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星期二晚的電視辯論說出「俄亥俄州春田市的海地移民正在吃貓、吃狗、吃當地人的寵物」謠言,令春田的海地移民進一步由一個小鎮的市政問題變成全美甚至全球知名的國政議題,無端變成美國移民政策爭議的象徵。
德國國會人權委員會的成員星期一(19日)在國會內會見了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文首照片來自FAZ報導),中國駐德大使館翌日在網站發表聲明,批評議員接待「所謂『臺灣代表』」,就涉華議題進行交流,個別德政客還就此發表不負責任言論。
聲明重申,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恪守一個中國政策是德方作出的政治承諾,中方堅決反對中國的建交國同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希望德方遵守承諾,全面、準確貫徹一個中國政策。
館方又批評,德國個別政客置一中原則於不顧,炒作和濫用臺灣問題、香港國安法等中國內政議題,為自身政治議程服務,干涉中國內政,這些行動為中國人民所不齒,更無法改變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事實,也無法改變全體中國人民捍衛領土完整和實現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
根據Welt/DPA的報導,謝志偉身處國會的會議室內,跟議員交流,而政務委員唐鳳及另外一些官員透過視像連線,參與討論,題目是數碼年代下的人權。
委員會主席Gyde Jensen(FDP)說,會繼續關注香港國安法對香港及臺灣的影響,臺灣的例子顯示,中國文化跟民主、人權和自由能互相配合的。委員會成員Margarete Bause(綠)說,北京在香港的打壓,反映臺灣現時更需要國際的支持。
這次視像會議是代替了委員會訪臺的行程,疫情令德國議員不能成行。早前中國高調抨擊捷克參議院議長訪臺下,這次視像會議來得敏感,而德國議員也想顯示不會受北京的影響,減少跟臺灣的聯繫。
另一方面,就算這次訪臺成行,也不是什麼很特別的事,因為德國議員往臺考察,不是沒發生過,亦不算罕見,甚至有德國副部長級官員/議員也隨考察團訪問過臺灣,但當時德中關係沒現時這麼緊張,中國的人權問題、兩岸關係也不如現在受國際關注,令之前同類、同級別德臺交流,沒受中國猛烈抨擊。
之前相關文章: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