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歐盟是否有意放棄核能?


如果有跟香港時間16日深夜至17日凌晨的美國金融市場,就會發現美股有某一個時刻突然跌幅明顯擴大。股市為何升跌,其實無法考究原因,但如果「從俗」接受「市場人士」的意見,那一刻的跌市是因為歐盟能源專員歐丁格(Guenther Oettinger)在歐洲議會表示,「可以預計未來數小時(日本核危機)有更多災難性發展」。(可看上面片段;德文,click入去有英文transcript)

其實我不明白大家為什麼那麼重視歐丁格的發言--他及其幕僚跟大家一樣,只是看著電視直播及傳媒報導而作出推測而已。而且,論權威,在歐洲而言,法國應該最熟悉核電技術,而歐丁格在上面片段中也引述法國官員當天較早時候同類發言。如果有留意的話,在發出旅遊警告方面,法國一直是全球走得最先的國家。

美國方面,一開始應該誤信日本私下通報的資料,以為身為日本最親密的盟友,理論獲得最多資料,結果低估情況,就算在17日發出的勸喻明顯較日本謹慎,但礙如盟友關係,在是否勸喻國民離開東京方面仍不及法國、甚至澳洲。

說回歐丁格的言論。正如上述,歐丁格的言論對了解福島核危機沒有幫助,我較為注意的是,這番發言是否代表歐盟的能源/核能政策有變。在15日,除了例行表示要求歐盟成員國下各核電廠進行「壓力測試」(即加強巡查和沙盤演算),歐丁格還表示,希望歐盟的能源未來可無核化。因此,我聽了歐丁格的「危言聳聽」言論後,第一個反應是他要為歐盟政策造勢。

歐盟氣候行動專員赫德嘉德(Connie Hedegaard)在16日一個能源研討會上亦表示,歐洲的能源政策討論一定會受福島事件影響,暗示核能要剔除低碳能源之外。

我之前沒有留意歐盟能源政策,但我在Google隨意搜尋,發現至少歐丁格的前任在2008年曾說過支持核能。如果真的放棄核能,那將是歐盟一大政策轉變。

不過,我在之前那一篇post沒有寫到的是,我認為世界不會因此放棄核能,最多延後一、兩年發展而已,這包括歐洲。除非能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否則,我們的選擇似乎仍是化石能源與核能之間作抉擇,而低碳仍是歐盟及歐洲各國首要考慮。

況且,歐盟(及歐盟各國開會)有權定下27國合共減排多少,有權推出碳排市場,但「低碳能源」的清單中應否包括核電,決定權還是在成員國手中。

除了一些國內政治十分敏感的國家--最明顯是德國,其他歐洲國家亦擔心能源「供應安全」多於能源「安全」本身--即供應會否給某些國家控制。直接點說,那就是俄羅斯,前東歐集團國家尤其擔心。近日的利比亞危機,亦代表意大利都擔心能源供應受控制。

當然,還有一個國家:法國。法國對其核電技術似乎十分自豪,而且一早認定核能是國家的未來。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倫敦警隊屢出罪犯 報告促改革否則解散

英國政府就倫敦都會警察廳(Met Police)近年屢出罪犯的問題進行獨立調查,調查報告週二發表,報告呼籲倫敦警察廳盡快內部整頓,就過往犯錯道歉,如果再不改革,重拾市民對倫敦警察的信心,報告建議解散警隊,把倫敦警察廳改組成幾個機關。

貛挖地底隧道 荷兩火車線暫停

荷蘭不足一週內有2條火車路線需要暫停行駛,理由是在路軌下發現有貛挖了地道 ,擔心路軌下陷,火車公司要移除這些貛後才能恢復火車服務。

黑山:Terra Luna創辦人權渡衡被捕

巴爾幹國家黑山(Montenegro)的內政部長 Filip Adzic 週四 在Twitter宣佈 ,加密貨幣 Terra Luna 和TerraUSD 去年倒下而被多國通緝的 Terraform Labs 創辦人 權渡衡(Do Kwon,文首照片)相信已在黑山首都 Podgorica 的機場被捕 ,黑山拘捕他的理由是懷疑使用假證件,當局正核實他的身份。

岸田戰後首訪烏 追加5億美元援助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上午9時14分,更新於晚上10時30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之際 ,亞洲另一大國日本的首相岸田文雄週一完成訪問印度之旅後,轉往歐洲,前赴基輔,是烏克蘭戰爭爆發一年多後,他首次訪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