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英國是否脫離歐盟的問題,焦點已由布魯塞爾的各國談判,移回將在6月23日舉行公投的英國本土。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另譯莊漢生)在2月21日宣佈了支持英國脫離歐盟(上面為BBC影片截圖),與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另譯甘民樂)打對台,令這次公投形勢頓時變得繃緊。
越看公投發展,越覺得我月初在協議草案公佈時所寫的想法是正確:
在個人層面上,大家都覺得,這次公投不只關係英國是否留在歐盟,還關係短期內由誰做英國首相,是卡梅倫與約翰遜之爭。
卡約二人都強調,脫歐與否,卡梅倫都毋須下台。但現實是,如果公投支持脫歐,未來4個月呼籲國民投票留歐的卡梅倫,還有什麼資格做首相?至少,他留下,只處理脫歐的善後工作,但他已提早「跛腳」,再無管治權威。相對地,在有力接替卡梅倫的人士中,約翰遜作為唯一一個公開支持脫歐的人士,如果通過脫歐,即使卡梅倫能留任至2020年,約翰遜也已毫無懸念地成為保守黨下任黨魁,未來4年成為保守黨「王儲」。
相反,如果公投支持留歐,約翰遜威信重挫,再無資格爭奪在2020年爭做黨魁及首相。約翰遜本身民望極高,而他在今年卸任倫敦市長前就在去年參選下議員,他爭做首相的野心已表露無遺。然而,如果他這次「站錯邊」,他又有何威信做首相呢?如果公投支持留歐,那至少代表約翰遜的吸票能力也不過而已,過去幾年大家都說他高人氣便會「露底」,反映他做了黨魁後,根本無力撐起全黨。另外,他已成為脫歐陣營的領軍人物,留歐陣營對他的攻擊已經開始,其中潛在最大打擊的是,他只是為了個人計算而支持脫歐,拿他過去數月一直沒表態這點來突顯出他並非真心支持脫歐。
疑歐派VS親歐派
除了卡約二人之爭,這也牽涉到保守黨路線的重大議題。假設公投支持脫歐,或者至少,票站調查發現,保守黨支持者或黨員間,投票支持脫歐的佔多數,保守黨是否進一步加強疑歐色彩,親歐派會否出走?
掉轉來說,如果公投支持留歐,保守黨內的疑歐派是否應立即收下脫離歐盟的訴求呢?
上述問題,我未有答案,因為至少連公投出現什麼結果也未知道。但也至少,公投過後,保守黨疑歐親歐兩派各自的形勢,以至兩派之間的角力,不會原封不動,好像卡梅倫信誓旦旦會留任首相般,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至於協議內容?稍後有時間再說。在此只說2點。
一、協議在比利時的要求下,加設了「自動毀滅條款」,如果英國決定離開歐盟,協議便立即作廢,英國不得再跟其他歐盟國家談判新的協議。
二、協議內容是什麼,已跟脫歐公投關係不大——正如,假設有一天,台灣跟大陸談判了統一的條款,而台灣人又有權以公投決定統一還是獨立,台灣人投票時絕不會根據那些條款來決定是統是獨。英國目前情況一樣,英國選民不會因為可暫停向移民提供福利7年還是13年,或一些十分含糊的保障英國金融業條款,而決定是否離開歐盟,最終都是以英國應否完全取回出入境控制權、是否覺得歐元再發展下去會威脅到英鎊等的「一般印象」而作投票決定。
越看公投發展,越覺得我月初在協議草案公佈時所寫的想法是正確:
"卡梅倫當初因為要滿足保守黨內的疑歐派,既要顯示自己要由歐盟拿回部份權力,但其實他不想英國「脫歐」,於是做騷(作秀),跟歐盟談判,然後再強調自己「成功爭取」,並以公投來壓下疑歐派要求脫離歐盟的聲音"卡梅倫VS約翰遜
在個人層面上,大家都覺得,這次公投不只關係英國是否留在歐盟,還關係短期內由誰做英國首相,是卡梅倫與約翰遜之爭。
卡約二人都強調,脫歐與否,卡梅倫都毋須下台。但現實是,如果公投支持脫歐,未來4個月呼籲國民投票留歐的卡梅倫,還有什麼資格做首相?至少,他留下,只處理脫歐的善後工作,但他已提早「跛腳」,再無管治權威。相對地,在有力接替卡梅倫的人士中,約翰遜作為唯一一個公開支持脫歐的人士,如果通過脫歐,即使卡梅倫能留任至2020年,約翰遜也已毫無懸念地成為保守黨下任黨魁,未來4年成為保守黨「王儲」。
相反,如果公投支持留歐,約翰遜威信重挫,再無資格爭奪在2020年爭做黨魁及首相。約翰遜本身民望極高,而他在今年卸任倫敦市長前就在去年參選下議員,他爭做首相的野心已表露無遺。然而,如果他這次「站錯邊」,他又有何威信做首相呢?如果公投支持留歐,那至少代表約翰遜的吸票能力也不過而已,過去幾年大家都說他高人氣便會「露底」,反映他做了黨魁後,根本無力撐起全黨。另外,他已成為脫歐陣營的領軍人物,留歐陣營對他的攻擊已經開始,其中潛在最大打擊的是,他只是為了個人計算而支持脫歐,拿他過去數月一直沒表態這點來突顯出他並非真心支持脫歐。
疑歐派VS親歐派
除了卡約二人之爭,這也牽涉到保守黨路線的重大議題。假設公投支持脫歐,或者至少,票站調查發現,保守黨支持者或黨員間,投票支持脫歐的佔多數,保守黨是否進一步加強疑歐色彩,親歐派會否出走?
掉轉來說,如果公投支持留歐,保守黨內的疑歐派是否應立即收下脫離歐盟的訴求呢?
上述問題,我未有答案,因為至少連公投出現什麼結果也未知道。但也至少,公投過後,保守黨疑歐親歐兩派各自的形勢,以至兩派之間的角力,不會原封不動,好像卡梅倫信誓旦旦會留任首相般,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至於協議內容?稍後有時間再說。在此只說2點。
一、協議在比利時的要求下,加設了「自動毀滅條款」,如果英國決定離開歐盟,協議便立即作廢,英國不得再跟其他歐盟國家談判新的協議。
二、協議內容是什麼,已跟脫歐公投關係不大——正如,假設有一天,台灣跟大陸談判了統一的條款,而台灣人又有權以公投決定統一還是獨立,台灣人投票時絕不會根據那些條款來決定是統是獨。英國目前情況一樣,英國選民不會因為可暫停向移民提供福利7年還是13年,或一些十分含糊的保障英國金融業條款,而決定是否離開歐盟,最終都是以英國應否完全取回出入境控制權、是否覺得歐元再發展下去會威脅到英鎊等的「一般印象」而作投票決定。
倫敦市長名字是Boris, Alan 是工黨前內閣成員
回覆刪除倫敦市長約翰遜 名為Boris
回覆刪除已改,謝謝
回覆刪除還有莊翰生是Alan的譯名, 英領事館應未曾為Boris起過譯名.
回覆刪除我查過歐洲華文報章,當地華人應是稱他為莊漢生
刪除「疑歐派VS親歐派」第一句「除了卡梅二人之爭」應為「除了卡『約』二人之爭」
回覆刪除謝謝,改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