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終於向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提交了英國脫歐的通知信件,《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啟動。整體而言,信件的語調頗為溫和,似乎去向歐盟及其他27個成員國伸出橄欖枝,營造友好氣氛,但友善之餘,文翠珊也在信中打出了第一張牌。
說語調溫和,背景是文翠珊政府過去9個月經常說一些令其他歐盟國家不滿的說話,尤其是出自兩大脫歐派閣員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及國際貿易大臣霍理林(Liam Fox)。文翠珊今年年初也說過,「沒有協議總好過糟糕的協議」,令其他歐盟國家覺得英國好像不想有協議。
這些言論都惹怒了其他歐盟國家,尤其是德國。儘管我去年公投前已寫過,其他歐盟國家一定會修理決定脫歐的英國,但現時歐盟各國的立場較當時更強硬,因此,在正式啟動脫歐的文件中,文翠珊先略為退讓。
在虛的方面,信件多次談及,希望脫歐後與歐盟保持「深厚而特殊的夥伴關係」(deep and special partnership)——在英國二戰後的外交中,只有對美關係是「特殊」關係,這說法代表歐盟在英國心目中,與美國享有同等地位。
信件又不斷說,英國是希望歐盟「成功並繁榮」,希望歐盟強大,並可向全球推廣其價值觀。除了文翠珊政府過去9個月的言論外,另一個與去年公投前夕的分別在於,現時的美國總統是川普,歐盟各國覺得川普想拆散歐盟,擔心英國脫歐談判是屠城木馬,而且的確不時有英國脫歐派稱歐盟快要崩潰,英國在脫歐問題上較歐盟處上風,因此文翠珊要在信件中表明絕對支持歐盟,杜絕歐盟及27國抱著懷疑的心態去談判。
信件也在一些實質問題作出退讓。文翠珊提到,英國「仍是歐盟成員國時,會繼續履行作為成員國的義務」,英國專為脫歐後而設、用來取代歐盟法規的法律,在英國脫歐前都不會生效。這是要明確向歐盟保證,英國仍是歐盟成員國時,不會對歐盟法規陽奉陰違,破壞歐盟規則。
信件寫了一些歐盟及27國很想看到的字眼,包括「明白和尊重單一市場的四大自由不可分割」、知道不能「摘櫻桃」(cherry picking,歐盟術語,可看我2013年寫的文章)、知道英國會對歐盟法規失去影響但英國公司在歐盟貿易時仍要遵守這些規則,等等。
有一些,則似是雙方共識——信件建議有脫歐協議的「執行期」。簡單來說,就是過渡期,即使英國可如期2019年3月底離開歐盟,但雙方的一些協議,例如自由貿易,仍會有生效一段時間,以便企業可以調整。
上述「實際」問題的退讓,似乎是英國過去9個月研究後,認為對方不會退讓、而英國又似乎真的很難迫對方退讓,或至少英國覺得問題不大,而因此作出讓步。
不過,退讓的背後,信件也有力保英方利益的一面,甚至作出主動出擊。
其中,令人意外的一點是,信件暗示(但也說得很清楚)要把經貿及安全問題絪綁一起考慮,文翠珊決定打出英國的皇牌「保安牌」。信件寫道,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將意味英歐在打擊罪案及恐怖主義的合作會遭削弱。內政大臣盧綺婷(Amber Rudd)在信件公開後,說得更白:如果英歐沒有協議的話,英國不會再向歐盟各國分享情報。
英國無論在反恐還是軍事的情報工作,都是全球首屈一指,隨時較美國更好。英國的恐襲威脅不會較法國或比利時低,但法國過去一、兩年多次出現嚴重恐襲,而英國自2005年「7.7」襲擊後,「才只在」上週再發生略為嚴重的恐襲,充份反映出英國在私底下做了大量工夫去防止恐襲發生,而歐洲各國是極需要英國在這方面的協助。
信件另一點提到的是,英方認為必須「在同意英國脫歐的條款的同時,也一併同意雙方未來關係的條款」。
簡單來說,這是「同步談判」/「平衡談判」的爭拗。理論上,目前的談判只需要觸及「脫歐」,不談未來的關係。用婚姻作比喻的話,那就是談判只會討論「分身家」(例如夫婦聯名買了住宅等資產,這些資產應歸誰擁有?如何分配?)、子女撫養權、子女日後可見父/母多少天等等,但這對男女不再是夫婦關係後,究竟會是什麼關係,則不在談判之中。
對於英國來說,這兩大談判必須同時進行,尤其是貿易上,因為單是退出歐盟的條款,都未必可在兩年內完成談判,而如果不能在脫歐生效前談妥英歐在脫歐後的關係,雙方關係一夜間便會由緊密到好像在一個邦聯國,突然倒退至兩個毫無關連的關係。以貿易為例,英國對歐出口,待遇會由較其他任何國家都有更優惠,突然變成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較很多國家(例如美國、中國)多很多,因為雙方貿易關係只能依賴最基本的世貿(WTO)規則。不過,法國和德國在信件公開後都已重申,不會進行「平衡談判」。
文翠珊的信件只是列出英方對談判的期望,圖斯克會在31日或之前公佈歐方的談判原則指引,回應文翠珊的信件。脫歐如何談判,還要等待圖斯克的文件。
參考閱讀:
文翠珊信件全文
說語調溫和,背景是文翠珊政府過去9個月經常說一些令其他歐盟國家不滿的說話,尤其是出自兩大脫歐派閣員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及國際貿易大臣霍理林(Liam Fox)。文翠珊今年年初也說過,「沒有協議總好過糟糕的協議」,令其他歐盟國家覺得英國好像不想有協議。
這些言論都惹怒了其他歐盟國家,尤其是德國。儘管我去年公投前已寫過,其他歐盟國家一定會修理決定脫歐的英國,但現時歐盟各國的立場較當時更強硬,因此,在正式啟動脫歐的文件中,文翠珊先略為退讓。
在虛的方面,信件多次談及,希望脫歐後與歐盟保持「深厚而特殊的夥伴關係」(deep and special partnership)——在英國二戰後的外交中,只有對美關係是「特殊」關係,這說法代表歐盟在英國心目中,與美國享有同等地位。
信件又不斷說,英國是希望歐盟「成功並繁榮」,希望歐盟強大,並可向全球推廣其價值觀。除了文翠珊政府過去9個月的言論外,另一個與去年公投前夕的分別在於,現時的美國總統是川普,歐盟各國覺得川普想拆散歐盟,擔心英國脫歐談判是屠城木馬,而且的確不時有英國脫歐派稱歐盟快要崩潰,英國在脫歐問題上較歐盟處上風,因此文翠珊要在信件中表明絕對支持歐盟,杜絕歐盟及27國抱著懷疑的心態去談判。
信件也在一些實質問題作出退讓。文翠珊提到,英國「仍是歐盟成員國時,會繼續履行作為成員國的義務」,英國專為脫歐後而設、用來取代歐盟法規的法律,在英國脫歐前都不會生效。這是要明確向歐盟保證,英國仍是歐盟成員國時,不會對歐盟法規陽奉陰違,破壞歐盟規則。
信件寫了一些歐盟及27國很想看到的字眼,包括「明白和尊重單一市場的四大自由不可分割」、知道不能「摘櫻桃」(cherry picking,歐盟術語,可看我2013年寫的文章)、知道英國會對歐盟法規失去影響但英國公司在歐盟貿易時仍要遵守這些規則,等等。
有一些,則似是雙方共識——信件建議有脫歐協議的「執行期」。簡單來說,就是過渡期,即使英國可如期2019年3月底離開歐盟,但雙方的一些協議,例如自由貿易,仍會有生效一段時間,以便企業可以調整。
上述「實際」問題的退讓,似乎是英國過去9個月研究後,認為對方不會退讓、而英國又似乎真的很難迫對方退讓,或至少英國覺得問題不大,而因此作出讓步。
不過,退讓的背後,信件也有力保英方利益的一面,甚至作出主動出擊。
其中,令人意外的一點是,信件暗示(但也說得很清楚)要把經貿及安全問題絪綁一起考慮,文翠珊決定打出英國的皇牌「保安牌」。信件寫道,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將意味英歐在打擊罪案及恐怖主義的合作會遭削弱。內政大臣盧綺婷(Amber Rudd)在信件公開後,說得更白:如果英歐沒有協議的話,英國不會再向歐盟各國分享情報。
英國無論在反恐還是軍事的情報工作,都是全球首屈一指,隨時較美國更好。英國的恐襲威脅不會較法國或比利時低,但法國過去一、兩年多次出現嚴重恐襲,而英國自2005年「7.7」襲擊後,「才只在」上週再發生略為嚴重的恐襲,充份反映出英國在私底下做了大量工夫去防止恐襲發生,而歐洲各國是極需要英國在這方面的協助。
信件另一點提到的是,英方認為必須「在同意英國脫歐的條款的同時,也一併同意雙方未來關係的條款」。
簡單來說,這是「同步談判」/「平衡談判」的爭拗。理論上,目前的談判只需要觸及「脫歐」,不談未來的關係。用婚姻作比喻的話,那就是談判只會討論「分身家」(例如夫婦聯名買了住宅等資產,這些資產應歸誰擁有?如何分配?)、子女撫養權、子女日後可見父/母多少天等等,但這對男女不再是夫婦關係後,究竟會是什麼關係,則不在談判之中。
對於英國來說,這兩大談判必須同時進行,尤其是貿易上,因為單是退出歐盟的條款,都未必可在兩年內完成談判,而如果不能在脫歐生效前談妥英歐在脫歐後的關係,雙方關係一夜間便會由緊密到好像在一個邦聯國,突然倒退至兩個毫無關連的關係。以貿易為例,英國對歐出口,待遇會由較其他任何國家都有更優惠,突然變成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較很多國家(例如美國、中國)多很多,因為雙方貿易關係只能依賴最基本的世貿(WTO)規則。不過,法國和德國在信件公開後都已重申,不會進行「平衡談判」。
文翠珊的信件只是列出英方對談判的期望,圖斯克會在31日或之前公佈歐方的談判原則指引,回應文翠珊的信件。脫歐如何談判,還要等待圖斯克的文件。
參考閱讀:
文翠珊信件全文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