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無戲可上 Cineworld全英戲院停業

受到疫情打擊影響,全球第二大戲院營運集團 Cineworld 今天(5日)正式宣佈,本週四(8日)起關閉英國和美國全線戲院,涉及663間戲院,最高可多達4.5萬名員工(包括臨時工和兼職)期間會失去工作。

Cineworld在英國的品牌有Cineworld 及 Picturehouse,在美國則為 Regal。傳媒報導英國有127間戲院,但這127間應包括愛爾蘭市場。Cineworld 沒有確定何時重開戲院。

Cineworld在英國戲院市場中,是最大的兩間之一,它跟Odeon都各佔超過兩成市場(不同統計各自稱Cineworld和Odeon是第一大戲院集團),第三大的Vue的市場佔有率接近兩成。因此Cineworld停業,英國人會頓時少了戲院選擇。現時Vue都稱會考慮是否跟隨,如果有更多戲院仿效Cineworld的決定,英國戲院業將面對災難性打擊。

消息傳出後,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呼籲國民往戲院看電影,支持戲院業。

不過,這個呼籲沒有意思。Cineworld停業——以及戲院業經營在疫情下經營艱難,不是因為大家不再入戲院,原因是電影業紛紛暫停在戲院上映大熱電影。最新一個是占士邦(James Bond)最新一齣電影No Time to Die第二度因疫情而延遲,原本今年4月上映,之後延至11月,上週五宣佈再押後至明年4月。

No Time to Die原本是英美戲院的最後曙光,但現在變成壓垮戲院的最後稻草,因為自《天能》在8月底至9月初上畫後,英美戲院業不會再有重磅電影上映,一直至再到12月聖誕節檔期才有熱門電影上映。

英美戲院現在鬧新戲荒,就算繼續營業,然後各界好像莊漢生般,打感情牌呼籲大家入戲院,院方也不好意思播放一些舊戲、或者充斥B級、C級電影給觀眾欣賞。

對於電影發行商來說,最大問題是疫情在全球各地此起彼落,在A地紓緩時,在B地卻重新升溫,輪到B地改善,A地又轉差,以致一直總有一些地方要下令戲院停業,如果上畫時,一些大市場,例如加州、紐約州,下令戲院關門,對該電影的票房有很大打擊,發行商寧願等到明年才放映,尤其是荷里活主要看美國市場的情況,即使歐洲和亞洲戲院仍能開放。

目前估計Cineworld應該會在聖誕檔期前夕重開,但要擔心的是,究竟這次疫情導致電影工業「生產流程」斷了,「店舖(戲院)突然沒有好的產品(重磅電影)售賣」,會否令戲院沒落?

個別公司而言,有些戲院集團,例如Cineworld,本身負債嚴重,現在沒了票房、售賣爆谷等收入的資金周轉,這些公司可能死得更快。

就算大家仍想在戲院看電影,但如果營運商的財務挨不到疫情結束,戲院也會紛紛關閉結業。

更根本的問題是,電影商除了把2020熱門電影押後至2021才上畫,部份更索性直接放上串流平台,例如迪士尼的《花木蘭》(在美國如是,但在香港、大陸等迪士尼未有提供串流服務的地區,繼續先在戲院跟大家見面),這種繞過戲院的情況,未來會否越來越普遍?大家又會否越來越習慣在串流平台看電影?

【文首照片來自Cineworld官網】


相關報導:BBC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澤連斯基:至少155中國人替俄作戰 烏軍:有中國人支付2.7萬港元爭取當兵

【文章已更正;此前版本說中國士兵收取30萬盧布報酬的內容是錯誤,應為支付30萬盧布】 烏克蘭就中國籍士兵替俄軍打仗一事發放更多資訊,總統澤連斯基星期三稱至少有155名中國公民在烏克蘭領土協助俄軍攻打烏克蘭。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

烏軍頓湼茨克俘虜2中國籍士兵 澤連斯基:要求中國解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星期二下午上載影片 ,指出烏克蘭軍隊在頓湼茨克州俘虜2名中國公民,當時他們正替俄軍打仗,並指出烏克蘭有情報顯示,還有更多中國公民在俄軍部隊作戰,要求中國解釋。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