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5法官駁回、1裁有罪、2拒受理 南韓憲法法院否決總理韓悳洙彈劾

南韓本周「超級裁決周」揭幕,憲法法院星期一早上10時宣佈, 駁回總理韓悳洙的彈劾案 ,意味他可即時復職,並重新擔任代總統。

捷克議長在臺:有義務撐港民運

捷克參議院議長 Milos Vystrcil(文首照片來自捷克國會Twitter)今天31日正式展開訪臺行程,當中最重要的是在政治大學發表演說,他表示,捷克有義務支持香港、白俄羅斯(白羅斯)的民主運動。

Vystrcil說出這句話,上文下理的背景是,他花了很大篇幅談及捷克在歷史上用了很長時間、精力去爭取民主、人權、自由,而臺灣也經歷過類似歷史,兩地有不少共同之處;而世界上同樣持民主、自由價值觀的國家,要加強溝通,連結起來,因此捷克也應支持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

演說中,Vystrcil稱捷臺兩地有另一共通之處:臺灣背後正被一個老大哥看著,而捷克也試過這個經歷,因此捷克人清楚臺灣目前的處境,表示「老大哥」是不會放過其虎視眈眈的目標的任何弱點或失誤。

Vystrcil亦談及現時的議題,包括:

捷臺兩地年輕人都熱心公共事務,在推動社會進步上發揮積極角色;

批評世衛忽視臺灣,跟捷克因1938年《慕尼黑條約》而被德國吞併、被世界出賣,如出一徹;

推動兩地經貿、科研、文化等合作,他提到台灣網球好手謝淑薇和捷克搭檔 Barbora Strycova 去年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女雙奪冠,認為捷臺商人合作,可取得同樣的成果。

美國煽動 VS 歐洲撐腰

捷克傳媒報導這篇演說,頗多列為標題的重點,是Vystrcil稱「相信會有更多歐洲政界仿效他訪臺」。

中國官媒一些評論認為,這次訪臺是美國背後煽動。儘管無可否認,此事跟中美角力鬧僵的大氣候有關,而美國國務卿的確公開說過支持這次行程,但Vystrcil上述說法,反映中國對於此行,應該更關心會否造成骨牌效應,更多歐洲高級議員訪臺(或作出支持臺灣的舉動)。

Vystrcil訪臺,高度與捷克內部政治有關。一方面,他高舉捷克民主化後首任哈維爾(Vaclav Havel)的外交路線,以人權價值觀為主軸,是回應國內對自由、民主價值觀的討論。

另一方面,他提到哈維爾的妻子早在1990年、比哈維爾更早訪臺,借此稱「女人有時比男人更早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也更具勇氣去做事」,然後接著說「捷克有個不建議我訪臺的總統之際,我很高興,臺灣近期重新選出一位女總統」,此句恭維蔡英文之餘,也是乘機抨擊他在國內的政敵、總統澤曼(Milos Zeman)。

誰付「沉重代價」?

隨著Vystrcil正式展開訪臺行程,中國也推出新一波針對他的文攻,除了官媒,今天已轉至德國訪問的王毅,發聲明警告Vystrcil等捷克政治人物要付出沉重代價,表示: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就是與14億中國人民為敵,就是國際背信行為。對於捷克參議長的公開挑釁及其背後的反華勢力,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決不會聽之任之、坐視不管,一定要讓其為自己的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沉重代價。」

這番言論引起捷克不滿,曾批評這次訪臺行程的外長Tomas Petricek表示,會傳召中國駐捷大使,要求解釋這番言論,包括何謂「沉重代價」,指出這種言論,在外交上不能接受。

中國雖說要報復,中國官媒雖貶稱捷克是「歐洲小國」,但要如何施加「沉重代價」,其實很困難。原因有二。

一、去年已寫過,昨天在Facebook專頁也寫過,捷中經貿關係其實不大,中國對捷克經濟的重要性不高。最新捷中貿易額一年大概100億美元,規模很小;專家估計,就算當捷中經貿關係歸零,兩國不相往來,捷克GDP也只損失少於1%;中國確批准了不少捷克企業在中國投資,但這些企業的老闆不是現政府各執政黨的主要支持者或金主,打擊他們,他們向捷克政府投訴,對捷克政策影響也不大。

二、我在今年6月已寫過,捷克內部政壇對中國的態度,遠比Vystrcil訪臺所反映的,複雜得多。總統澤曼高度親中,而中國官媒稱訪臺行程備受國內批評,也引述了總理巴比殊(Andrej Babis)及外長Tomas Petricek公開反對訪臺團。

那麼,中國可以如何反擊呢?制裁Vystrcil等訪臺政客個人?那麼,Vystrcil是否要學駱惠寧,「寄1000元人民幣到北京讓北京可以凍結資產」?制裁整個捷克,例如限制捷中貿易?但總統、總理和外長已表示反對訪臺,在中國有極大投資或出口的捷克商人,應該都這樣說了,這種反擊只等於制裁支持一中政策的捷克政商界人士。

香港引渡協議成反擊彈藥?

Petricek已表明,如果中方採取行動,捷克將報復。

中捷可能有新一輪互相針對的外交報復行動,可能也牽涉及香港。

捷克仍未正式宣佈暫停實施跟香港的引渡協議,而鄭文傑近日接受了捷克傳媒訪問,講述了他去年在深圳被扣留的情況,以及對香港國安法的看法,期間稱他也希望到訪捷克,但擔心安全,因為捷克仍未正式決定暫停執行跟香港的引渡協議。這個訪問旨在向捷克政府施壓,要求公開宣佈暫停實施協議。

捷克參議院7月已通過動議,要求暫停捷港引渡協議。捷克政府仍未採取行動,一來巴比殊及其所屬政黨ANO本身「不親中也不反中」,沒有強烈動機要就香港立即採取行動;二來要對沖Vystrcil訪臺,此事(以及去年布拉格市長多項友臺行動)已嚴重衝擊捷中關係,如果此時再暫停引渡協議,形同捷克向中國「外交宣戰」。

現在王毅自己出聲稱要施加「沉重代價」,那捷克就即管看中方可以施加什麼「沉重代價」,如果報復不止如去年針對布拉格交響樂團之類的規格,而是提升至全國層次,那麼,捷克其中一項反擊措施,必然是公佈暫停捷港引渡協議,既有宣示作用,又無實質影響(捷克現時那有何再向香港移交逃犯?)。

最後關頭曾想取消訪臺

最後一談:捷克傳媒報導,Vystrcil上星期五最後一刻,曾要脅取消訪臺,理由是臺灣以防疫為由,提出隨團訪問的商界領袖不能各自跟自己的臺灣合作夥伴會面,必須要集團會面。

捷議院一方向臺灣稱,如果做不到這類小型商業會面,便失去推動捷臺經貿意義,而且那些商界領袖啟程前已在捷克隔離。臺灣最後讓步,進一步放寬對此行人士的防疫要求。

捷議院一方也清楚,臺灣有人不滿這個訪問團,批評為何對他們防疫寬、對大陸卻防疫緊,訪問團各人已獲提醒,會有臺灣傳媒緊盯他們,找出可以批評的地方,因此他們要注意言行,例如在公開場合緊記戴口罩,以減輕蔡英文政府在內部面對的壓力。

之前相關文章:

蓬佩奧在捷克:「中國威脅」比冷戰更嚴重

美卿今捷參院演說 料公開撐議長訪臺

捷克參院議長8月訪臺:要回應國內辯論

中歐最古老大學 關閉中國研究中心

由「打壓臺灣」的部長下台說捷中關係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36年前跟15歲少年上床並懷孕 冰島兒童部長下台

冰島教育及兒童部長 Asthildur Loa Thorsdottir 周四晚下台 ,因為她被踢爆36年前曾跟一名15歲少年上床,並為對方誕下一名兒子。

德國通過修憲放寬舉債 設5000億歐元國防基金

德國聯邦議會 星期二下午以513票贊成、207票反對,通過修憲 ,放寬債務上限,並准許政府成立2個各5000億歐元的基金,一個用來擴軍,另一個用來支付基建項目。

「普普」同意俄烏30天「能源設施停火」 普京:西方須結束軍援分享情報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川普在莫斯科時間周二下午通電話,各自宣佈俄美支持俄烏30日「能源設施停火」,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暫停攻擊對方能源設施30天。

擴至中國等地後濫用惡化 泰擬免簽證逗留60天減至30天

泰國旅遊及體育部長 Sorawong Thienthong 星期一(17日)表示, 計劃把外國人免簽證可逗留泰國的期間由目前60天縮減至30天 ,以打擊一些外國人利用漏洞,以免簽證來在泰國從事非法經濟活動。

英國削福利向殘疾援助金PIP開刀 目標2030每年省50億鎊

繼宣布廢除NHS英格蘭來節省醫療開支後,英國工黨政府 星期二又公佈福利改革方案 ,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簡麗詩(Liz Kendall,文首截圖)表示會收緊福利,重點向殘疾和患病人士「開刀」,主要是調整「個人獨立補助金」(Personal Independence Payment,PIP),目標2030年前每年節省50億鎊(505億港元)福利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