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塞爾維亞中國共建命運共同體 總統高呼「台灣是中國的」換習6措施相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上午在貝爾格萊德跟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舉行峰會,兩國在會後宣佈,塞爾維亞同意跟中國建立「命運共同體」,應該是第一個跟中國建立這種關係的歐洲國家。

日本人口降80.5萬破紀錄 外籍居民近300萬創新高

日本總務省週三公佈今年元旦時的人口統計,日本人口連續第14年減少,減少了80.5萬人,下降0.65%,兩個下降數字都破了紀錄,而且首次出現47個都道府縣全部人口下降的情況。然而,外籍居日人口升至近300萬人,是歷來新高。

文首截圖來自總務省文件,可點擊放大,是日本人口(只計居日日籍人士)歷來走勢。在2023年元旦時,日本人口情況(只計居日日籍人士)
* 總人口:122,423,038
* 按年增減:減少805,230
* 按年增減率:減少0.65%
* 出生數字:771,801
* 死亡數字:1,565,125
* 自然人口增減:減少793,324


嬰兒數目是自1979年有同類調查以來最少的一年,死亡人數則是歷來最多。

外籍居日人口方面,雖然日本今年春季才正式取消防疫限制,但外籍人口已事隔3年再度上升,詳細數字如下:
* 總人口:2,993,839
* 按年增減:增加289,498
* 按年增減率:增加10.7%
* 佔整體居日人口比例:2.39%


連同非日籍居民,日本最新居民人數為125,416,877,減少約51.1萬人,下降0.41%。

分區方面,連前一年唯一人口上升的沖繩也人口下降,導致2022年全部47個都道府縣人口都減少。

只計日籍居民的話,人口最多的5個地區為:
1. 東京都:1326.1萬(-0.12%)
2. 神奈川縣:897.3萬(-0.23%)
3. 大阪府:851.7萬(-0.48%)
4. 愛知縣:723.5萬(-0.48%)
5. 埼玉縣:717.3萬(-0.27%)


人口最少的5個地區為:
1. 鳥取縣:54.16萬(-1.05%)
2. 島根縣:64.97萬(-1.17%)
3. 高知縣:67.98萬(-1.34%)
4. 德島縣:71.20萬(-1.21%)
5. 福井縣:74.41萬(-1.09%)

然而,如果連同計算外籍居民,東京都人口其實上升了,扭轉了去年人口減少的趨勢,整體增加了4.67萬,至1384.2萬,其中外籍人口增加了12.2%,人數升至58.1萬。

數據顯示,日本將要進一步依賴外勞,當地的智庫去年曾說,日本需要在2040年前把外籍勞工數目增加3倍,才能達到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工黨40個百分點差距重奪黑池南 保守黨僅約100票壓倒改革黨

英國保守黨在星期四舉行的多場選舉大敗,其中 在西北蘭開夏郡(Lancashire)的黑池南(Blackpool South)選區 ,工黨以高達26.3%的轉投比率,重奪這個國會議席,大勝保守黨超過7000票(即超過40個百分點的得票率),排第二名的保守黨僅較強硬脫歐派政黨改革黨(Reform)多100票,反映保守黨在快將舉行的下屆國會大選中,面對工黨和改革擋夾擊。

保守黨保住提斯谷市長寶座 辛偉誠立即衝去合照沾光

英國保守黨在星期四多場地方選舉敗陣下,保住東北提斯谷(Tees Valley)的市長寶座,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星期五上午立即趕往當地,跟連續第3屆勝出的Ben Houchen同場【文首截圖】,希望借 Houchen 的人氣強調保守黨的國會大選選情仍未崩潰。

保守黨1508票之差痛失西密德蘭市長 工黨簡世德三連勝當選倫敦市長

星期六有更多英國地方選舉的結果出爐,保守黨在兩大都會區的市長選舉失利,在西密德蘭(West Midlands,伯明翰都會區)爆冷以1508票之差失守這裏的市長寶座,工黨的簡世德(Sadiq Khan,右截圖)則以頗大差距輕鬆勝出,成為首名3連勝的倫敦市長。

美建新組織「Squad」抗中 聯合日菲澳加強南海巡邏

美國、日本、菲律賓和澳洲4國國防部長星期四在夏威夷檀香山召開四方會議 ,顯示美國在印太地區組成新的小型軍事合作組織,美國官員私下稱之為「Squad」(小隊),專門用來在南海抗衡中國。

美就俄烏戰爭添近300制裁目標 重點打擊第三國企業 至少10香港註冊公司上榜

美國星期三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新增近300個制裁目標,當中不少是中國公司,顯示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過去一個月先後訪中並警告中國不要協助俄羅斯攻烏後,美國開始全面打擊替俄羅斯繞過制裁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