,由15%下調至11%

政制方面:
* 投票年齡由18歲下降至16歲
* 嘗試再度引入選舉改革法,解決國會越來越多議員的問題

還有一項很juicy的政策:大麻合法化。

德中關係在另一篇Blog文章介紹

相關報導可參閱DW英文 

相關Patreon文章 <德國對中政策  綠黨話事>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國第5大發明?麗水6學者曾申請專利「快速切割海底電纜」

美國雜誌 Newsweek 星期五發表報導 ,顯示浙江省麗水學院6名學者2020年1月曾在國內申請「快速切斷海底電纜」技術的專利。

西班牙12招應付房屋危機 外國人買樓徵100%印花稅

西班牙首相山齊士(Pedro Sanchez,文首截圖) 星期一公佈12項應付房屋危機的措施 ,協助國民更易承擔居住成本,對外國媒體來說,最關注的是把外國人購買物業的印花稅提升至100%,形同表示不希望外國人往西班牙買樓。

瑞典首相:國家處非戰爭非和平狀態 想要和平就要備戰

瑞典首相 Ulf Kristersson(文首照片) 星期日表示,瑞典並非處於作戰狀態,但也沒有和平 ,瑞典需要處於長期防衛狀態。

市場估英鎊再跌近8%至8.73港元 閣員稱財相沒有被炒危機

雖然英鎊今年已跌了約3%,但 彭博根據市場交易情況報導,投資者普遍預測,英鎊會再較周一水平跌近8% 。

彰顯擁格陵蘭主權 丹麥國王改紋章

丹麥王室今年元旦宣佈,去年1月才登基的 國王 Frederik 在去年12月20日已更改君主的個人紋章 ,代表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象徵放大了,明顯是在川普近日不斷說美國要購買格陵蘭下,強調格陵蘭屬於丹麥。 附圖左邊是舊紋章,在盾的4格中,代表格陵蘭的北極熊和代表法羅群島的羊一同「塞入」左下角,而在新紋章,北極熊和羊分別在左下和右上,各佔一格。 舊紋章左下角原本還有3個皇冠,這是代表中古時期的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丹麥王室一度同時統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丹麥王室說,這個象徵已不合時宜,所以在新紋章刪走。 丹麥電視台 TV2 引述歷史學家 ,他指出,更改紋章還有另外2個原因。 他說,Frederik 一向關心王室的北大西洋領土,這次更改反映他的個人想法。 他又說,丹麥王室習慣趁更迭君主修改紋章,把過時的象徵刪走。原本的紋章是去年遜位女王的 Margrethe二世1972年登基後不久開始使用,她把代表冰島的隼刪走,冰島1944年由丹麥獨立。 新紋章左上格保留了3隻藍獅和9個紅心,這是代表丹麥本土,已使用近千年。新紋章右下格是從舊紋章右上格搬下來,這個圖案代表南日德蘭(Southern Jutland)。 這個紋章是丹麥國王的個人紋章,同時也用來代表國家。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