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市週五嚴重水災 ,多處街道在早上繁忙時間開始水浸,積水湧入大廈地庫和地鐵,多條地鐵和火車線癱瘓,甘迺迪機場航班也受影響,州長 Kathy Hochul 和市長 Eric Adams 都發出緊急狀態,呼籲居民盡量留在室內或其他安全地方。 由週五凌晨起截至中午,布魯克林多處地點半天內降雨約170毫米,至少一個地點一小時降雨60毫米。 甘迺迪機場所在地區降雨150毫米,打破1960年颶風當娜(Donna)吹襲時的紀錄。 紐約地區另一個機場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早上一度全部航班暫停升降,之後恢復服務,也有大量航班延誤,因為飛機加油地點水浸。其中一個客運大樓也水浸。 基本上全部地鐵線服務都受影響,部份路段暫停行駛,部份需要改道,有些地鐵線延誤,服務紐約都會地區北部的都會北(Metro-North)通勤火車3條線全部停駛。巴士服務也大受影響。 文首截圖是當地居民 Phuong Van Huynh 上載影片,地點是布魯克林 4th Avenue,顯示街上積水出現旋渦,水深至汽車輪軚,有單車近乎被積掩蓋。 雖然當局發出緊急狀態,但大部份學校如常開放,居民照樣上班和上學,但他們不知道下課和下班時如何回家。 在中央公園,一隻海獅一度游出水池,探索水池以外的地方: 上面截圖,突出石頭的四周是水池,但近一點的木門和遠一點的玻璃上蓋已不是水池部份,截圖可看到一隻海獅在玻璃上蓋的下面。 中央公園說,園方職員一直監察這隻海獅,中午過後,公園水退,海獅也游回水池。 這是紐約2年來最嚴重的水災,2021年颶風艾達(Ida)趨向美國東北,殘餘雨帶為紐約帶來水災,由於洪水湧入地庫,當時水災造成至少13人死亡。 暫時未有紐約水災傷亡報告,但居民猶有餘悸,擔心水淹地庫造成死亡的悲劇重演。 水災後才見記者 市長被批反應遲緩 市長 Adams 再被抨擊反應遲緩 ,即使氣象部門週四上午已警告大雨將至,他遲至週五上午11時才首度就水災發表聲明。 相對之下,紐約州州長 Hochul 最遲週四晚已召開記者會,呼籲居民小心水災,交通官員也向傳媒講述公共交通應變計劃。 Adams週四晚仍出席派對,那是他慶祝自己63歲生日兼政治籌款晚宴。 3個多月前,當加拿大山火煙霧飄至紐約,Adams也被抨擊煙霧來到才向記者講解問題,沒有事前提醒居民留意。 有紐約市議員批評,市政府沒有汲取「艾達」水災的教訓。 ===
英中之間又有新的爭拗議題,英國外相卓慧思(Liz Truss)周三發聲明宣佈,外交部常務副秘書長Tim
Barrow爵士【左照片】在她的指示下,已在當天傳召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右照片】,要求解釋為何解放軍近日在台灣附近進行軍演。中國使館稱,鄭澤光駁回英方的無理指責,堅決反對並強烈譴責英國「涉台錯誤言論」。
她說,中國政府近月行為及言辭都愈具侵略性,威脅地區和平穩定,英國呼籲中國和平解決任何分歧,不使用威脅、武力或脅迫。
在中國使館的聲明,鄭澤光除了重申中國政府就近日台灣局勢的立場,包括美國眾議院議長波洛茜(Nancy Pelosi)「竄訪中國台灣地區」及「台獨」勢力是最近台海緊張局勢的挑起者,並多次抨擊英國,批評英國不指斥美台兩地卻指指摘中方,是「荒謬之極、無恥之極!」。
鄭澤光說,英國近日就台灣問題的言論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英方根本沒有資格、沒有權利對中方橫加指責!」
鄭澤光說,英方在50年前發表的《中英聯合公報》中明確承認中方關於台灣是中國一個省的立場,承諾僅和台灣保持非官方關系,「助台自衛」、議員訪台都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英聯合公報》規定,敦促英方恪守承諾,不要跟著美國「玩火」,不要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議長訪台後 美取消中國關稅「變得困難」
波洛茜訪台,對全球國際關係掀起重大波瀾。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週三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說,波洛茜之行令美中兩國的地緣政治關係變得複雜,取消部份中國關稅變得困難了,總統拜登在這個問題上十分謹慎,不會做出傷害美國工人的事,但雷蒙多相信,拜登很快會做出決定。
打仗,
回覆刪除只會百姓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