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歐下月或達成青年簽證協議 互相容許青年較易前來工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在唐寧街會見來訪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後,英國傳媒開始傳出,英歐可能會在下月中達成「青年流動簽證」協議,互相接受30歲或以下人士前來工作2-3年。

俄國傲慢 烏克蘭親俄變親歐

 [普京(左)與亞努科維奇去年夏天在莫斯科的聯合記者會;照片來自俄新社]

俄羅斯與歐盟輪任主席國立陶宛的貿易糾紛升級,在7日以消費品質為由,禁止入口立陶宛的奶類產品。事實上,俄羅斯上月已收緊兩國邊境的貨物入口檢查,已令立陶宛十分不滿,並警告不排除封鎖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一塊位於波蘭與立陶宛之間的俄羅斯領土)。

這場貿易糾紛明顯針對11月底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歐盟-東方夥伴峰會。歐盟跟6個前蘇聯共和國--烏克蘭、摩爾多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白俄羅斯進行「東方夥伴」合作的談判,建立自貿區,甚至讓這些國家的國民可自由進出歐盟國家。目標是在維爾紐斯峰會簽署協議,但後三者已表示暫時沒興趣完成談判,有可能簽署的只有「烏摩格」三國。而俄羅斯剛好正在建立「歐亞關稅聯盟」,希望把大部份前蘇聯共和國納入當中(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因此歐盟的「東方夥伴」計劃完全有跟俄羅斯「搶飯食」的意味。

前蘇聯勢力的「爭地盤」有頗多層面可說--除了歐俄,中國領頭的「上合」也隱含跟俄羅斯爭中亞國家的客觀效果,更不要說美國在中亞的前蘇聯共和國設置「反恐」軍事基地。今篇只說當中最有趣且最重要的國家--烏克蘭。
重要,是因為如果「東方夥伴」令烏克蘭最終加入歐盟,這將是歐盟歷來吸納的最大國家,而烏克蘭選擇加入哪一個陣營,將對西方/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勢力平衡有很重大影響,對全球地緣政治十分關鍵。

有趣,則是因為目前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明明屬親俄陣營--在2004/05年的「橙色革命」中,俄羅斯屬意亞努科維奇當選,而亞努科維奇的票源主要來自東部俄語居民,他在2010年上任後,跟俄羅斯簽訂延長俄國租用黑海的軍事基地至2042年,表明無意加入北約,並立例正式把俄語定為烏克蘭官方語言之一。

不過,問題在於,即使亞努科維奇做了上述動作以示友好,俄羅斯的態度都沒有改變,依然當烏克蘭是自己的附庸。最明顯的例子是天然氣價格問題,在上任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年代,俄羅斯大幅提高輸往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懲罰他親歐,但價格沒有因亞努科維奇而下調。目前俄羅斯的態度是,烏克蘭要加入「歐亞關稅聯盟」,才可考慮討論烏克蘭的要求,但加入了又不代表俄羅斯一定會接納烏克蘭的要求。既然如此,烏克蘭當然要作好兩手準備。

另外,這篇文章亦提及,俄羅斯的「歐亞關稅聯盟」實際上是只有利俄羅斯的企業,讓俄羅斯在其他成員國發展,但其他成員國的企業是沒有得益的。擁有很大影響力的烏克蘭財閥自然要求烏克蘭政府三思。

更不要說今年夏天,亞努科維奇在莫斯科打算與普京作15分鐘禮貌性雙方會面時,普京要對方等了2、3個小時才「接見」,以示不滿對方爭取加入歐盟「東方夥伴」計劃--如何親俄也好,好歹是個獨立國家,如此不尊重,當人家是附庸,也難怪人家親歐了。

除了立陶宛和烏克蘭,俄羅斯也向其他前蘇聯共和國施加壓力。例如天然氣完全靠俄羅斯入口的摩爾多瓦,俄羅斯早前訪問該國時便談起今年冬天預測會極度嚴寒,並向東道主說:「希望你們可不會冷到哦!」......

除了外交上的考慮,亞努科維奇也有內政的需要--2015年爭取連任。亞努科維奇最大弱點是被指向俄羅斯出賣國家利益的「烏奸」,如果他能與歐盟達成自貿等合作,做到「橙色陣營」只喊口號卻未能做到的事情,他便可以爭取西部及首都的親歐選民支持,目前主要反對派中,根本沒有人能擊敗他。而相對下,親俄陣營中沒有人有份量挑戰他,因此親俄選民仍被逼要投他一票。

因此,亞努科維奇親歐,完全出於內政和外交需要,並非真心相信歐盟要求的政治改革。目前要看歐烏角力中,歐盟能逼亞努科維奇在政治改革上作出多大讓步,其中最具標誌性的是前總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待遇,會否獲提早釋放。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