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探討墮胎等女性議題 法國作家安妮艾諾奪文學獎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82歲著名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文首照片),她近年最受全球關注的作品是2000年出版的《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L'Événement),因為這本小說拍成同名法國電影(香港譯為《孕辱》,台灣譯為《正發生》),去年威尼斯電影節奪得金獅獎,小說和電影根據安妮艾諾的親身經歷改篇,講述在六十年代初法國仍禁止墮胎的年代,一名女性意外懷孕及尋求墮胎時面對的苦況。

根據評審委員會那句很難讀得明白的聲明,頒獎給安妮艾諾,旨在表揚「她透過勇氣和對親身體驗的敏銳觸覺,發現出個人記憶的根源、疏遠和集體局限」(for the courage and clinical acuity with which she uncovers the roots, estrangements and collective restraints of personal memory)。

套用《紐約時報》2020年一篇書評對她的介紹,或者會更易明白上述讚揚是什麼意思。《紐時》的書評說:「自1970年代以來,安妮艾諾在法國文壇為自己劃出一個獨定位置,她不單能挖掘出個人記憶,同時也展示出這些個人記憶跟集體回憶經驗如何微妙地互動。」

安妮艾諾以幾乎全部著作都是以自身經驗來撰寫而見稱,差不多所有作品都是自傳,而同時她對故事中的細節十分執着,會研究得很仔細,確保角色的對白用字、故事背景、提及的流行事物等全部都跟故事涉及的年代吻合。

一些人認容,安妮艾諾的作品介乎於文學、社會學與歷史之間。她很喜歡書寫一些當時文學界認為不值得一寫的日常生活題材,包括墮胎,而且文字淺白並直接把意思表達出來,很少迂迴暗喻主旨。她對階級問題及法國社會的時代變遷也十分敏感,經常以此為題材。

全部作品都建基於她的個人經驗而寫成,因此作品大部份都以女性角度出發,探討女性議題,包括她在北部諾曼第地區出身於低下勞工階層家庭的經驗、婚姻失敗、中年遇上外遇及性經驗、母親患了腦退化症後逐漸身體變差最終離世、她本人患過乳癌等。

安妮艾諾的父母是工人出身,但他們賺夠錢成立自己的咖啡店兼雜貨店,安妮艾諾年幼時在這裏出沒,接觸到不同階層的顧客,令她觀察到不同階層的談吐舉止的分別。

她大學畢業後,曾長期擔任中學的法國文學老師,現時在國家遙距教育中心任教。

除了《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安妮艾諾另一部較多人知道的作品是《年月》(Les Années),因為近年出了英文譯版,而2008年推出時,已被法國當地譽為她的代表作。

《年月》基本就是安妮艾諾的自傳,講述一名女子由二戰後不久一直至21世紀初的經歷,作品不斷在「她」(elle)、「大家」(on)和「我們」(nous)之間流暢替換,完美表達出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的關係,顯示我們如何同時是「個體」,但也是「世代」、「階級」的一部份。

《年月》一開首寫道,「所有影像終將消失」,因為隨着記憶淡忘,這些影像一定會遺失。小說的結語說,「保留某些來自那個時代的東西,那是個我們不會再重臨的時代。」(Sauver quelque chose du temps où l'on ne sera plus jamais.)

同日Patreon文章<沙地夥俄托高油價  與美關係越走越遠>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銀30億瑞郎收購 瑞信AT1債券全數注銷

【文章上載於瑞士時間19日下午1時53分,更新於下午8時44分】 瑞士政府週日晚7時半召開記者會,宣佈達成瑞銀(UBS)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的拯救交易,瑞銀董事長 Colm Kelleher 在記者會宣佈,每股收購價0.76瑞士法郎,整體收購價約30億瑞士法郎,有167年歷史的瑞信將走入歷史。

歐央行QE 德股最受惠

歐洲央行本月開始進行量化寬鬆(QE)行動,最反對的是德國。現在歐洲QE進行,最受惠的原來是德國--德國股市DAX指數在16日首度升穿12000大關,當天大升2.2%,最終以12167點收市。分析員普遍看好德國股市今年升勢持續,不知閣下會否心動,投資一下德國股票?

盛傳週一開市前宣佈 UBS將收購瑞信

路透、彭博、WSJ、FT等國際金融媒體歐洲時間週日凌晨都報導,瑞士最大銀行瑞銀(UBS)在瑞士政府協調下,即將收購近日被指財務有問題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很大機會在週一亞洲開市前宣佈達成協議。

習近平出訪前 ICC通緝普京

中國宣佈習近平下週一訪問俄羅斯 ,將會晤俄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後, 總部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庭(ICC)在這個宣佈後數小時表示,通緝普京,指控他要為大批烏克蘭兒童被強制移送至俄羅斯一事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