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曼市強制第三級抗疫 英格蘭南北分野突顯

英國中央政府跟大曼徹斯特市政府談判破裂,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保守黨)昨天20日下午宣佈,強制大曼進入最高級別的第三級抗疫狀態,面對嚴厲抗疫限制,惹來大曼市長貝安德(Andy Burnham,工黨)抨擊。爭拗突顯出英格蘭南北分野這個長期問題。

第三級抗疫措施未算是封城。英國推出「三級制」抗疫制度,就是要是避免再度全國封城。在第三級抗疫狀態,該地區的酒吧如沒有提供正餐,便需要關閉,另外聚集會有更嚴緊的限制,居民亦被限制進出該區。

大曼會在星期五凌晨零時1分進入第三級狀態。現時,鄰近的大利物浦地區和蘭開夏郡都已是第三級狀態,但後兩者的地方政府同意這樣做,而大曼市政府至今仍表明反對。貝安德跟莊漢生的分歧,主要是中央政府向大曼額外給予多少補助,來換取大曼同意提升抗疫措施,莊漢生只肯給予6000萬英鎊。

不計補助金問題,大曼市居民都不想再進入接近全面封城的狀態,始終這會重挫經濟,亦嚴重干擾正常社交生活。全球大部份其他地區的居民都應該有這個想法。

大曼抗疫爭拗,突顯出英格蘭南北之間有很大的分野。文首圖片來自BBC(可點放大),深黃色是第三級戒備狀態,黃色是第二級。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自行決定抗疫措施,紫色是指有額外抗疫限制的地區,而威爾斯已宣佈,即將進入全區封城的狀態。

圖片顯示,在英格蘭,差不多全部加強抗疫戒備的都在北部,南部只有倫敦及附近一帶有額外抗疫限制,但都未至於大量商店要關門。因此,北部居民質疑,是否被歧視?

中央政府要求北部嚴格抗疫,有數據支持的,無論以什麼標準,例如新個案數字比率、檢測中有陽性結果的比率、入院比率等,北部的疫情都明顯較南部嚴重。這一反春季時,倫敦是疫情重災區的情況。

英格蘭北部疫情較嚴重,主要原因是:窮。在其他城市,都出現窮人染上武肺及死亡的比率,較其他階層高,居民較窮的地區,疫情也較嚴重。英格蘭南北疫情的分野,只是上述情況的加大版。

除了窮人及經濟較差地區沒有足夠資源去防疫抗疫外,職業/產業結構也是另一個令疫情嚴重的原因。

正如在香港,大家也發現,低收入人士的職業,通常較難在家工作,這些人也較難長期留家抗疫,英格蘭北部也有類似情況,這個地區的高收入工作(例如IT、會計、律師等各類專業工作)較少,意味較多人必須外出工作,因此染疫的機會也較高。

相對下,倫敦也有不少這類居民,因此疫情也不算輕微。英格蘭南部其他地區則疫情輕微得多,那裏以鄉村及小城鎮為主,人口沒北部那麼密集,傳染病散播的速度會較慢。

雖然有數據支持北部需要較南部採取更嚴格的抗疫措施,但都不能掩飾英格蘭行政由南部/倫敦主導的問題。

貝安德在春季時已批評,中央政府的抗疫對策過度「倫敦中心」,以倫敦疫情發展來決定收緊或放寬限制,中央政府當時開始解除封城時,主要因為倫敦疫情緩和,但北部疫情仍未減輕,導致北部的疫情在過去幾個月一直沒有解決到。

另一個問題是北部長期資源不足、大量公共資源及政策決定權握在倫敦的中央政府手上。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英格蘭北部地方政府本身的資源就較少,導致抗疫做得較差,疫情較嚴重,反過來這令當地的抗疫限制要更嚴謹,甚至隨時可能要再封城,這進一步打擊當地經濟,一些生意、產業甚至可能在這場瘟疫中被沒頂,在疫情結束後都不能重新發展,令北部的經濟和公共資源進一步惡化。

這個狀況,令執政保守黨在政治上面對棘手的問題。莊漢生去年勝出大選,關鍵就是在英格蘭北部的「紅牆」工黨鐵票區勝出,他有政治需要去報答北部的選民,但現時北部的經濟反而更水深火熱,可能令去年投票給保守黨的北部選民迅即重投工黨懷抱。

近日有一批保守黨國會議員聯署,呼籲貝安德接受大曼進入第三級抗疫狀態,便惹來代表英格蘭北部選區的保守黨議員不滿,因為這可能令他們在下屆大選中,被選民批評要為北部面對嚴厲抗疫限制負責,很大機會敗選。


之前相關文章:

HS2終去馬 北部選民滿意嗎?

英國借中國推動「北方引擎」計劃

相關BBC報導:

Greater Manchester to move to tier 3 restrictions from Friday

'Heartbreak' at Greater Manchester tier 3 status

Coronavirus infection: Why is there a North-South divide in England?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

暫停實施對美報復關稅90天 馮德萊恩:給談判一個機會

歐盟成員國周三才通過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措施,準備下周二實施首批報復關稅,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周四中午突然發表簡短聲明 ,宣佈全部反制美國關稅暫緩實施90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

澤連斯基:至少155中國人替俄作戰 烏軍:有中國人支付2.7萬港元爭取當兵

【文章已更正;此前版本說中國士兵收取30萬盧布報酬的內容是錯誤,應為支付30萬盧布】 烏克蘭就中國籍士兵替俄軍打仗一事發放更多資訊,總統澤連斯基星期三稱至少有155名中國公民在烏克蘭領土協助俄軍攻打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