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國NHS如何運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宣佈廢除「NHS England」,又或者是BBC標題「Keir Starmer abolishes NHS England」,不少人可能第一個想法是:吓?把1948年建立的全民公共醫療制度NHS廢除?

【Patreon文章】西方質疑「新質生產力」 耶倫訪中投訴產能過剩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的社論抨擊習近平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稱這個經濟政策既不能推動國內經濟,也會惹怒其他國家。適逢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正在訪中,最主要目標是游說中國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不要向美國等地傾銷,尤其是新能源產品,反映這個世界討論了幾個月的議題已經到達臨界點,中國跟美國以至歐洲的(新一輪)關稅戰恐怕即將來臨,耶倫這次訪中不會在這個議題有任何成果。

《經》社論的看法大致如下
1、習近平堅持不執行外界說了多年、主張推動內需的政策,改為以加快先進科技及製造業的發展來推動經濟,最終目標是打破目前全球經濟的平衡,擺脫對西方科技的依賴,並反過來控制新產業的關鍵技術
2、《經》認為「新質生產力」有三大問題,其一為忽略國內消費者的需要,認為年輕人應該「吃苦」,所以不喜歡派錢或拯救地產商
3、問題二為新增的中國產能需要把生產出來的貨品出口外國,而目前已非2000年代各國擁抱自由貿易的時代,而且中國已佔了全球製造業31%,中國不可能再大增製造業規模
4、問題三是中國的企業家精神已被習近平的政策打殘,國內民企和外資都對增加投資感到猶豫,在這種環境下強行推動產業擴張只會造成資源浪費
5、中國跟90年代日本的經濟問題相似,但問題是中國國內經濟政策的問題會擾亂國際貿易,從而令地緣政治緊張升溫,而且中國依然強滯不前下,將較經濟繁榮更易挺而走險
6、《經》認為,中國堅持推行目前問題重重的經濟政策,因為習近平不肯接納意見,而且他現時國安壓倒經濟,要為跟美國鬥爭作好準備,反映中國跟90年代的改革開放時代已有重大轉變

跟去年耶倫訪中比較,今次訪問的氣氛較差——或者嚴格來說,是傳媒報導時的角度變得負面,折射出產能過剩是美中關係中一個很難靠拖延解決的爭議。

耶倫去年和今年(到目前為止)的發言其實差不多,去年媒體報導側重在耶倫旨在穩定美中關係,中國對她較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友善,今年則重點報導她投訴中國產能過剩的發言,例如她表示,中國太大,不能透過出口達至高速增長,如果中國側重推高供應而忽略推高內需,這種政策會影響全球。

耶倫出訪前接受了《華爾街日報》專訪,《華》的報導稱,耶倫已是拜登政府中最支持自由貿易、對中國最友善的官員,報導說美國貿易代表戴琦私下向同僚表示,不想成為一窩蜂訪中的美國閣員之一,因為反正也不大可能跟中國達成協議,而如果連耶倫都警告中國不要向外傾銷,意味拜登政府越來越大可能增加中國進口貨關稅。

上一個被中國傾銷「整死」的美歐行業是鋼鐵,當時已引起美歐社會很大不滿,現在中國傾銷的是太陽能產品、鋰電池、電動車等較高科技的產品,美歐同樣銳意發展這些產業,這些產品的貿易爭拗有更濃厚的國安色彩。

時機上,美國已進入總統大選狀態,美中貿易一定是重要大選議題,所以拜登有很大壓力要在未來幾個月增加中國貨品的關稅,顯示自己對中國強硬、全力捍衛藍領利益。在習近平不大可能改變「新質生產力」政策下,美中兩國迴旋的空間很小。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電鋸行動第一步」 施紀賢宣佈廢除「NHS英格蘭」 將裁員逾9000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宣佈,廢除公共醫療管理機構「NHS英格蘭」(NHS England),將相關職能併入衛生部。衛生大臣施卓添(Wes Streeting)隨後在國會表示,會用2年時間廢除NHS英格蘭,指出NHS英格蘭目前有1.53萬名員工,衛生部有3300名員工,廢除NHS英格蘭後,這兩者合共員工數目減少一半,亦即減少約9300個職位。

卡尼為大選熱身:撤除消費者碳稅、取消CGT加稅

加拿大央行前行長卡尼(Mark Carney)周日當選執政自由黨黨魁,即將成為下任加拿大總理,他 當天在黨大會發表勝選宣言 ,隨即為大選熱身,正式宣佈他上台後,立即廢除消費者碳稅,減輕家庭、農民和中小企的負擔,並會叫停大增資本增值稅(CGT)的措施,指出加拿大需要鼓勵建屋商興建更多住宅。

俄兵輸氣管內爬行逾10公里 突襲庫斯克烏軍陣地後方 劍指交通樞紐 Sudzha

過去數天,傳出俄軍在烏佔庫斯克州地區有突破,綜合兩國軍方和軍事博客的消息, 俄軍派出士兵在天然氣管道內走超過10公里距離,成功到了部份烏軍部隊的後方搶佔據點 ,目標指向邊境重鎮 Sudzha 。

德國FinTech Wirecard前COO 原來是俄間諜 領導6保加利亞人滲透全歐

德國電子支付技術公司 Wirecard 在2020年爆出賬目醜聞,其中一名高層、44歲的 COO(營運總監)Jan Marsalek 仍然在逃,德國仍在通緝他【文首照片】,但這名奧地利人原來不單是一間爆煲 FinTech 的管理人員,還是一支俄羅斯間諜小隊的頭目,領導數名保加利亞人在英國等歐洲其他國家對付俄羅斯的目標!

格陵蘭在野陣營大勝 獨立呼聲將更高漲

在川普不斷稱對格陵蘭有意思下,當地星期二舉行大選,在野陣營大勝,中間偏右民主黨(Demokraatit)成為議會最大黨,33歲黨魁Jens-Frederik Nielsen(文首照片)有望成為新總理。格陵蘭換政府後,當地獨立呼聲將更高漲,丹麥需要思考如何滿足格陵蘭人的要求,而川普可能借格陵蘭想脫丹一事,聲稱該島想加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