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根據Politico歐洲版,歐盟下屆3大職位的人選已大致確定,來自中右陣營歐洲人民黨(EPP)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中照片)將會連任,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常任主席)由中左陣營S&D的葡萄牙前總理哥斯達(Antonio
Costa,右照片)出任,歐盟外交高級代表則由來自自由派陣營ALDE的愛沙尼亞總理卡拉絲(Kaja
Kallas,左照片)接任;最快可在下週一歐盟非正式峰會拍板。
Politico歐洲版的報導跟其他傳媒或網上版本的說法大致相同,暫時未見有很大出入、而又有一定可信性的其他版本報導出現。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歐洲議會選舉前曾提出,由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接任歐委會主席,但現在馬克龍忙於應付國內政治危機,而且他的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大敗,他在歐盟的政治實力大大削弱。基於「最麻煩」的那位領袖沒有空間提出其他建議,歐盟其他成員國領袖想盡快決定下屆歐盟領袖的人選。
馮德萊恩是三人中位置最穩的一個。EPP是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有權要求由他們的陣營派人掌管歐委會,而EPP內沒有其他明顯較她更勝任的人選,亦沒有有很大阻力反對她連任。
哥斯達出任歐盟常任主席的機會也不低。葡萄牙總理Luis Montenegro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當晚已宣佈,如果哥斯達願意角逐,他領導的右派政府會支持哥斯達爭取歐盟主席一職。明顯 Montenegro 知道哥斯達的勝算很高,他才會這樣宣佈。
雖然哥斯達今年年初因為貪污醜聞而下台,但那宗醜聞不算太跟哥斯達有關連,他在國內的民望仍然不低。另外,他出任總理超過8年,在歐洲政圈有一定人脈,大部份跟他打過交道的歐洲國家領袖都樂意跟他合作,包括馮德萊恩。
不過,理論上哥斯達仍然因貪污案而面對刑事調查,有北歐國家對他有保留,他們希望由同屬S&D陣營的丹麥首相費德芯(Mette Frederiksen)接任歐盟主席。
三大職位中,變數最多的是「歐盟外長」,但卡拉絲明顯佔優,她的優點是可以「tick all the boxes」,在歐盟講求地區、政黨、性別等多方面都要平衡的習慣下,卡拉絲的背景剛好可以全部符合這些要求。
如果S&D取得歐盟主席一職,外交高級代表必須由第三大派系ALDE的人馬擔任;卡拉絲是女性,可平衡高官性別;愛沙尼亞是小國,可以平衡馮德萊恩來自大國,而且「歐盟外長」創立以來一直由大國擔任(西班牙、英國、意大利);如果接任高級代表一職,她將會是第一個來自中東歐國家的「歐盟外長」,一方面,愛沙尼亞既是中東歐、也是北歐國家,如果有南歐、拉丁語系的代表哥斯達擔任歐盟主席,卡拉絲可以確保重要職位有中東歐及北歐的代表,而且,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前共產國家認為,目前形勢證明他們多年來主張對俄羅斯強硬的外交政策才是正確,要求歐盟的國際戰略佈局更為反映中東歐國家的視角。另外,當了愛沙尼亞總理3年的卡拉絲之前被視為下任北約秘書長人選之一,可見她在歐美外交界和軍事界有一定聲望。
不過,可能仍然有歐盟國家或歐洲官員認為卡拉絲太反俄,擔心她掌管歐盟外交的話,會令歐洲跟俄羅斯直接開戰。今年3月,Politico曾報導,有歐洲官員私下形容卡拉絲「喜歡吃俄羅斯人當早餐」,擔心她強烈反俄的立場。
如果真的不是卡拉絲出任「歐盟外長」的話,另一個熱門是剛宣佈辭職的比利時首相 Alexander De Croo,或者是比利時前首相兼前外相 Sophie Wilmès,二人都屬於ALDE陣營。
雖說最快可在下週一決定,但理論上這些人選在6月27-28日的歐盟峰會才會正式決定,有成員國可能想拖到最後一刻才會正式表態。
而且,Politico引述一些匿名官員說,歐盟領袖人選一向爆冷門,而且談判很長時間才有決定,所以仍不能排除最終不是上述3人擔任這些職位。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Politico歐洲版的報導跟其他傳媒或網上版本的說法大致相同,暫時未見有很大出入、而又有一定可信性的其他版本報導出現。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歐洲議會選舉前曾提出,由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接任歐委會主席,但現在馬克龍忙於應付國內政治危機,而且他的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大敗,他在歐盟的政治實力大大削弱。基於「最麻煩」的那位領袖沒有空間提出其他建議,歐盟其他成員國領袖想盡快決定下屆歐盟領袖的人選。
馮德萊恩是三人中位置最穩的一個。EPP是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有權要求由他們的陣營派人掌管歐委會,而EPP內沒有其他明顯較她更勝任的人選,亦沒有有很大阻力反對她連任。
哥斯達出任歐盟常任主席的機會也不低。葡萄牙總理Luis Montenegro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當晚已宣佈,如果哥斯達願意角逐,他領導的右派政府會支持哥斯達爭取歐盟主席一職。明顯 Montenegro 知道哥斯達的勝算很高,他才會這樣宣佈。
雖然哥斯達今年年初因為貪污醜聞而下台,但那宗醜聞不算太跟哥斯達有關連,他在國內的民望仍然不低。另外,他出任總理超過8年,在歐洲政圈有一定人脈,大部份跟他打過交道的歐洲國家領袖都樂意跟他合作,包括馮德萊恩。
不過,理論上哥斯達仍然因貪污案而面對刑事調查,有北歐國家對他有保留,他們希望由同屬S&D陣營的丹麥首相費德芯(Mette Frederiksen)接任歐盟主席。
三大職位中,變數最多的是「歐盟外長」,但卡拉絲明顯佔優,她的優點是可以「tick all the boxes」,在歐盟講求地區、政黨、性別等多方面都要平衡的習慣下,卡拉絲的背景剛好可以全部符合這些要求。
如果S&D取得歐盟主席一職,外交高級代表必須由第三大派系ALDE的人馬擔任;卡拉絲是女性,可平衡高官性別;愛沙尼亞是小國,可以平衡馮德萊恩來自大國,而且「歐盟外長」創立以來一直由大國擔任(西班牙、英國、意大利);如果接任高級代表一職,她將會是第一個來自中東歐國家的「歐盟外長」,一方面,愛沙尼亞既是中東歐、也是北歐國家,如果有南歐、拉丁語系的代表哥斯達擔任歐盟主席,卡拉絲可以確保重要職位有中東歐及北歐的代表,而且,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前共產國家認為,目前形勢證明他們多年來主張對俄羅斯強硬的外交政策才是正確,要求歐盟的國際戰略佈局更為反映中東歐國家的視角。另外,當了愛沙尼亞總理3年的卡拉絲之前被視為下任北約秘書長人選之一,可見她在歐美外交界和軍事界有一定聲望。
不過,可能仍然有歐盟國家或歐洲官員認為卡拉絲太反俄,擔心她掌管歐盟外交的話,會令歐洲跟俄羅斯直接開戰。今年3月,Politico曾報導,有歐洲官員私下形容卡拉絲「喜歡吃俄羅斯人當早餐」,擔心她強烈反俄的立場。
如果真的不是卡拉絲出任「歐盟外長」的話,另一個熱門是剛宣佈辭職的比利時首相 Alexander De Croo,或者是比利時前首相兼前外相 Sophie Wilmès,二人都屬於ALDE陣營。
雖說最快可在下週一決定,但理論上這些人選在6月27-28日的歐盟峰會才會正式決定,有成員國可能想拖到最後一刻才會正式表態。
而且,Politico引述一些匿名官員說,歐盟領袖人選一向爆冷門,而且談判很長時間才有決定,所以仍不能排除最終不是上述3人擔任這些職位。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