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工人黨棄攻馬林百列 副總理顏金勇調區戰榜鵝 王瑞杰退休不角逐連任

新加坡5月3日國會大選的候選人提名 已在星期三上午結束 ,工人黨(WP)意外地沒有在上屆成績不俗的5人集選區「馬林百列—布萊德嶺」(Marine Parade-Braddell Heights)派人參選,執政人民行動黨(PAP)已有5人自動當選,這是李光耀逝世後PAP首次有選區毋須面對反對派挑戰。

加拿大勒令關閉TikTok辦公室 原因成謎

加拿大創新、科學及產業部長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星期三公佈,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禁止 TikTok 在國內進行商業活動,需要關閉在加全部辦公室,但沒有封鎖 TikTok,身在加拿大仍可登入TikTok,這個決定令很多人疑惑。

之前相關文章:
美眾院352票贊成通過「TikTok法」 拜登也玩TikTok致美國分部誤判形勢
歐議會加拿大封殺TikTok 丹麥積極跟進

西方對 TikTok 的主要指控是中國政府可獲取這個平台的用戶數據,雖然 TikTok 的註冊總部在新加坡,但母公司字節跳動是中國公司,中國政府要獲取平台數據,或者要求平台因為中國外交目標而更改演算法,並不困難。

如果是這個憂慮,加拿大應該封鎖 TikTok。現在的做法卻既能讓 TikTok 繼續擅用加拿大用戶數據,但加拿大追究的話,由於 TikTok 在加拿大再沒有代表,追究無門。

渥太華大學法律教授 Michael Geist 是其中一個這樣批評的人,他說,這個決定削弱了執法,削弱了加拿大其他公共政策目標,跟安全及私隱憂慮完全無關。

商鵬飛以國家安全為由,完全沒有解釋 TikTok 的營運如何威脅加拿大國家安全。

另一個揣測是杜魯多政府「玩政治」,這個主張大致認為:美國、澳洲等「五眼聯盟」中另外「四眼」很大機會將會封鎖 TikTok,加拿大必須跟隨,但國內很多人用 TikTok,一下子便禁用 TikTok,將惹來反彈。

持這種主張的人認為,當不准 TikTok 在加拿大營運,下一步自然是不能在加拿大登入 TikTok,杜魯多正緩慢、逐步封鎖 TikTok,而且應該不會在下屆大選舉行封鎖,以免影響自由黨選情。

另一個揣測則是:今次的決定跟以往西方一直指控的問題無關。

正如上述,以往對 TikTok 是「平台憂慮」,擔心國民使用這個平台,數據會被不當使用;但商鵬飛是動用《投資加拿大法》(Investment Canada Act)來要求 TikTok 撤出加拿大,這是「投資風險」,亦即一間外國公司投資了敏感產業,或者這間公司在加拿大的商業活動有問題。

《投資加拿大法》有要求政府列出外資什麼行為屬於潛在威脅加拿大國家安全,文首截圖是引自加拿大官網,列出11項行為,當中大部份諸如軍工業、供應鏈、以至可能破壞基建都應該跟 TikTok 無關。

那麼,餘下潛在原因不外乎:
A、協助外國監聽或進行特務行為
B、妨礙加拿大的情報或執法行動
C、可能影響加拿大的外交
D、協助恐怖分子、恐怖主義組織、有組織犯罪組織或國外貪官活動
E、協助取得加拿大國民的敏感個人資料

D 的可能性應該極低;E的話,這屬於「平台風險」。較大可能的其實只餘下A-C項。

如果是C的話,這又去回上述提及、美國等加拿大盟國可能快將封鎖 TikTok,特別是這個決定是在川普當選翌日公佈,所以惹來這個揣測。

如果A或B的話,這就惹人揣測,TikTok 在加員工及辦公室是否協助中國在加拿大境內進行特務活動,例如跟之前國際討論過的「海外公安站」有關。

TikTok 現時在多倫多和溫哥華設有辦公室,但外長趙美蘭(Mélanie Joly)星期四就這個決定解畫時,特別指出加拿大安全機關主要關注溫哥華辦公室的活動,並說這個決定旨在向中國「發出訊息」。

商鵬飛和趙美蘭都強調,禁辦公室但不封鎖app是情報部門和警察的建議。

本文章部份內容來自CBC報導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