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揆移民政策向意取經 研究引入「阿爾巴尼亞計劃」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一訪問意大利,跟意大利總理梅露妮(Giorgia Meloni)主要討論移民問題, 他表示,工黨政府有意研究意大利的「阿爾巴尼亞模式」,作為「務實」阻截英倫海峽偷渡的措施之一 。

【Patreon文章】統一反令差異擴大 德東投向「民粹」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極右AfD(另一選項黨)在圖靈根(Thüringen)和薩克森(Sachsen)的州選舉報捷,再次突顯柏林圍牆倒下35年,德東和德西之間的分別依然很大。一般解釋是兩地仍然存在經濟差距,但德國近期一本由洪堡大學社會學教授 Steffen Mau 出版的新書 Ungleich vereint (「不平等地統一」)提及,40餘年的東德共產統治歷史仍對德東居民思維造成很大影響,甚至對統一後出生的德東年輕人也有影響,兩德統一未有帶來兩地融合,反而鞏固兩地差異。

Mau沒有否認德東居民民生仍較德西差,也沒有否認這一點令德東人的想法跟德西人不同,但指出德東人均收入相當於德西的80%左右,這個差別不算大,較意大利南北或英格蘭南北都要小,經濟問題不能完全解釋極右在德東冒起。

Mau 認為,德共統治確實令德東的社會形態跟德西不同,日常生活事務都由黨管下,德共摧毀了德東地區公民社會、教會、工會甚至社區興趣活動俱樂部的角色,民間組織在德東至今仍不及在德西活躍,當德共倒台,社會便出現真空,但西德的政黨以西德的方式在德東地區經營,因此不能在德東植根,這個真空便由極右/民粹填上。

在共產黨統治下的東德,政府與人民關係十分薄弱,這令現時德東居民仍對政府抱持懷疑態度,所以當地選民本身就有支持民粹政黨的傾向。

另外,德東在統一後嚴重人口外移,人口較1990年減少了約350萬人,佔全國人口比例由20%降至15%,當中又以年輕人、女性離開德東為主,導致德東男性人口比例較高,Mau認為,女選民投票取向通常較溫和,所以女選民較少也令德東州份較易選出民粹政黨。

在傳媒介紹 Mau 的新書中沒有提及,但很多人都指出,相對於經濟差,人口外移更多德東人對前景感到暗談。正如上述,真的講經濟數據的話,德東情況並非真的那麼差,但很多人搬走,並導致人口老化(德西地區平均年齡44.2歲,德東47.3歲),更易令居民覺得自己所在地區快要完蛋。

德國歷史學者 Christina Morina 有類似 Mau 的觀察,她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說,德東人仍習慣了德共對民主的詮釋,共產黨對民主的看法是很民粹的,這也反映在 AfD 的造勢模式。

她指出,德國傳統政黨只會搞「集會」,但 AfD 不只集會,還會遊行,也不只選舉前才這樣做,而是定期政治遊行,這是要勾起東德政權倒台前反政府人士逢星期一出來遊行的回憶,對於德東人來說,發聲不是靠投票、參與政黨、或參與公民組織,而是自己直接上街動員支持者。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港人入境英國須先申請ETA 明年1月8日起生效 費用10鎊

英國內政部星期二公佈電子旅遊授權(ETA)擴充計劃的時間表,包括香港在內的非歐洲地區人士在明年1月8日起入境時需要事先申請ETA,這些人可在今年11月27日起申請ETA。

「香港ETO」議案 美眾院413贊成3反對通過

美國眾議院 未能在星期一通過的「香港ETO」法案 ,星期二下午表決,以413票贊成、3票反對下,大比數通過。

美眾院「中國週」 有人反對口頭投票 「香港ETO」法延至週二下午表決

【文章上載於美東時間9日下午2時39分,更新於10日上午3時45分】 美國眾議院星期一復會,結束暑假,這個星期是「中國週」,原訂計劃在星期一通過22條有關針對中國的議案,當中包括「香港ETO」法案,但由於有議員要求記名投票,因為「香港ETO」法案未能表決,暫訂延至週二下午表決。

NHK脫稿報新聞事件 中國籍員工曾怨工作有風險 質疑涉事新聞稿原文

就8月19日NHK國際廣播電台一名中國籍外聘員工讀稿時,突然脫稿說出「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等言論,日本放送協會(NHK)星期二發表調查報告,承認早有多個先兆,這名員工可能會做出這種事來。

遏難民湧入 德邊檢延伸全國 9月16日起生效半年

德國聯邦內政部長 Nancy Faeser 星期一宣佈, 把臨時陸路邊境檢查擴展至全部邊境檢查站 ,西邊和北邊的邊境也要檢查入境人士,下週一(9月16日)起生效,暫時實施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