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伯明翰清潔工罷工10天未結束 多區堆積垃圾老鼠橫行

伯明翰全部近400名清潔工人全面罷工在周四踏入第10天,但工會仍未能就薪酬問題跟市政府達成共識,導致 市內多處堆積垃圾,老鼠橫行 ,街上很多在馬路上被車撞死的鼠屍沒有人處理。

【Patreon文章】真主黨——成也伊朗,敗也伊朗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整理一下週末期間最重要國際新聞的脈絡——領導真主黨32年的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被以色列炸死。

納斯魯拉被殺,最起碼要由9月中「call機爆炸潮」講起,主要事件時序如下:
* 9月17日  黎巴嫩真主黨大量成員call機爆炸
* 9月18日  黎巴嫩發生第二輪全國爆炸浪潮,今次是對講機
* 9月20日  以軍空襲貝魯特南邊近郊,開始有真主黨主要將領(這次是Ibrahim Aqil)被炸中
* 9月23日  黎巴嫩稱以軍當天空襲單日造成500-600人死亡,是1990年黎巴嫩內戰結束單日最多死亡人數的襲擊;以色列稱24小時轟炸1300個真主黨據點
* 9月24日  以色列空襲貝魯特,炸死另一名真主黨高級將領 Ibrahim Qubaisi
* 9月25日  以色列宣佈動員2旅的後備兵,稱準備向黎巴嫩真主黨採取「地面行動」
* 9月27日  身在紐約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遙距下令軍隊可擊殺納斯魯拉 --> 內塔尼亞胡在在聯合國大會發言 --> 以軍傍晚開始空襲貝魯特南邊近郊 Dahieh 區的真主黨總部,目標是納斯魯拉,據估計用了80噸炸彈炸炸爛地底總部上面的碉堡
* 9月28日  以軍上午宣佈已炸死納斯魯拉

【附圖為以色列過去數月殺死了的真主黨軍事高層】

由引爆call機到猛烈空襲到劍指真主黨總部,這是一連串行動,環環相扣。Call機爆炸後一、兩天,大家已經說,炸死炸傷真主黨成員並非重點,更關鍵的是找出真主黨藏身地點,找出哪些人是真主黨成員,而且癱瘓真主黨內部通訊系統,減慢真主黨指揮行動的速度,並且在真主黨內製造人心惶惶的氣氛,令以色列知道要轟炸哪些地點,更易掌握納斯魯拉的行蹤。

Call機爆炸發生後,當時已有報導指出,事後回看,call爆炸前一、兩天以色列政府向美國提出對真主黨的警告,是以色列的最後通牒,暗示以色列不認為美國斡旋、跟真主黨的停火談判會有結果,準備出手攻擊真主黨。

今次以軍狙擊真主黨領導層的前奏是7月底真主黨武裝幕僚長 Fuad Shukr 被炸死。真主黨當時空襲以色列佔領戈蘭高地的足球場,造成不少以色列兒童身亡,以色列以空襲炸死 Shukr 報復。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軍事衝突主要是這時開始逐步升級。

所有事都有前因,今次襲擊可以再數數以真雙方關係的歷史。

真主黨1982年誕生,其出現源於以色列在黎巴嫩內戰期間入侵黎巴嫩。黎內戰中,什葉派原本最主要的武裝是 Amal 運動,但這支游擊隊內部分歧,Amal主力招攬國內什葉派中產,不想跟巴勒斯坦難民合作,組織內認為要跟巴勒斯坦抗爭運動連結起來的一派出走,成立真主黨,當中包括納斯魯拉。

以軍2000年撤出黎巴嫩,被視為真主黨勝利;以真2006年又再交火,雙方打和,但都被視為真主黨勝利,因為一個非政府武裝組織跟一支國家級軍隊打成平手,已很厲害。

不過,以色列2006年開始盯着真主黨,情報機關和以軍特務全面刺探、研究真主黨,而納斯魯拉明顯自2006年戰爭加強防範以色列暗殺,少了公開會面,隱藏行蹤。

以軍收集及研究海量真主黨的數據,仔細到逐個真主黨成員跟蹤,會建立他們每個人平日作息習慣的紀錄,如果發現有人出入地點和時間跟正常有偏差,代表這個人可能收到命令,準備襲擊,負責監察的特工向上匯報,要求其他部門跟進。

但以色列有能力收集真主黨的資料,主因是真主黨自己——過度擴張導致出現弱點。

真主黨主要在黎巴嫩南部、貝魯特市中心以南約5公里的Baadaa市Dahieh區、以及黎東部貝卡(Beqaa)山谷活躍,但10多年前開始介入敘利亞內戰,支持敘政權反擊遜尼派為主的反對派武裝。

插手敘內戰,既令真主黨急速壯大,但也打擊真主黨的聲望,敘利亞以至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遜尼派開始不滿真主黨,而且黎巴嫩穆斯林本身有反敘利亞情緒。

樹大有枯枝,組織一大,必有冗員,以色列更易找到可買通的真主黨成員,滲透真主黨。而且,參與鄰國內戰,要跟敘政府甚至俄羅斯派來的顧問聯絡,真主黨就不可能再是地下秘密組織,很多數據要公開,以色列多了資料了解真主黨。

真主黨既是黎巴嫩抗爭運動,但同時是伊朗的分支,其成立就是獲伊朗支持,營運依賴伊朗提供的武器和資金,所以既要承擔協助伊朗義務,而且維持跟伊朗的關係,便要兼顧中東其他事務(例如敘利亞內戰),不能只專注黎巴嫩。

跟伊朗的關係既令真主黨冒起,但也導致近日遭重擊的厄運。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G7外長聲明 2019反修例後首度未提香港 刪走「維持一中政策」字眼

G7外長星期五在加拿大魁省 Charlevoix 舉行外長會議,並已發表會後聲明。有關中國的部份,這份聲明沒有提及香港問題,是2019年反修例示威後首次。

「電鋸行動第一步」 施紀賢宣佈廢除「NHS英格蘭」 將裁員逾9000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宣佈,廢除公共醫療管理機構「NHS英格蘭」(NHS England),將相關職能併入衛生部。衛生大臣施卓添(Wes Streeting)隨後在國會表示,會用2年時間廢除NHS英格蘭,指出NHS英格蘭目前有1.53萬名員工,衛生部有3300名員工,廢除NHS英格蘭後,這兩者合共員工數目減少一半,亦即減少約9300個職位。

英國NHS如何運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宣佈廢除「NHS England」,又或者是BBC標題「Keir Starmer abolishes NHS England」,不少人可能第一個想法是:吓?把1948年建立的全民公共醫療制度NHS廢除?

卡尼宣誓就任加拿大總理 3名應付對美關係閣員留任

周日勝出自由黨黨魁選舉的卡尼(Mark Carney)周五上午到了總督府麗都廳(Rideau Hall),在加拿大總督西蒙(Mary Simon,文首照片左;照片來自加新社) 見證下宣誓就任新一任加拿大總理 ,新內閣成員接着也逐一宣誓就任。

美就運河撰寫「軍事選項」 巴拿馬:不容美國增派駐兵

中國香港企業長江和記實業(長和) 本月初宣佈把巴拿馬運河2個碼頭的控制權賣給美資基金 BlackRock 為首的財團 ,仍未為巴拿馬化解運河危機。 NBC、CNN 等美國傳媒周四報導 ,白宮已正式要求國防部草擬「可行的軍事選項」,以確保美國商用及軍隊船隻能「不受拘束出入」巴拿馬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