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泰揆下台壓力增加 向柬埔寨稱泰軍將領「反對政府」 黃營泰自豪黨退出內閣

泰國首相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中照片)面對更大的下台壓力,她周三被揭發跟柬埔寨前首相洪森(Hun Sen)通電話時稱,目前處理泰柬邊境爭議的泰軍第二軍區總指揮 Boonsin Padklang(右照片)是「現屆政府的反對者」。近日已跟貝東丹及對方所屬的為泰黨不和的內政大臣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左照片)周三晚順勢宣佈,帶領他領導的泰自豪黨(Bhumjaithai)退出內閣

烏克蘭申入歐盟 德法意羅支持即予「候選國」地位

 【文章上載於基輔時間16日上午10時38分,晚上10時56分更新整天行程】
德國總理蕭凌志(Olaf Scholz)、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週四16號聯同另一歐盟成員國羅馬尼亞的總統Klaus Iohannis一同訪問烏克蘭,他們會晤烏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後召開聯合記者會,宣佈德法意羅四國支持立即給予烏克蘭加入歐盟「候選國」地位,向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釋出正面訊號。

歐盟下週23-24日召開峰會,烏克蘭將是最重要議題,很多跟烏克蘭有關的重要決定將在峰會拍板,因此歐盟三大國的領袖要親自跟烏克蘭摸底,為峰會作準備。

最重要議題是加入歐盟。預計歐盟執委會週五(17日)就烏克蘭申請入盟公開評估報告,作為下週峰會討論的基礎,但烏克蘭入盟在政治上十分敏感,因此需要歐盟三大國領袖自己有第一手評估後,歐委會才能公開報告。

蕭凌志說,歐盟四國領袖訪烏,旨在傳達清晰訊息:烏克蘭屬於歐洲大家庭。

德拉吉說,烏克蘭人每天在捍衛民主和自由,這些價值觀是歐洲一體化計劃的根基之一,不能拖延烏克蘭申請入盟。

必須強調,獲得入盟「候選國」地位,只是漫長談判過程的開端。土耳其1987年入紙申請加入歐洲共同體,1999年獲「候選國」地位,但過了23年土耳其入盟依然沒有多大進展。不計土耳其這個極端例子,對上一個加入了歐盟的國家是克羅地亞(Croatia),2005年成為候選國,2013年才加入,前後花了8年時間。

另外,烏克蘭入盟應該會一併跟其他國家入盟的問題一同考慮。馬克龍說,給予「候選國」地位後,將有談判及加入歐盟的路線圖,並要同時考慮巴爾幹半島及鄰近地區國家的情況,特別是摩爾多瓦(Moldova)。馬克龍訪烏前,才訪問了羅馬尼亞的鄰國摩爾多瓦。

法加送6套自走炮  稱不施壓要求烏讓步
除了加入歐盟,提供武器、經濟重建、糧食出口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烏克蘭議會,相信這次烏克蘭訪問及下週峰會都有觸及。

馬克龍宣佈,將額外向烏克蘭提供6套CAESAR自走炮,之前已提供了12套。他又表示,政府已要求CAESAR自走炮的生產商Nexter增產,員工工作模式需要進入戰時狀態,以增加向法軍供貨。法國是從自家軍火庫向烏克蘭提供軍火,所以需要供應商盡快供貨。

烏克蘭一直批評,西方作出軍援承諾,但很多武器仍未送到。澤連斯基說,感謝夥伴提供武器,但希望盡快送到,每延遲一天,或延遲決定給予援助,都會讓俄軍有機會殺害烏克蘭平民,摧毀烏克蘭城市。

有外國領袖來訪支持,烏克蘭固然歡迎,但也擔心德法意三國領袖這次會同時向烏施壓,要求烏克蘭向俄羅斯作出重大讓步,包括承認東部地區領土不能取回,以盡快結束戰火。

不過,馬克龍接受國內電視台TF1專訪時,斬釘截鐵表示,烏克蘭要以什麼讓步來換取結束戰爭,包括讓予什麼領土,由烏克蘭自己決定,法國等其他國家的責任只需要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和國際法,支持烏克蘭。

三國領袖華沙會合  通宵火車赴基輔
德法意三國領袖週三先在波蘭會合,從華沙乘搭通宵火車前往基輔,三國到週四早上才公佈行程。

3名領袖在戰爭爆發後,都未曾訪問烏克蘭,反而歐盟、英國、波蘭等多國領袖已曾訪烏。他們抵達基輔,可視為聲援烏克蘭。

三人抵達基輔後,上午先到基輔近郊城鎮Irpin視察損毀情況,這裏是俄軍被指殘殺平民的地點之一。

蕭凌志批評,Iprin經歷了難以想像的殘酷對待。馬克龍譴責俄軍野蠻,讚揚當地居民奮勇抗敵。德拉吉說,歐洲各國將協助烏克蘭重建。

同日Patreon文章<官員為何錯判通脹?海嘯年代正式告終>: https://bit.ly/3xtUmfi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英歐談判4年終達協議 直布羅陀一地兩檢

英國和歐盟談判4年後, 周三終於就直布羅陀問題達成協議 ,同意直布羅陀採取「一地兩檢」,以便直布羅陀與西班牙之間的陸路邊境毋須再有邊檢。

南韓音樂劇首奪東尼獎 Maybe Happy Ending獲最佳音樂劇等6獎

韓流文化征服全球再立下新的里程碑,南韓原創音樂劇 Maybe Happy Ending (也許美好結局)在美國舞台劇最高榮譽的東尼獎中,橫掃六獎,包括最佳音樂劇獎,顯示南韓在另一項表演藝術再下一城,闖出國際。

荷蘭跨黨派關注倫敦「超級大使館」 憂阿姆斯特丹金融業遭竊聽

英國工黨政府面對越來越大的外交壓力,需要否決中國駐英「超級大使館」計劃。英國雜誌 The Spectator 的網站周一報導,荷蘭政壇跨黨派關注「超級大使館」會威脅荷蘭金融安全,要求政府向英國交涉;另外,繼「小報」《每日郵報》5月底稱美國關注這個計劃後,英國兩份「大報」周日、一接連報導相同消息。

澳航關閉星廉航Jetstar Asia 7月31日停運 逾500員工被裁

澳航周三宣佈 關閉旗下新加坡廉航品牌捷星亞洲(Jetstar Asia),7月31日全面停運 ,以便母公司能專注加強其澳洲和紐西蘭市場的核心業務。

比亞迪泰國設廠 反對派斥完全不用泰國貨 「馬桶、尿兜隔板都由中國進口」

中國電動車公司比亞迪去年7月在泰國羅勇府(Rayong)開設該公司首間東南亞廠房,投資100億泰銖(24億港元),但 反對黨人民黨的國會議員 Suphanat Minchaiynunt 在周三發表報告 ,斥責整間廠房沒有一件東西或物料使用泰國貨,全部都由中國進口,這項投資對泰國人民和全國經濟的效益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