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美助打擊Darien Gap偷渡 支付飛機費用 由巴拿馬直接遣返

巴拿馬新總統 José Raúl Mulino 星期一履新第一天,其政府便跟美國政府簽署備忘錄 ,巴拿馬同意加強在達連隘口(Darien Gap)堵截偷渡者,由巴拿馬遣返這些人士,美國就支付相關行動的成本,主要是這些人乘搭飛機的費用。

【Patreon文章】如果他們同居

[前言:這篇文章兩個多星期前已在Patreon post出來,今天第一輪投票在這裏post。不過,以下只是入門篇/歷史篇,因為大家以為法國不可能再出現總統和總理來自不同陣營的情況,所以研究法國政治的學者很久再沒有探討這個問題,只當這是歷史來研究/教導。憲法上,總統和總理之間權責的條文沒有改變過,但政治倫理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有不同,二人如何分工也要看當時的政治氣候、看條文以外的因素。目前的討論已多了之前「同居」沒有想過可能發生的可能,例如RN勝出的話,馬克龍應否立即辭職?以下文章當是認識一下法律條文上的法國政治框架,畢竟任何「不成文規定」、各黨未來數星期如何出招,都需要建基於合法合憲的基礎之上]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突然提前國會大選,令法國有可能出現維琪偽政權後首名極右總理,大家不禁要重新研究法國政治一個塵封了的議題:兩黨「同居」(cohabitation)。

「同居」是指總統和總理來自政治理念完全不同的陣營,這個政治術語源自未有「民事結合」和同性戀婚姻的年代,當時甚至男女未婚便一同居住都很罕見,「同居」是一個很old school的概念。

說「同居」這個政治概念已塵封,因為法國2000年修憲、把總統任期由7年縮短至5年後,由2002年起總統和國會選舉便在同一年舉行,國會選舉在總統當選後約一個月舉行,很難出現選民在一個月出現兩個截然不同的投票取態,於是過去20多年國會多數派都是執政黨,法國政治學者都以為「同居」不會再發生,沒有多少人再研究這個課題。

雖然2000年修憲把總統和國會選舉同步,但沒有改變總統—總理—國會三者之間的關係,法國仍然是半總統制。

總理由總統委任,憲法或法例沒有說過總統要按國會多數的意願來決定總理人選,但憲法第50條列明國會有權對政府通過不信任動議,屆時內閣必須總辭,所以如果有非總統所屬政黨控制國會過半議席,這個政黨實際上掌握了總理的委任權。

法例列明總統可主導外交和國防(尤其前者),而且總統是三軍總司令,並主持全部國防委員會會議,所以無論誰當總理,馬克龍都會繼續控制外交和軍事政策。以烏克蘭戰爭為例,一個國民聯盟(RN)總理(RN已宣佈提名黨魁 Jordan Bardella角逐總理)總有方法削弱馬克龍的挺烏政策(下面再談),但整體來說,RN控制總理府不會改變法國的對俄對烏政策大方向。

憲法亦列明部長委員會(即內閣會議)由總統主持,所以馬克龍在體制上仍可對「極右內閣」的內政有影響力。不過,一旦總理並非總統親信,總統對內閣的內政措施其實影響力不大,根據歷史,法國總統在「同居」下影響總理內政的最重要工具是公開發聲,利用自己是總統、傳媒一定會大幅報導其發言的優勢,不斷批評他不滿意的政府政策,並提出建議。

法國的總統很難干預總理施政(如果總理執意不聽總統指令的話),因為憲法列明政府決定並執行國家的政策,並寫明政府所有行動由總理指揮。甚至憲法也寫明總理對國防也有一定話事權,也寫明公務員——包括軍隊——要協助總理施政。

總統理論上可以拒絕簽署法案來阻撓總理推出新法例,但憲法第49條第3款列明機制,內閣可繞過國會表決而逕自落實法例,這個俗稱「49.3條」機制同樣適用於繞過總統拒絕簽署。

法國只試過3次「同居」:1986-88年左派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和右派總理希拉克(Jacques Chirac);1993-95年密特朗和另一個右派總理巴拉杜(Edouard Balladur);以及1997-2002右派總統希拉克和左派總理若斯潘(Lionel Jospin)。前兩次是國會任期屆滿,必須在密特朗總統中途改選,第3次則是希拉克不想自己任期中途國會換屆,想趁自己支持度未算最低時改選國會,結果失算。

上面說過,總理在內政上有很大權限。例如希拉克擔任總理時曾把前幾年密特朗推出國有化政策取消,把國企私有化;而「每週35小時工作法」這種最典型左翼的政策正是若斯潘年代推出的。

第一次「同居」是爭拗最激烈的一次,密特朗和希拉克天天公開互相批評,政府每推出一項政策,總統帶頭出來批評,甚至試過拒絕簽署希拉克政府的法案,希拉克威脅辭職。

首次「同居」經驗惡劣,除了因為雙方都沒有經驗,也因為府院兩個主人都部署參選之後的總統大選,那兩年共治變成總統選舉前哨。相對之下,密特朗跟巴拉杜的關係較「客氣」,因為密特朗礙於任期限制而不能參選,總統和總理不會是未來選舉的對手。至於第三次「同居」,希拉克選擇在內政上放手讓若斯潘決策,所以爭拗也不大。

有趣的是,3次「同居」中的總理都在緊接的總統大選敗陣——希拉克2年總理的施政惹來不少不滿,密特朗這個在任者可以以「反政府」的姿態參選1988總統大選;巴拉杜在1995總統大選是大熱門,但在第一輪投票爆冷敗給被看低一線的希拉克,令右派在第二輪投票由希拉克、而非巴拉杜代表;若斯潘在2022大選因為左派分薄票源,爆冷在第一輪投票遭極右的勒龐淘汰。

由此可見,就算RN真的取得總理寶座,也未必有利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角逐2027總統大選。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瑪蓮勒龐:總統僅是「榮譽」三軍總司令

法國極右國民聯盟(RN)未跟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同居」,便就總統與總理之間的權力分配出現爭拗,RN領袖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表示,法國總統的三軍總司令身份只屬「榮譽」性質,如果RN黨魁巴德拉(Jordan Bardella)當上總理,馬克龍無權在巴德拉不同意下派兵往烏克蘭。

自由黨票倉多倫多—聖保羅補選 保守黨事隔31年勝出 杜魯多下台壓力大增

多倫多市中心選區「多倫多—聖保羅」(Toronto-St. Paul)星期一舉行國會補選, 保守黨在這個自由黨票倉險勝 ,事隔31年重奪這個選區的控制權,為執政自由黨及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敲響警號,他們需要考慮,杜魯多應否在今夏辭職,改由其他人擔任黨魁和首相,領導自由黨迎戰最遲明年秋季要舉行的大選。

大阪行人路上「駕駛」電動行李箱 中國留學生遭票控

大阪警察星期三向傳媒披露 ,今年3月曾票控一名3X歲中國女性留學生,指控她在大阪市的行人路上無牌「乘駕」電動行李箱。這是全日本首宗高調披露的同類案件,警方希望大家注意,在行人路和馬路不能「乘駕」這種物件。 警方解釋,在日本法例中,電動行李箱等同電單車,在行人路或馬路「駕駛」時需要遵守道路安全法例,包括需要有駕駛執照。而且,市面上的電動行李箱沒有剎車掣、方向燈等法例要求的設備,所以實際上,日本完全禁止在一般市面「乘駕」這種物品,只能當一般行李箱手持。 在這宗案件,3X歲留學生居住在大阪此花區,在福島區的行人路被警察捉到,她以為這款行李箱不是汽車之類的東西,認為不需要駕駛執照,所以沒有認罪。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歐盟三巨頭人選拍板 週四峰會確認 Meloni取態最大變數

Euronews 等多間媒體星期二下午都分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 ,歐盟三大派系的成員國領袖已經就下屆歐盟領袖人選達成共識,跟上週一非正常峰會前的傳聞一樣。3個人選將在週四召開的歐盟峰會中確認。

德入籍改革生效 須承認以色列國方能歸化

德國歸化安排改革星期四(27日)生效 ,讓外國人更易入籍,但跟去年5月公佈的措施相比,德國政府臨時加入「需要承認以色列國」的條款,同意這一點才能入籍,以回應以哈戰爭爆發後,德國多了反猶行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