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0月, 2013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歐洲大型風暴

一股大型風暴由27日晚起吹襲英國,並向東移影響歐陸及北歐多國家,目前至少超過10人死亡,而且令交通嚴重受干擾。上面照片來自BBC,是荷蘭的情況。 香港是夏秋打風,歐洲則是秋末至冬季打風。大家對歐洲的大型風暴有多少認識呢?

顏色革命告終

如果看過格魯吉亞27日的總統大選結果,就會知道,現在仍然說什麼香港會出現顏色革命,與世界是何等脫節(就正如現在仍說支持ECFA的施明德是台獨份子)--總理伊萬尼什維利(Bidzina Ivanishvili)支持的候選人、教育部長兼副總理馬維拉什維利(Giorgi Margvelashvili;上面照片來自路透社)得票達三分二,一舉擊敗排第二、得票僅兩成、獲總統薩卡什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支持的巴卡拉澤(Davit Bakradze)。(題外話:這次總統大選有23名候選人,現在不見有何混亂,亦不見票源分得很散) 連同2010年已由親俄派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回朝的烏克蘭,上一個10年的兩大顏色革命樣板,當年的革命派都已在野,顏色革命似乎已告一段落。

西班牙歌王病逝

西班牙著名歌手Manolo Escobar在24日於家鄉Benidorm病逝,享年82歲。他縱橫西班牙歌壇半世紀,去年宣佈計劃退休,今年才因為病重而被逼暫停演出。 Manolo Escobar除了是歌手,還曾參與電影演出,以及主持電視節目,在西班牙,很難不看過/聽過他的演出。他最著名的,就是其代表作《Y Viva Espana》,這首歌被形容為西班牙的第二國歌,每逢喜慶都會拿出來唱,西班牙不少酒吧都會播放。西班牙2010年首度奪得世界盃,當時的慶祝活動中,Manolo Escobar便曾上台帶領大家唱這首歌(見上面影片)。 但有趣的是,這首代表西班牙的歌曲,其實原作者是比利時人,是先有荷語版本,但Manolo Escobar翻唱西班牙文版本,才令此曲走紅全球,因此大家都只記得西班牙文版。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有人聲稱,這首歌曲原本是意大利法西斯歌曲《Arriba Espana》,是意大利士兵參與西班牙內戰支持佛朗哥時所唱的。

「第四帝國」

[默克爾出席峰會前回應美國被指截聽其手機通訊的的指控;她說「朋友之間監聽,完全不行」(Ausspähen unter Freunden - das geht gar nicht)] 歐盟峰會在24日展開,這次峰會原本是十分悶的,算是較惹火的議題有移民(亦即阻止早前地中海難民船沉沒的意外再發生),較悶的就有「發展數碼經濟」。不過,本週接連爆出美國監聽法國國民通訊,甚至連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手機通訊都被人截聽,令美國監聽問題成為焦點,估計歐盟峰會會發表聲明,28國聯合抨擊美國及敦促美國檢討。 這篇post想提及的倒是 路透社這篇文章 :默克爾及德國政府積極安插德國人擔任歐盟高職,希望以此在歐盟推展德國利益,而更重要的是,假如這樣都不能達到目的的話,默克爾會乾脆親自出面,要求歐盟答應德國的要求--而近月的例子似乎顯示,默克爾每仗都成功。說實話,在美國監聽問題上,如果只是法國受影響,沒有爆出默克爾被監聽的消息,我相信事件不會鬧得這麼大--是的,現在大家可以得罪任何歐洲國家,但千萬不要惹毛德國,尤其是如日方中的默克爾! 歐債危機期間,已有人說,默克爾做到「鐵血宰相」俾斯麥、德國大帝威廉二世和希特拉都做不到的事情:在歐洲建立德意志帝國。英國報章甚至戲稱,現在進入「第四帝國」(Forth Reich)年代。

歐洲央行「掃雷」

歐洲央行23日正式宣佈,下月展開為期1年的銀行壓力測試,涵蓋歐元區18個國家共128間銀行。大家的焦點都放在,歐央行揚言,這次測試會較前2次嚴謹,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更說,可能要有銀行不合格,才可顯示測試有公信力。消息令歐元區銀行股當天急瀉。 銀行股受打擊,主要因為銀行有集資壓力,這會影響銀行業的營業能力,甚至可能要供股集資,甚或要政府出資,股東利益可能受損。而且,歐央行表明要嚴謹,更令人擔人會有銀行不合格。歐央行公佈,要求銀行的資本比率至少8%,不算低,但歐央行原本是可以要求更高的。

羅姆人有難.兒童拐帶

 過去2個月已寫過2次涉及羅姆人(即吉卜賽人;本網以後會稱為羅姆人)的問題,想不到今天又要再寫一次--16日,希臘發現一名金髮女童離奇生活在一個羅姆人家庭(上圖為希臘警方發佈,該羅姆人夫婦及只知名為Maria的神秘女童的相片),引起全球(或至少歐美國家)關注,希臘政府已尋求國際刑警協助,尋找這名女童的真正父母,而全球已有數以千計父母表示希望測試DNA,看看是否自己的失蹤女兒。 全球關注Maria之際,21日輪到愛爾蘭傳出類似個案,當地警方同樣發現一個羅姆人家庭中有一個與他們無關的金髮女童一同生活,並已把該女童帶走。不足一週內有2宗同類個案見報,歐洲人對羅姆人的歧視只會進一步加深。

南斯拉夫最後一章

 (照片來自BBC網站) 隨著鐵托(Josip Broz Tito)的遺孀布洛斯夫人(Jovanka Broz)在20日病逝,終年88歲,90年代起逐步瓦解為7個國家(包括仍未廣受全球承認的科索沃)的南斯拉夫終於結束。

跨大西洋自貿區 只餘一塊拼圖

 [歐盟官方照片] 歐盟和加拿大在18日正式宣佈,就兩地自貿區達成協議,結束近4年的談判。 歐加「全面經貿協議」(CETA),應該是自90年代北美自貿區(NAFTA)後,首個大型先進經濟體之間的自貿協議,是歐盟第一次跟G7成員國簽署自貿協議。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關係空前緊張

 國外傳媒較少談及,但西班牙中央政府與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下簡加區/加)政府的關係本週空前緊張。最新一宗「對峙」發生在17日晚,加自治政府主席馬斯(Artur Mas)以不合禮儀為由,在最後一刻臨時決定缺席當晚一個由加區工商總會舉辦的頒獎儀式,改派加區企業及勞工局長佩格(Felip Puig,相右)出席,以免自己跟副首相莎恩絲(Soraya Saenz de Santamaria,相中)同場,令加自治政府被矮化。西班牙傳媒期待的「西加」領袖同場相聚落空了。 覺得跟其他地方官員會面時如何坐無所謂、為求見面也要忍辱負重的人,可能會難以理解。對於加自治區政府來說,如果有關活動在加區進行,除非中央派出國王、王儲或首相出席,否則有關活動的主禮人(亦即「最大粒」那一位),必須是加自治政府主席,中央政府副首相的層級也不能高於加自治政府主席。馬斯的前任普霍爾(Jordi Pujol)在任多年一直捍衛這條底線。

卡梅倫的「發錢寒外交」

英國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開始訪華,英國《衛報》透露他將宣佈簡化中國旅客簽證過程時,曾提過:「對於歐思邦來說,他看重的只是鎊、先令和便士(pounds, shillings and pence)。」果然,在他訪華最後一天,當他在台山一間核電廠時,宣佈准許中資公司可全資擁有英國核電廠,而再非少數股權。 如果香港有人以為英國外交官員早前對香港政改的言論,代表英國有意介入爭論的話,那麼,就得要問問:在卡梅倫政府的「發錢寒外交」下,香港的民主對英國來說值多少錢?

移民問題 左翼左右為難

上月底才寫過吉卜賽人(羅姆人)的問題 ,有關爭議在法國急速尖銳化:事緣近日爆出,法國當局在10月9日強硬把一名非法入境了5年的15歲科索沃吉卜賽女子Leonarda Dibrani遣返,被帶走時,她當時正跟隨學校旅行,當局要求校巴返回時停低,然後在一眾同學及老師面前強行把她帶走。(上面是她向法國電視台講述被遣返情況) 事件引來法國媒體震驚,並觸發多名政界人士抨擊--吊詭的是,抨擊最狠的,正是執政黨社會黨及其左翼盟友,他們更要求內政部長瓦爾斯(Manuel Valls)為此下台。 冰封三呎,非一日之寒,上月瓦爾斯稱吉卜賽人不能融入法國社會,甚至他更早前有關移民問題的言論,已令不少左派人士極度不滿,當時已有部長跟他公開罵戰,Leonarda事件只是將這個爭議(進一步)公開化而已。而問題是:究竟應該如何對待外來移民/非法移民?對整體社會而言,這已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對左派來說,更是左右為難。

假期橋

在下目前在南美洲讀短期西班牙文課程,剛剛放完一個長週末(碰巧跟香港一樣,10月14日在這兒同樣是假期),往附近的小城遊覽,因此這幾天沒有更新網誌。長週末令我想起西班牙文一個字的特別用法--「橋」。 在西班牙文,橋(puente,以及法文的pont),都可以解作「長週末」,而不說「fin de semana largo」/「un long weekend」(或至少很少這樣說)。原本以為只是這兩種語言有這種表達方法,但後來發現,其實大部份歐陸語言都是這樣說,反而只是英文沒有這種方法。

歐洲央行 女人失蹤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提名葉倫(Janet Yellen)接掌下任聯儲局/聯準會/美聯儲(Fed)主席,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女性央行行長--明年的全球最具權勢女性排行榜,她肯定可擊敗做了7屆冠軍的默克爾。這不單在美國金融界破天荒,更令人不得不問:為何央行、以至金融界及經濟學學術界,一般極少女性高層或女教授? 如果看看歐洲,情況更不堪。看看上面那張歐央行管治委員會今年1月所拍的大合照,管治委員會中,6名歐央行理事(包括行長德拉吉)及17名歐元區國家央行行長中,沒有一個是女性,男女失衡極其嚴重。

煙草業歐盟勝一仗

歐洲議會在8日投票通過收緊香煙售賣管制,議會之後要跟歐盟執委會及成員國政府商討出最終版本,才能正式成為法例。名為收緊,但實際上歐洲議會比歐委會原本的版本寬鬆得多。這條法案審議最惹人矚目之處,在於相關業界出動在歐盟前所未見之大的游說兵團,游說歐洲議會議員盡量淡化法例,甚至延遲審議,爭議甚至引致歐盟衛生專員去年下台,連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上月都抨擊煙草業的游說行動。 不過,雖備受批評,但似乎煙草業的游說十分成功。

俄國傲慢 烏克蘭親俄變親歐

 [普京(左)與亞努科維奇去年夏天在莫斯科的聯合記者會;照片來自俄新社] 俄羅斯與歐盟輪任主席國立陶宛的貿易糾紛升級,在7日以消費品質為由,禁止入口立陶宛的奶類產品。事實上,俄羅斯上月已收緊兩國邊境的貨物入口檢查,已令立陶宛十分不滿,並警告不排除封鎖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一塊位於波蘭與立陶宛之間的俄羅斯領土)。 這場貿易糾紛明顯針對11月底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歐盟-東方夥伴峰會。歐盟跟6個前蘇聯共和國--烏克蘭、摩爾多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白俄羅斯進行「東方夥伴」合作的談判,建立自貿區,甚至讓這些國家的國民可自由進出歐盟國家。目標是在維爾紐斯峰會簽署協議,但後三者已表示暫時沒興趣完成談判,有可能簽署的只有「烏摩格」三國。而俄羅斯剛好正在建立「歐亞關稅聯盟」,希望把大部份前蘇聯共和國納入當中(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因此歐盟的「東方夥伴」計劃完全有跟俄羅斯「搶飯食」的意味。 前蘇聯勢力的「爭地盤」有頗多層面可說--除了歐俄,中國領頭的「上合」也隱含跟俄羅斯爭中亞國家的客觀效果,更不要說美國在中亞的前蘇聯共和國設置「反恐」軍事基地。今篇只說當中最有趣且最重要的國家--烏克蘭。

「不正常」工作時間

 近日法國社會就2種「不正常」工作時間出現爭拗:一個是晚間工作,例如Sephora在巴黎遊客區的商店被勒令不准在晚上9時後繼續營業;一個是星期日工作,2間DIY商店Leroy Merlin和Bricorama在6日連續第2個週日「公民抗命」,不理法庭判決和政府警告,如常開店(但2間舖頭均說自己是合法,下面再解釋)。 「不正常時間」應否工作,涉及一個社會對工作和家庭的價值觀,亦涉及消費模式及生活習慣,以及工會政治的問題。但要討論前,不妨先看看:究竟法國法例規定了什麼?

「獨裁政府自願交出權力應受讚許」

[芭切萊特(上)和馬蒂(下)出席紀念公投25週年的活動;照片來自 智利電視台 ] 一個獨裁政府,即使嚴重侵犯人權,只要他主動舉辦公投,並甘願按公投結果而交出權力,也值得表揚。 這是智利執政黨總統候選人馬蒂(Evelyn Matthei)在5日的言論。今年10月5日是把皮諾切特軍政府趕下台的1988年公投25週年(亦即早前香港上映的電影《向政府說不》所講的歷史事件),9月11日則是皮諾切特發動「9.11政變」40週,而今年11月17日/12月15日將分別舉行總統選舉首次輪投票,因此皮諾切特政權又成為智利政壇的話題。各總統候選人亦趁機在5日搞紀念活動兼拉票集會,例如在野中左聯盟「新多數派」的芭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呼籲當年投反對票的陣營團結一致支持她,好讓她在首輪投票便有足夠票當選,毋須次輪投票。

愛爾蘭爆冷保留參院

香港的功能組別有福了--愛爾蘭在4日進行的公投意外地否決了廢除參議院的議案,以51.8%對48.2%、即僅4.2萬票左右之微否決議案。支持保留功能組別的人士可以大書特書了。 儘管有4成人在投票前表示未決定意向,但投票前民調顯示支持與反對比率是4比2之下,議案仍遭否決,可見結果對總理肯尼(Enda Kenny)是一大打擊。打擊來自幾方面:在佔優下敗陣,支持陣營一定會歸咎於肯尼不肯全力拉票,一直避開公開討論,包括不出席電視辯論,企圖蒙混過關;理論上是最易過的改革都失敗,其他更難的改革或法案,例如削支預算,將更加難過;而肯尼一直把廢參院當作自己其中一大工作目標,現在做不到,下屆大選時,政敵便有把柄說他任內一事無成。

愛爾蘭勢廢功能組別議會

[愛爾蘭參議院開會的情況;照片來自RTE] 要替支持香港保留功能組別的人可惜,因為全球另一個碩果僅存的功能組別議會很有可能要廢除--愛爾蘭在4日會進行2項公投,其中一項就是廢除以功能組別選出議員的參議院(Seanad),把愛爾蘭國會由兩院制變成一院制。 2個執政黨都支持公投,只有最大反對黨共和黨反對。但民調顯示,4成人支持廢除參院,2成人反對,另外4成人未決定意向。估計公投很有機會通過。

意大利政壇新一頁

最終,意大利參議員貝盧斯科尼在參院有關政府信任表決中發言表態支持萊塔(Enrico Letta)政府--他很老實地說,PDL在黨內有分歧下最終決定支持政府。根據意媒,大部份PDL參議員支持貝老,希望拉萊塔政府下馬,但約23-25名參議員倒戈,超過了萊塔需要的20人,因此貝老被逼轉軚。 儘管其家族擁有的報紙今天頭版大字標題說他的親信阿爾法諾(Angelino Alfano)背叛了貝老,但貝老失勢已是事實,意大利政壇終於揭開新一頁。 餘下來就要看右派內的情況--PDL會否仍然分裂?貝盧斯科尼早前表示,PDL會易名為意大利前進黨。而在貝盧斯科尼公開轉軚前,反貝的一派表示,若另組新黨團,他們仍然會用PDL的名字,因為黨名由黨秘書長控制--亦即阿爾法諾。

貝老審判日

[當日貝盧斯科尼(右)全力支持阿爾法諾(左),此情此景還會出現嗎?照片來自http://www.fanpage.it/] 好在未寫意大利近日政爭--意大利政局在政府信任投票表決前夕,出現意外發展。貝盧斯科尼的自由人民黨(PDL)出現內訌,一直被視為貝老「頭馬」的PDL第二號人物、副總理阿爾法諾(Angelino Alfano)不理貝老的要求,呼籲全黨議員在2日的表決中向政府投信任票。萊塔(Enrico Letta)內閣可能避免倒台,刺激米蘭股市急升逾3%。 目前意大利政局仍然十分複雜,2日將十分關鍵--這將是左右兩派攤牌的一天,亦是PDL黨內鷹鴿兩派攤牌的一天。萊塔是否倒台、意大利政局會否癱瘓甚至又提前大選,似乎已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如果PDL鴿派成功號召大量黨友支持萊塔,又或是兩派決裂成2個國會派系,這將意味77歲的貝盧斯科尼政治生涯瀕臨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