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原來歐陸對中國印象向來一般

皮尤研究中心昨天(6日)發佈了有關多地人民對中國印象的調查結果(Pew自己的新聞稿可看這裏;中文報導的話,可看香港眾新聞),指出已發展經濟體的人民對中國印象全線轉差。不過,若看文首圖片(可點擊放大),跟往年同類調查比較的話,發現其實(圖中有出現的)歐陸國家,其實踏入21世紀以來,一直對中國印象偏向負面。

我隨機找回之前幾次皮尤同類調查的聲明,其中2008年的調查稱中國在國際的形象較2007年略為轉差,新聞稿提出受訪者:

1、關注中國軍事實力冒升

2、認為中國跟美國一樣,外交政策都偏向單邊主義

3、關注中國經濟崛起,對自己國家有不良影響

4、中國產品屢次傳出品質問題

5、西方對北京奧運不算留意,京奧效應對中國形象沒有加分

看回文首圖片,會發現法國人對中國持負面形象的比率,在2008年達高峰,72%,較今年70%還高。事實上,法中關係確實在2008年起來轉差,主要因為當年年初西藏發生示威,北京當局鎮壓,而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高調抨擊。同年年底(當年皮尤調查發佈之後),薩科齊更接見達賴喇嘛。

可見,中國在西方世界有負面形象,對上一次高峰是2008年,受西藏問題打擊。

如果再看之後201120142017年的同類調查新聞稿,會發現2010/11是中國的國際形象較好的時期,開始擺脫西藏問題的困擾,同時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嘯之後,美國在經濟問題方面自身難保,中國在協助世界復甦方面發揮一定作用,因此大家認為,中國經濟好、四出往海外投資,對世界及自己國家是好事。

然而,在2014年的調查已顯示,中國的國際形象又再開始轉差。在2017年起連續3年,各地對中國的負面印象比率微微回落,但相信是純粹因為川普2017年1月上台,美國在全球的形象插水,在有個更差的國家比較之下,大家才對中國印象略為轉好。

而且,2011、14和17的調查都不斷指出,不少國家的人認為中國的人權很有問題,持續擔心中國軍力上升,亦未覺得即使中國國力上升,甚至最終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中國有能力成為世界領袖。

又看看文首圖片。德國過去10多年,對中國持負面印象的比率持續遠高於正面印象;瑞典情況類似,儘管「低處未算低」,在這個背景下,瑞典人今年對中國看法負面的比例,依然可以急升。

更有趣的情況是意大利,該國在歷年的皮尤的調查中,對中國持負面態度的比率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的水平,正面印象的也只介乎三成至四成。而且,在2014年的調查中,已有高達75%意大利人認為中國經濟冒起對意大利是壞事。

縱觀整個歐洲,荷蘭算是大部份時間都對中國看法頗佳,但要論「中國大好友」,非英國莫屬,過去十多年一直對中國印象不俗,只在今年因為疫情及香港問題,才對中國看法轉壞。

有兩個disclaimer要註明。

一、這次調查只公佈了先進經濟體,而在之前,不少調查都有同時在發展中國家進行。

一方面,這意味,如果這次調查也有在發展中國家進行的話,中國的國際印象未必如各大傳媒報導般這麼差;但另一方面,這也代表,之前調查的結果headline那一句稱「中國的國際形象很好」,掩蓋了西方及其他已發展國家的人民對中國印象一直在向差的方向發展,到今年來個「大爆發」,負面印象比率急升,大家才如夢初醒。

第二個disclaimer:這類「X國國際形象」調查,皮尤不只研究中國,其他大國也有研究的,而美國及川普的國際形象,依然較中國還差。

檢視過去十多年皮尤這個調查的趨勢,反映出歐美政府跟人民對中國的認知,分道揚鑣,在人民對中國印象在轉壞(或至少沒有好轉)的情況下,不少政府,例如英國、德國,卻跟中國政府共譜「黃金時代」的關係。習近平在一帶一路戰略,不斷說要做到民心相通,皮尤的調查顯示,這點說到做不到。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

暫停實施對美報復關稅90天 馮德萊恩:給談判一個機會

歐盟成員國周三才通過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措施,準備下周二實施首批報復關稅,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周四中午突然發表簡短聲明 ,宣佈全部反制美國關稅暫緩實施90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

澤連斯基:至少155中國人替俄作戰 烏軍:有中國人支付2.7萬港元爭取當兵

【文章已更正;此前版本說中國士兵收取30萬盧布報酬的內容是錯誤,應為支付30萬盧布】 烏克蘭就中國籍士兵替俄軍打仗一事發放更多資訊,總統澤連斯基星期三稱至少有155名中國公民在烏克蘭領土協助俄軍攻打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