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季節又到, 2023年醫學獎頒給2名發展出 mRNA (信使核糖核酸)技術的科學家,他們是美國學者 Drew Weissman 【照片右】和匈牙利學者 Katalin Kariko 【照片左】 。 評審委員會說,二人發現核苷(nucleoside)修飾,這是 mRNA 得以出現的關鍵技術,COVID19疫苗顯示,mRNA 有助疫苗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研發成功,協助世界應付現代其中一場最嚴重的人類健康威脅。 Kariko 1955年生於匈牙利,截至80年代中前在匈牙利就學和從事研究,之後到了美國的大學工作至今,包括1989年至2013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2013年跳槽至德國企業 BioNTech,2022年從公司離職,2021年起至今同時擔任匈牙利 Szeged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Weissman 1959年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大學畢業,1997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建立其研究團隊,因此跟 Kariko 做過同事,目前仍在賓大醫學院擔任教授,專門教授和研究疫苗。 二人2021年已獲頒「美國諾貝爾」的 Lasker 醫學獎 ,當時賓大發表聲明恭賀二人時說,他們在2005年發表的論文極具開創性,顯示之前多次研究令人失望的 mRNA 技術可以成為真,為這個範疇注入希望。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美元週一強勢,兌多種貨幣都上升,其中歐元再創20年新低,又再跌至低於美元。亞洲貨幣也普遍受壓,其中韓圜和馬來西亞令吉創多年新低。
歐元7月14日曾短暫跌至低於美元,週一22日又再跌穿一算,美國收市時跌了0.9%,報99.41美仙,每歐元兌7.802港元。
除了美元本身強勢,俄羅斯上週五宣佈,本月底又會把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天然氣輸送管暫停運作3天,都對歐元不利。外界一直擔心,如果俄羅斯全面截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將令歐洲多國今年年低陷入衰退。
英鎊一度創出2年半新低,歐洲市末段低見1.1742美元,較7月中所見的1.1759美元2年半低位更低,之後回升至1.1765美元左右,兌港元報9.23港元。
投資者同樣擔心英國經濟會衰退,恐怕雙位數通脹會打擊經濟。整體而言,歐洲經濟前景普遍較美國還差,雖然美國也有衰退風險。
亞洲方面,中國下調利率,帶動人民幣跌至2年低位,令區內貨幣普遍跟隨下跌。
其中,韓圜創13年新低,一度跌破每美元兌1340韓圜水平,收市時回升至1339.8韓圜兌1美元。
馬來西亞令吉繼上週五後,連續第二天創5年新低,報4.482令吉兌1美元。彭博稱,令吉正逐漸朝4.5002令吉的24年低位進發。
同日Patreon文章<計劃廢除377A「男男性交禁令」:原地踏步的歷史性創舉>
美國何止有衰退風險⋯⋯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衰退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