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手提行李、相鄰劃行全收費 西班牙罰Ryanair等5廉航近1.8億歐元

西班牙消費者權益部星期五宣佈, 處罰Ryanair等5間廉航近1.8億歐元 ,指控他們壓榨乘客權益。

煙草業歐盟勝一仗

歐洲議會在8日投票通過收緊香煙售賣管制,議會之後要跟歐盟執委會及成員國政府商討出最終版本,才能正式成為法例。名為收緊,但實際上歐洲議會比歐委會原本的版本寬鬆得多。這條法案審議最惹人矚目之處,在於相關業界出動在歐盟前所未見之大的游說兵團,游說歐洲議會議員盡量淡化法例,甚至延遲審議,爭議甚至引致歐盟衛生專員去年下台,連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上月都抨擊煙草業的游說行動。

不過,雖備受批評,但似乎煙草業的游說十分成功。
歐洲議會通過的版本中,有幾處明顯較原初的方案放寬了,包括:
煙草包裝上,警告字眼所佔面積,由原本的前面30%後面40%,並不必有圖像,提升至65%,以及必須有圖像,而不是原本建議的75%;
電子煙不當作醫藥,即其銷售毋須跟其他藥物一同受管制,消費者毋須醫生處分,便可容易地買到(但如果聲稱可協助戒煙的電子煙則例外);
薄荷等有味香煙延至2022年才開始禁售,而非2017年;
細長煙(slim cigarettes)毋須禁售。


整體而言,放寬限制,可能打擊防止青年人吸煙的努力,因為有味香煙頗受青年歡迎。至於電子煙,我看到有2個說法:一個指煙民/潛在煙民可能轉為吸電子煙,但禍害沒有大分別,甚至成為後者最終轉試吸煙的跳板;但另一說法是,電子煙有助戒煙,讓消費者更易買到會對打擊吸煙較好。

不過,煙草業在這次法案審議的最大勝利是,成功不斷延遲審議,例如歐議會原定9月審議,但最終延至10月8日才討論--在歐盟,歐委會最初提出,以及成員國政府部長級會議(即歐盟理事會)及歐洲議會分別通過的法令往往是不同版本,因此很多時候,3個機關都進行了通過過程後,要再一同開會,討論出最終版本。而歐洲議會現在才通過,有關協商過程現在才啟動,但未必能在今年下半年立陶宛當輪任主席國任期內完成,有關工作便要交棒給下任主席國希臘--而希臘一向親煙草業,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早前更在希臘成立分銷廠。陳馮富珍便公開質疑希臘的中立性。另外,歐議會明年6月大選,因此如果有關協商不能在5月前完成,有關工作便又再多拖幾個月。

根據英國《觀察家報》上月披露的文件,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聘請了161名游說公關,在1年半內跟233名議員會面(即超過3成議員),當中又以2個右派黨團為主(而今次力主沖淡法令的亦是中右黨團),涉及費用達148萬歐元(1560萬港元/5900萬新台幣/1230萬人民幣)。

煙草條例爭議更令歐盟衛生專員達里(John Dalli)去年10月辭職,他被歐盟反欺詐辦公室(OLAF)指控,有商人指觸一間瑞典煙草商,提出如果給他報酬,他可安排跟達里見面游說,而達里對此知情。但這件事仍然撲朔迷離,因為最終達里的家鄉馬耳他及OLAF都沒有足夠證據起訴達里,因此有陰謀論指是該煙草商刻意放風,把達里拉下馬,拖慢條例制訂過程。

再之後就牽扯到歐盟圈子內對OLAF主管是否稱職、應否為此下台的爭議。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施紀賢「拒絕譴責」香港47人案判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二在里約熱內盧出席G20峰會期間舉行記者會,被問及同日較早時香港法院就「47人案」作出裁決,對當中45人判囚4年2月至10年,他會否譴責這個裁決。 《金融時報》報導時,標題稱他「拒絕譴責」 。

波羅的海兩海底電纜損毀 疑遭中國貨船「伊鵬3」切斷

星期一先後傳出有兩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被切斷,綜合 芬蘭《晚報》(Iltalehti) 和 瑞典電視台 SVT 星期二報導,丹麥海岸防衛隊發現,在估計電纜切斷的時間,剛好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在兩條電纜遭破壞的位置附近都曾駛過,執法人員正調查今次是否中國貨船的破壞行為。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