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Patreon文章】如果他們同居

[前言:這篇文章兩個多星期前已在Patreon post出來,今天第一輪投票在這裏post。不過,以下只是入門篇/歷史篇,因為大家以為法國不可能再出現總統和總理來自不同陣營的情況,所以研究法國政治的學者很久再沒有探討這個問題,只當這是歷史來研究/教導。憲法上,總統和總理之間權責的條文沒有改變過,但政治倫理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有不同,二人如何分工也要看當時的政治氣候、看條文以外的因素。目前的討論已多了之前「同居」沒有想過可能發生的可能,例如RN勝出的話,馬克龍應否立即辭職?以下文章當是認識一下法律條文上的法國政治框架,畢竟任何「不成文規定」、各黨未來數星期如何出招,都需要建基於合法合憲的基礎之上]

【Patreon文章】早了3個月的總統大選電視辯論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美國2024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星期四晚9時(美東時間)舉行,大家應該留意到,投票在超過4個月後才舉行,這次電視辯論異常地早。

美國1960年首度有總統選舉電視辯論,第二次是1976年,然後每屆都有電視辯論。在這13次大選中,最早的電視辯論是1980大選,9月21日有首場辯論。拜登和川普競選團隊暫時同意舉行2場辯論,另一場在9月10日舉行,這都較原本最早的辯論還要早。

這麼早就有電視辯論,其中一個原因是今次兩大黨都很早就決定到候選人。

兩個候選人都不想9月底或以後還有電視辯論,也反映他們想把大選最後衝刺時間留給自己親身會見選民拉票。這既代表他們想在最後競選階段可較靈活安排自己的行程,也同時折射出2個時代變遷。

其中一個變化是選民多了提前投票。2020總統大選在投票日才到票站投票的比例佔整體投票選民只餘28%,遠不及郵寄票的46%或提前到票站投票的26%,也較1992大選超過9成大跌。當然,上屆總統大選在疫情期間舉行,各州主動呼籲選民不要待最後一天才到票站投票,但即使拿2016大選或2018中期選舉來看,兩次選選投票日投票的比例也只有約60%,跟上世紀最後幾次選舉的八、九成不能相比。

目前至少10個州確定起碼在9月21日或更早就開始向選民寄出郵寄選票,當中包括賓夕法尼亞、威斯康星等搖擺州份,選民在這個時間便可開始投票,如果首場電視辯論繼續在9月底才舉行,便沒有意思,已有一些選民已投票。

另一個變化是電視的重要性下降,選民更多從社交媒體接收大選訊息。

對於候選人,電視辯論轉化成2個功能。

1、向少數的中間游離票催票,包括未定意向的選民,更重要的是已有決定、但投票意志不堅決的選民,候選人趁這個機會游說他們,他們的一票也很重要,這類游說甚至可能令選民不只投票,還會作出政治捐款和做競選義工。

2、用來在辯論後的spin用,特別是剪輯成有利自己、可以在網上viral的短片,可以用來未來4個月在社交媒體不斷loop,協助候選人為整場大選set agenda。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自由黨票倉多倫多—聖保羅補選 保守黨事隔31年勝出 杜魯多下台壓力大增

多倫多市中心選區「多倫多—聖保羅」(Toronto-St. Paul)星期一舉行國會補選, 保守黨在這個自由黨票倉險勝 ,事隔31年重奪這個選區的控制權,為執政自由黨及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敲響警號,他們需要考慮,杜魯多應否在今夏辭職,改由其他人擔任黨魁和首相,領導自由黨迎戰最遲明年秋季要舉行的大選。

韓鋰電池廠大火爆炸不斷 22人亡包括18中國外勞 疑屬派遣員不懂逃生路線

【文章上載於南韓時間24日下午5時5分,更新於25日凌晨0時24分】 南韓華城市一間鋰電池生產廠星期一發生火災 ,接連傳出爆炸聲,意外造成起碼22人死亡,當中包括18個中國人。至少仍有1人未能聯絡上,死傷數字仍可能上升。

德入籍改革生效 須承認以色列國方能歸化

德國歸化安排改革星期四(27日)生效 ,讓外國人更易入籍,但跟去年5月公佈的措施相比,德國政府臨時加入「需要承認以色列國」的條款,同意這一點才能入籍,以回應以哈戰爭爆發後,德國多了反猶行為的問題。

駐華大使斥中國煽動社會反美 61次阻撓國民跟美交流 不滿北山襲擊解釋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文首照片)罕有地公開嚴辭炮轟中國政府煽動國民反美情緒,而且過去7個月內至少61次阻撓國民參與美使領館舉行的活動,妨礙美國跟中國平民交流。

瑪蓮勒龐:總統僅是「榮譽」三軍總司令

法國極右國民聯盟(RN)未跟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同居」,便就總統與總理之間的權力分配出現爭拗,RN領袖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表示,法國總統的三軍總司令身份只屬「榮譽」性質,如果RN黨魁巴德拉(Jordan Bardella)當上總理,馬克龍無權在巴德拉不同意下派兵往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