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法中齊倡議巴黎奧運停火 馬克龍感謝暫不向干邑實施關稅 習稱中國出口「練就了真本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上午和下午先後舉行中法歐峰會和中法峰會,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雙邊峰會後的記者會上,感謝習近平支持法國的倡議,今年夏季巴黎奧運舉行期間全球停火,希望可為俄烏戰爭和加沙戰爭等衝突帶來持久和平的契機。

馬克龍「接管」黎巴嫩亂局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港口大爆炸後兩天,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昨天(6日)便到訪黎巴嫩,視察災情。某程度上,他訪黎的姿態近乎是「接管」了黎巴嫩問題:他宣佈會牽頭召開援黎國際會議,在國際上成為處理這次黎巴嫩危機的領袖;同時他的發言也高度介入黎巴嫩內政,巡視災區時向黎巴嫩人承諾,國際救援款項不會落入貪官手上,要求對爆炸慘劇進行國際獨立調查,又呼籲黎巴嫩政界需要改革,要達成新的政治協議,警告如果再不改革,黎巴嫩將會一蹶不振。

馬克龍可以儼如「指示」黎巴嫩政要如何做,主要因為黎巴嫩國內政界太爛。他視察災區時,不斷有黎巴嫩人向他訴苦,投訴黎巴嫩政權如何腐敗到不堪,有群眾在他面前喊「黎巴嫩政權要下台」、「革命!」等等。

甚至,馬克龍是唯一一個政要,可以親身在較多居民的地區視察災情,沒有一個黎巴嫩官員能夠成功在沒有居民圍著咒罵下完成視察。黎巴嫩人要向一個外國領袖求援,可想而知民眾對政府及政界的憤怒有高漲。

法國高度介入黎巴嫩危機,不是爆炸後的事;黎巴嫩政局陷入混亂,也不是爆炸後才出現的事。

去年香港引發全球示威潮,香港人多留意到智利和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的示威,但2019示威潮還包括黎巴嫩,當地政府為了增加收入,宣佈對網上通訊開徵「WhatsApp稅」,觸發該國去年10月起不斷出現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到今年春季,一方面黎巴嫩也開始出現武肺疫情,經濟進一步受打擊,同時反政府的聲音沒有因為疫情而停過。去年已國庫空虛的黎巴嫩在疫情後,收入再受打擊,今年3月賴債,有一批到期的債務不能償付還款。

黎巴嫩要尋求向IMF及其他國際組織借款度過難關。法國就是在這個環境下,近月已不斷介入黎巴嫩問題。法國嘗試協助黎巴嫩說服國際,向黎巴嫩借款,但同時也要求黎巴嫩交出改革經濟的方案,好讓國際同意借款。

法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7月下旬訪問黎巴嫩,商討解決黎國金融危機時,語氣已十分不耐煩,表示法國和國際一直在等待黎巴嫩提交改革方案,但等了很久都等不到,批評黎政府很被動,甚至說「請幫助我們,好讓我們能幫助你們!」(Aidez-nous à vous aider!)

馬克龍這次的說法,是勒德里昂的加強版。借這次爆炸危機,黎巴嫩人對國內建制僅餘的一絲信任都失去後,馬克龍及法國應該會就黎巴嫩國內政治問題如何解決,發表更多意見,並更積極協調國內的談判。

法國和黎巴嫩擁有差不多一千年的聯繫。在中東,黎巴嫩地區一向是較多基督徒的地區,而且這些基督徒以馬龍尼教派(Maronite),這個教派算是天主教的一個分支。

法國人主要信奉天主教,法國國王自中古時期起,便自視為「東方(中東及近東地區)基督徒」的保護者,到16世紀,法國跟鄂圖曼帝國簽署協議,鄂圖曼承認法國的「東方基督徒保護者」地位,接受法國可插手鄂圖曼治下基督徒的事務,法國因此跟黎巴嫩地區、特別是馬龍尼派基督徒,有很深的聯繫。

到了20世紀初一次大戰後,鄂圖曼帝國瓦解,法國把黎巴嫩及敘利亞納入為自己的保護國。到黎巴嫩1943年獨立後,仍跟法國保持深厚聯繫,法國也不時介入黎巴嫩政治。例如2017年,黎巴嫩總理Saad Hariri突然在沙地阿拉伯宣佈,在伊朗和真主黨的壓力下辭職,馬克龍當時介入,幕後要求沙地、伊朗和真主黨不要干預黎巴嫩政局,協助Hariri撤回辭呈、留任總理。

黎巴嫩目近年的政治及經濟危機,根源在於其族群組成複雜,導致政治僵化,繼而令管治失效,黎巴嫩人完全不支持目前體制。馬克龍說的「新政治協議」,就是要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取代目前已運行30年的一套。

黎巴嫩1975-90曾發生15年內戰,為了平息內戰,目前體制把政治要職、國會議席等,嚴格按教派分配,例如總統要由馬龍尼教派的人出任,總理由遜尼派穆斯林擔任,國會議長由什葉派穆斯林出任,而國會議席,基督徒和穆斯林各佔一半,兩邊再按各教派進一步分配。

這個體制平衡了各教派,但也造成各派精英長年盤踞要職,過去30年由同一堆勢力執政,於是政要漸漸只顧保護自己的利益,不理民生,政府貪污、浪費及挪用公帑情況嚴重,然後公共服務、就業市場等情況惡劣,貧富嚴重不均(例如最窮一半人口只賺到10%薪金)。

最後一提:整個歐洲絕對有道德責任協助黎巴嫩,因為黎巴嫩收留了不少敘利亞難民,幫歐洲擋了不少難民。

這個政治經濟都失敗的國家,目前仍有90萬名敘利亞難民(之前試過超過100萬),而黎巴嫩人口只有685萬,即大概每7.6名國民應付1個敘利亞難民(而該國還收留了巴勒斯坦難民),以人口比例計收留最多敘利亞難民的國家。相對下,土耳其住了360萬敘利亞難民,但其人口有8200萬,平均每23名國民應付1名敘國難民。

【文首影片截圖來自France 2電視台】

相關報導: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美就俄烏戰爭添近300制裁目標 重點打擊第三國企業 至少10香港註冊公司上榜

美國星期三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新增近300個制裁目標,當中不少是中國公司,顯示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過去一個月先後訪中並警告中國不要協助俄羅斯攻烏後,美國開始全面打擊替俄羅斯繞過制裁的公司。

工黨40個百分點差距重奪黑池南 保守黨僅約100票壓倒改革黨

英國保守黨在星期四舉行的多場選舉大敗,其中 在西北蘭開夏郡(Lancashire)的黑池南(Blackpool South)選區 ,工黨以高達26.3%的轉投比率,重奪這個國會議席,大勝保守黨超過7000票(即超過40個百分點的得票率),排第二名的保守黨僅較強硬脫歐派政黨改革黨(Reform)多100票,反映保守黨在快將舉行的下屆國會大選中,面對工黨和改革擋夾擊。

倫敦Hainault揮劍襲擊案 1青年死亡4人受傷

倫敦東北紅橋(Redbridge)城鎮的Hainault區星期二早上有人街上揮劍襲擊途人 ,造成1名14歲青年死亡,4人送院醫治。

李顯龍卸任前最後演說:新加坡面對去全球化、戰爭威脅等挑戰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星期三 在五一勞動節集會發表卸任前最後主要演說 ,他表示國家面對列強角力、去全球化、科技發展、氣候變化和戰爭威脅,未來一段時間將極具挑戰性,新加坡必須保持政治穩定,而且國民繼續信任政府,國家才能繼續成功。

土耳其開綠燈 呂特接掌NATO在望

有 土耳其官員星期一透露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支持荷蘭看守首相呂特(Mark Rutte)接任北約(NATO)秘書長,意味呂特篤定成為下任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