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市場估英鎊再跌近8%至8.73港元 閣員稱財相沒有被炒危機

雖然英鎊今年已跌了約3%,但 彭博根據市場交易情況報導,投資者普遍預測,英鎊會再較周一水平跌近8% 。

比利時首相下台 疑歐N-Va VB齊勝荷語區 中間派MR成法語區最大黨

一些歐盟國家趁歐洲議會選舉而同步舉行大選,比利時星期日舉行「三級選舉」,除了歐洲議會,聯邦議會及地區/共同體議會同步選舉;法蘭德(Vlaanderen)自由派政黨「開放法蘭德自由及民主黨」(Open Vld)在選舉大敗,屬於該黨的比利時首相 Alexander De Croo 【文首截圖】宣佈下台,結束4年首相生涯

由於比利時的政黨體系較複雜,很難必然由全國最大黨來派人當首相,而民調早已預測 Open Vld 會失利,但該黨今次選舉表現較已調低了的期望更差,令 De Croo 和 Open Vld 必須承認失敗,轉做在野黨。

在聯邦議會選舉,Open Vld 全國得票率大跌 3.1%,僅剩 5.4%,只有法語區綠黨「生態黨」(Ecolo)得票下跌百分點較 Open Vld 更差;在 De Croo 親自出戰的東法蘭德選區,Open Vld 名單得票率大跌6.4個百分點,至11.4%。

在歐洲議會選舉,Open Vld 得票下降4.3個百分點,至5.8%;在法蘭德議會,Open Vld 得票僅8.3%,跌了4.8個百分點。

在說荷語的法蘭德,保守、疑歐派的新法蘭德聯盟(N-VA)仍然是最大黨,在法蘭德議會得票23.9%,在歐洲議會得票14%,在聯邦議會得票16.7%。

不過,最大贏家是極右的法蘭德利益黨(VB),在法蘭德議會得票增加4.2個百分點,是得票增幅最多的政黨,達22.7%,是僅次N-VA的第二大黨;在歐洲議會更一舉成為比利時最大黨,得票14.5%,在聯邦議會得票13.8%。

在法蘭德議會,中間偏左的前進黨(Vooruit)為第三大黨,得票13.9%(+3.5%),第四大黨是基民黨(cd&v),得票13%(-2.4%);第五大黨是Open Vld;第六大黨是接近極左的工人黨(PVDA),得票 8.3% (+3%),第七大黨是綠黨,得票 7.3% (-2.8%)。

南部法語的華隆(Wallonie)繼續跟北部荷語的法蘭德有截然不同的政治光譜,中間自由派的改革運動(MR)是華隆最大黨,在華隆議會得票29.6%,大升8.2%;在聯邦議會得票10.3%,升2.7%;在歐洲議會得票12.7%,急升5.7%;MR在聯邦和歐洲議會選舉都是全國第三大黨。

這個選舉結果對歐盟人事佈局有潛在影響。由曾任首相和外相的 Sophie Wilmes 在歐洲議會選舉領軍 MR 名單,成為「票后」,得票近54萬,是全國得票最多的名單。在選舉前,歐盟政壇已估計 Wilmes 有力角逐下任歐盟外交高級代表或其他重要歐盟重要職位,這個選舉成績增加了她爭取重要職位的籌碼。

在華隆議會,第二大黨是社會黨(PS),得票23.2% (-2.9%),第三大黨是中間偏右政黨「盡責黨」(Les Engagés),得票 20.7% (+9.7%),第四大黨是極左的工人黨(法語縮寫PTB,跟上述PVDA屬同一政黨)得票 12.1% (-1.6%),第五大黨是 Ecolo,得票 7% (-7.5%)。

在首都布魯塞爾大區的議會,頭三大黨是MR、PS和PTB/PVDA。

其他歐洲議會選舉相關blog文章:
* 法國解散國會
* 法國、西班牙和匈牙利的結果
* 德國和奧地利的結果
* 荷蘭星期四晚票站調查預測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國第5大發明?麗水6學者曾申請專利「快速切割海底電纜」

美國雜誌 Newsweek 星期五發表報導 ,顯示浙江省麗水學院6名學者2020年1月曾在國內申請「快速切斷海底電纜」技術的專利。

自由黨 Kickl 獲組閣權 奧地利二戰後首度極右組閣

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星期一宣佈, 委任自由黨(FPOe)領袖奇高(Herbet Kickl,文首截圖)組閣 ,是奧地利二戰後首度由一名極右人士領導組閣談判,甚至可能出現二戰後首名極右總理。

法國極右之父勒龐逝世享年96歲 女兒飛機上獲知死訊

法國極右之父、國民陣線(FN)創辦人 勒龐(Jean-Marie Le Pen)星期二中午逝世,享壽96歲 。

彰顯擁格陵蘭主權 丹麥國王改紋章

丹麥王室今年元旦宣佈,去年1月才登基的 國王 Frederik 在去年12月20日已更改君主的個人紋章 ,代表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象徵放大了,明顯是在川普近日不斷說美國要購買格陵蘭下,強調格陵蘭屬於丹麥。 附圖左邊是舊紋章,在盾的4格中,代表格陵蘭的北極熊和代表法羅群島的羊一同「塞入」左下角,而在新紋章,北極熊和羊分別在左下和右上,各佔一格。 舊紋章左下角原本還有3個皇冠,這是代表中古時期的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丹麥王室一度同時統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丹麥王室說,這個象徵已不合時宜,所以在新紋章刪走。 丹麥電視台 TV2 引述歷史學家 ,他指出,更改紋章還有另外2個原因。 他說,Frederik 一向關心王室的北大西洋領土,這次更改反映他的個人想法。 他又說,丹麥王室習慣趁更迭君主修改紋章,把過時的象徵刪走。原本的紋章是去年遜位女王的 Margrethe二世1972年登基後不久開始使用,她把代表冰島的隼刪走,冰島1944年由丹麥獨立。 新紋章左上格保留了3隻藍獅和9個紅心,這是代表丹麥本土,已使用近千年。新紋章右下格是從舊紋章右上格搬下來,這個圖案代表南日德蘭(Southern Jutland)。 這個紋章是丹麥國王的個人紋章,同時也用來代表國家。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