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首相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中照片)面對更大的下台壓力,她周三被揭發跟柬埔寨前首相洪森(Hun Sen)通電話時稱,目前處理泰柬邊境爭議的泰軍第二軍區總指揮 Boonsin Padklang(右照片)是「現屆政府的反對者」。近日已跟貝東丹及對方所屬的為泰黨不和的內政大臣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左照片)周三晚順勢宣佈,帶領他領導的泰自豪黨(Bhumjaithai)退出內閣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提名葉倫(Janet Yellen)接掌下任聯儲局/聯準會/美聯儲(Fed)主席,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女性央行行長--明年的全球最具權勢女性排行榜,她肯定可擊敗做了7屆冠軍的默克爾。這不單在美國金融界破天荒,更令人不得不問:為何央行、以至金融界及經濟學學術界,一般極少女性高層或女教授?
如果看看歐洲,情況更不堪。看看上面那張歐央行管治委員會今年1月所拍的大合照,管治委員會中,6名歐央行理事(包括行長德拉吉)及17名歐元區國家央行行長中,沒有一個是女性,男女失衡極其嚴重。
翻查紀綠,6名歐央行理事中,歷來只有2名女性,而自從奧地利的Gertrude Tumpel-Gugerell在2010年離任後,便再沒有女性理事。盧森堡央行行長梅什(Yves Mersch)去年獲提名為歐央行理事,便曾因為性別問題而延誤,歐洲議會議員要求找一個女性擔任,但最終都由他出任。假設目前6位理事沒有人中途離任,最快要到2018年才再有機會委任女理事。
歐央行其他高層中,例如署長級,同樣差不多是全男班,以至歐央行上月登廣告請高層人員時,特別列明最好是女性,以符合2019年年底前高層職位有28%是女性的目標(目前是14%)。
歐元區國家央行行長方面,自歐央行1999年創立以來,同樣近乎沒有女性行長。
再看其他主要先進國家,同樣是從未試過有女央行行長。英倫銀行自1997年獨立以來,其議息決策委員會成員中,歷來都是只有3人是女性,目前沒有女性。日本近年則保持著議息委員會中至少1人是女性。「大國」中,只有俄羅斯的央行由女性擔任,而且還只是今年6月才上任的Elvira Nabiullina。反而發展中國家相對較多女行長--但都只是相對而言,大家較熟悉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及南非。
相對之下,美國聯儲局中,目前6名理事有2人是女性(或截至今年8月底的7人中有3人),情況已經算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