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19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南韓戒嚴】國會2個半小時後通過取消戒嚴 尹錫悅:剿滅從北勢力 李在明:尹已非韓國總統

【文章上載於韓國時間4日凌晨0時44分,更新於凌晨1時30分】 南韓總統尹錫悅星期二深夜突然宣佈,當天深夜11點起實施緊急戒嚴,目的是「剿滅『從北』(親朝)勢力,維護自由憲政秩序」。這是南韓43年來首次戒嚴。

「階級鬥爭」桌遊

長假期期間,一些人喜歡跟朋友玩桌遊來渡過。法國在聖誕前一個月,便有一款新桌遊,主打以社會學為主題,要讓人透過遊戲明白現實社會中的階級鬥爭,推出不足一個月,初版1萬套便已售罄。「社會學主題」不是純粹噱頭,因為這個桌遊確實由法國著名左翼社會學學者Monique Pinçon-Charlot及其同為社會學學者的丈夫Michel Pinçon一同設計出來,隨遊戲附一本社會學簡介的小書本。

羅馬尼亞獨裁者槍斃30週年

聖誕佳節,寫個很血腥的話題——今天是羅馬尼亞共產政權獨裁者壽西斯古(Nicolae Ceausescu)被槍斃30週年。羅馬尼亞是1989年最後一個共產政權倒下的中東歐國家,政權更迭也是最血腥的一個,相對於其他國家沒有造成死亡,羅馬尼亞革命短短10天,便已導致超過1100人死亡,大概3000人受傷。或許是這個原因,羅馬尼亞較其他同樣在1989年推翻共產政權的中東歐國家少紀念這一件事。不過,他們近年也開始著手面對這一段歷史。

員工接連自殺 法國電訊前CEO虐待罪成判囚4月

法國法院星期五(20日)裁定,現已改稱為Orange的法國電訊逾10年前推行削減職位政策,箇中手段有份導致大批員工期間自殺身亡,「機構性精神虐待」(harcèlement moral institutionnel)罪名成立,當時的CEO Didier Lombard(文首照片;來自路透社)、當時公司第二號物及人事部主管三人各自判入獄1年,當中8個月緩刑,亦即需要囚禁4個月,並每人罰款1.5萬歐元(13萬港元/49萬新台幣/11.5萬人民幣),另外4名當時的高層判緩刑入獄4個月,罰款5000歐元(4.3萬港元/16萬新台幣/3.8萬人民幣),而Orange重罰7.5萬歐元(65萬港元/247萬新台幣/57萬人民幣),是最高可判處的罰款。

法國警暴遭判刑 黃背心示威首例

【本文12月20日更新,以加入第二名警察也被判刑的資料】 法國黃背心示威已進行超過一年,首度有警察因為被指暴力對待示威者而遭法院判刑,法院星期四(19日)裁定,兩名警員因為示威期間的警暴而犯上「執行公職時刻意使用暴力」罪,罪名成立,二人分別判緩刑入獄2個月和4個月。

fb避過敗訴厄運 歐美私隱協議仍危

Facebook相信可避過歐洲官司敗訴一劫,歐洲法院佐審官(Advocate General)Henrik Saugmandsgaard Øe今天(19日)發表法律意見,認為Facebook可根據歐盟的「標準合約條款」,來把在歐盟收集的用戶數據轉輸回美國的伺服器。

【歐法院裁決】加獨領袖可堂堂正正履新MEP

【本文在歐洲中部時間19日晚上9時更新】 歐洲法院今天(19日)正式裁定,加泰隆尼亞獨立領袖洪奇拉斯(Oriol Junqueras)今年5月底一當選歐洲議會議員(MEP)的一刻,已可獲MEP的免起訴特權。這個裁決的最大受益者,將是公投時的加泰自治區政府主席佩德蒙(Carles Puigdemont,文首影片截圖來自TV3)。

脫歐2.0「禁止延期」 嚇國會多於嚇歐盟

英國下議院復會,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以勝利者姿態現身,昨天(17日)便傳出,莊漢生政府本週內重新向國會提交脫歐法案時,會加插條款,訂明2020年12月31日的脫歐過渡期限期不准再押後。 這一個消息令大家面對一個現實,就是即使英國明年1月31日停止歐盟成員國身份,也不代表脫歐完成,這只是第一個階段的結束,脫歐還包括英歐談判「後脫歐雙邊經貿關係」。

英國文化大臣爆冷留任

在上星期四大選中大勝的英國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星期一晚進行了小型內閣改組,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數碼、文化及體育大臣由在這次大選中放棄角逐連任議員的莫麗琪(Nicky Morgan,文首圖片來自英國首相府)留任,英女皇同日日間已接納莊漢生政府的建議,委任莫麗琪為終身貴族,讓她仍有議員(上議員)身份而擔任大臣。

「收銀員總理」

34歲的馬琳(Sanna Marin,文首照片來自芬蘭政府)本月初臨危受命,出任芬蘭總理,成為目前全球在任最年輕政府領袖,引起全球矚目,但這個年輕女領袖身份就受到鄰國愛沙尼亞內政部長Mart Helme的批評,後者星期日(15日)在國內一個電台節目出言不遜,形容馬琳為「收銀員女郎都做到總理」。

馬克龍改革遇挫 「退休沙皇」辭職

被視為法國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政府最重要社會改革的退休金改革遇到挫折,負責這項改革的「退休沙皇」Jean-Paul Delevoye(文首照片來自France TV)16日宣佈辭職,因為他捲入漏報利益醜聞。

莊漢生豪賭成功 郝爾彬:不在下次大選領導工黨

【本文在英國時間12日2150深夜上載,13日0510更新】 在點票已進行了7小時,、650個議席中已有近600席完成點票後,確認保守黨已獲過半議席,已在327個選區中勝出。已公佈結果的包括工黨領袖郝爾彬(Jeremy Corbyn,文首照片來自BBC)的倫敦Islington North選區,他成功連任,但他同時說,「不會在下次大選中帶領工黨」。

做自己的央行行長

11月1日就任的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星期四(12日)主持了首次議息會議,議息結果沒有什麼意外,因為上任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在臨卸任前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再減息,並重啟QE,其中QE更是11月才開始執行,因此歐洲央行沒可能在12月便有新舉動,大家更關心拉加德的作風。 結果,拉加德果然是歐洲央行20年來首個非經濟學者出身的行長,迅速透過第一次議息會議來確立自己的風格。

2萬選民決定英國大選結果?

做做標題黨——英國今天(12日)進行4年半以來第3次大選,已登記選民為4600萬,共選出650名下議院議員,但 英國版Huffington Post指出 ,只需要21215名選民改變主意,就可以決定大選結果。 說的是策略投票/棄保。

「年輕的力量」

美國《時代》雜誌選出16歲瑞典的氣候問題活躍份子彤貝里(Greta Thunberg)為2019年風雲人物,是個合理但又很多人不以為然的選擇。合理,因為相信大部份人都會認同她有很大的影響力,即使你多討厭她,但不少人都覺得她名過其實,對於她獲得這些榮譽,仍十分抗拒。

「歐版馬格尼茨基法案」立法工作啟動

今天(10日)是全球人權日之際,歐盟昨天(9日)就全球人權議題作出重大決定,由新任歐盟外交高級代表柏瑞爾(Josep Borrell,照片來自歐盟網站)首次主持的歐盟外長會議作出一系列決定,當中包括「就可能的制裁機制以處理嚴重人權侵犯,啟動準備工作」。簡單來說,就是「歐盟版《馬格尼茨基法》」(The Magnitsky Act)的法案草擬工作正式啟動。

昆德拉恢復捷克籍 作品會回歸捷克語嗎?

歐洲文壇本週有一項重大消息:捷克駐法國大使在星期一(2日)晚《費加羅報》公開的專訪中透露,捷克著名旅法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已獲恢復捷克國籍,大使上星期四親自他在巴黎的住所,在昆德拉的妻子見證下,把有關證書交給他。 除了象徵意義, 捷克電台的報導指出 ,恢復捷克籍也有實際意義:昆德拉的作品,會否終於全部有其母語捷克語的版本面世?

七十大壽峰會 北約平穩渡過

紀念北約(NATO)70歲生日的倫敦峰會以美國總統川普拂袖離去結束,在峰會第二天爆出 「嘲笑風波」 ,川普又臨時取消峰會結束後的記者會,他在Twitter的解釋是這兩天已見了很多次記者,所以不再開記者會了,但依然令人覺得他是不甘被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嘲笑而憤而離開。

跨境暗殺在德出現 德驅兩俄外交官

不時在英國出現的俄羅斯特務跨境暗殺的事件在德國出現,德國外交部星期三(4日)宣佈,驅逐兩名俄羅斯外交官,理由是相信一宗8月底的命案是俄羅斯或車臣政府幕後指使,而聯邦檢察官也從柏林州地方檢察官手上,接手調查案件。

北約開始認識中國

今年慶祝成立70週年的北約(NATO)星期二、三(3日和4日)舉行峰會,北約星期二晚事先張揚,星期三發佈的領袖聲明會首度提及中國,稱北約意識到中國在全球的崛起對北約及其成員國構成「機遇和挑戰」。

俄羅斯野生北極熊遭塗鴉

俄羅斯近日流傳一段影片,顯示一隻野生北極熊身上被塗上很大的黑色字「T-34」,令動物專家感到震驚。

上任只有半年 芬蘭總理下台

芬蘭總理 Antti Rinne (照片來自總理府網站)星期二(3日)中午 宣佈下台 ,理由是其中一個執政盟友中間黨稱不再支持他出任總理。

先向法國開刀 美國反擊數碼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星期一(2日)深夜宣佈,制裁法國的數碼稅,向法國24億美元進口貨品徵收100%懲罰關稅,主要是農產品和食品、化妝品、手袋及傢具,但未提及何時生效,只說明年1月會對清單進行國內諮詢。

東線天然氣管道啟用 俄冀減歐市場依賴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星期一(2日)啟用 ,開始向中國輸送俄羅斯的天然氣,是中俄之間的重大基建,除了進一步反映中俄鞏固雙邊關係外,也是俄羅斯減少依賴歐洲能源市場的進要一步。

還未足夠——馬耳他總理「明年初」下台

馬耳他博客記者 Daphne Caruana Galizia 在2017年被汽車炸彈暗殺的案件 進一步引發政治震盪,總理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星期日晚發表電視講話(文首為馬耳他電視台截圖),宣佈明年1月12日辭去工黨黨魁職位,在工黨大概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選出新領袖後,便會辭去總理職務——亦即他還會在位2個月。

SPD向左轉 默克爾第四內閣下台壓力增

本來已經處於跛腳狀態的默克爾(Angela Merkel)第四內閣面對更大的提前下台壓力,其執政盟友社民黨(SPD)星期六(30日)宣佈,黨員選出較左翼的Norbert Walter-Borjans(照片左)和Saskia Esken(照片右,照片來自SPD Twitter)為聯席黨魁,而他們對維持目前大聯盟政府至2021年秋季大選任期結束時抱懷疑態度。就算默克爾第四內閣仍能挨至整個任期,但他們二人表明要重新大幅談判執政綱領,因此起碼德國政壇在未來3至6個月會陷入癱瘓政壇,一切要等執政三黨談判有結果後才明朗化,連帶歐盟期間也很難作出重大決定。

「香港真朋友」

香港特區政府與歐盟本週舉行了第13次年度系統對話,分別由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秘書長(工商)沈鳳君與歐盟對外事務部亞太區總監古納維剛(Gunnar Wiegand)主持。 一般來說,這個已舉行了13年的對話並不引起外界注意,但在目前香港形勢下,香港任何跟外界聯繫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關注。

對抗過度消費 法國擬禁「黑色星期五」

今天是美國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促銷日子「黑色星期五」,這個零售傳統近年傳到歐洲,但在法國,今年可能是最後一次「黑色星期五」,因為國會一個委員會在星期一(25日)晚上通過一項修訂, 列明禁止進行「黑色星期五」促銷 ,違者可判入獄2年和罰款30萬歐元(259萬港元/990萬新台幣/228萬人民幣),而禁止的理由是環保,約束過度消費。

馮德萊恩歐委會獲大比數支持過關

候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照片來自歐洲議會)的上任之路,終於苦盡甘來。歐洲議會星期三(27日)中午以461票贊成、157票反對,大比數通過她的歐委會26名專員的任命,全體新專員可在12月1日就任,翌日2號星期一上班。

再在倫敦遇挫 Uber又不獲續牌

Uber在倫敦又遇到監管問題,倫敦交通局星期一上午宣佈,不向Uber續牌。理論上,Uber的牌照星期一深夜就會到期,但Uber已表明會上訴,因此他們仍可在倫敦經營,直至法院確認倫敦交通局的決定沒問題為止。

下屆德國總理黑馬

德國執政黨基民盟(CDU)已在星期六結束了為期兩天的黨大會,國防部長AKK(截圖右)保住黨魁一職,而且黨大會否決了明年由初選另行選擇2021大選總理候選人,AKK暫時挨過黨內迫宮。不過,她是否默克爾接班人的真命天子,仍有很多變數,其中一些下任聯邦總理黑馬是時候需要注意,例如拜仁/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Markus Söder,截圖左)。

英國工黨政綱不提香港的詭異

我昨天在 Twitter / Telegram / Facebook 分享了英國前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保守黨)稱部份香港示威者想北京出兵鎮壓 ,其實是無意中看到的,我當時是在找另一些資料:工黨星期四公佈政綱,對香港問題隻字不提。

外國人英國買樓勢要加稅

英國12.12大選的結果難以預測,但有一項政策改變相信事在必行----外國人日後在英格蘭購買住宅,應該要支付額外印花稅。

記者暗殺案主腦疑犯落網 馬耳他政府再臨壓力

馬耳他著名博客記者 Daphne Caruana Galizia 在2017年被汽車炸彈暗殺的案件 星期三(20日)有突破,當局清晨拘捕企圖乘風帆逃走的富商Yorgen Fenech(文首照片;照片來自馬耳他時報),懷疑他是買兇殺人的主腦。然而,隨著 Fenech 很可能是幕後黑手,2013年上台的總理 Joseph Muscat 再度面對下台壓力。

「兼管」烏克蘭事務的駐歐盟大使

美國彈劾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調查有新進展,美國駐歐盟大使Gordon Sondland星期三(20日)出席了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圖片為他出席會議的影片;來自委員會YouTube串流), 表示他是按川普的指示而敦促烏克蘭調查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的兒子 。 這個有點奇怪的,因為Sondland是駐歐盟大使,而烏克蘭不是歐盟成員國,他插手美烏關係,顯示川普政府的外交運作有點混亂。

亞桑奇爭議「戲肉」來臨

瑞典檢察官星期二(19日)下午宣佈,結束對維基解密(Wikileak)創辦人亞桑奇(Julian Assange)涉嫌強姦指控的初步調查,理由是證據不足。這代表瑞典毋須再要求引渡他。

俄政府之手伸入Yandex

俄羅斯最大型科企公司Yandex昨天(18日) 宣佈改組管治架構 ,成立一個「公眾利益基金」,該基金擁有黃金股權,可對一系列事項擁有否決權,基本上形同容許俄羅斯政府把手伸入公司管理。

馮德萊恩有望12月1日履新

原本應在11月1日就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的馮德萊恩有望在12月1日履新,歐洲議會一個委員會星期一(18日)同意匈牙利籍專員人選的任命,全部26名專員都已過關,歐洲議會應可在大概一星期內就這26人集體進行任命確認表決。

波蘭「擬禁」性教育

歐洲議會星期四(14日)以471票贊成、128票反對、57票棄權,大比數通過議案,批評波蘭國會正審議一條議案,將把性教育刑事化,變相禁止在學校進行性教育。表決令波蘭國內的性教育、以至整體性別議題爭議,帶到歐盟。

歐英關係添枝節 專員換班惹爭拗

【本文在歐洲時間星期四上午上載,同日深夜作出更新】 英國政府星期三晚去信歐盟,決定暫時不委任歐盟執委會專員,理由是英國處於大選期,國內選舉指引建議政府期間不作出重大決定,而英國政府認為委任歐盟高層官員是其中之一。 這對歐委會構成很大問題。

「摩西」何時來到威尼斯?

威尼斯星期二(12日)深夜錄得近代以來第二高的潮漲紀錄,187厘米,僅次1966年大水浸時創下的194厘米紀錄,造成2人死亡,該市進入緊急狀態。即使以經常水浸的威尼斯而言,這次潮漲也十分嚴重,市政府及居民不禁質問:究竟討論了半世紀的「摩西」防洪系統何時可以開始使用?

中歐最古老大學 關閉中國研究中心

【本文11月1日上載,11月13日作出更新】 4月寫過 ,捷克和中國的關係自去年起不斷轉差,但捷中關係似乎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對華關係繼續成為捷克政壇的討論焦點之一,而最新爭議的主角是中歐最古老大學的捷克查理斯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有關爭議在10月爆出,到11月13日,大學校長更 宣佈 ,把涉事的中國研究中心「捷中中心」關閉,即日生效。

歐盟籲港查示威衝突

歐盟星期二(12)晚透過對外行動署(EEAS)發言人就香港最新局勢發表 最新評論 ,當中首度暗示,香港應就5個月的示威浪潮和警民衝突進行獨立調查,並顯示11.24區議會選舉能否與其舉行,會是歐盟以至西方仍否相信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仍在運作的重要深試。

《金融時報》首名女總編

英國《金融時報》昨天(12日)宣佈高層人事調動,擢升副總編輯Roula Khalaf(照片來自她的Twitter)為下任總編輯,接替擔任了此職14年的Lionel Barber,任命明年1月1日生效,她將是《金時》創刊131年歷史中,首名女性總編輯。

被囚加獨領袖MEP身份 「歐洲議會作定奪」

歐洲法院佐審官(Advocate General)就加泰隆尼亞獨立領袖洪奇拉斯(Oriol Junqueras)的歐洲議員(MEP)身份及相關免被起訴權,星期二(12日)提交意見,認為此問題應由歐洲議會作定奪。有關此意見的重要性的文章,長文放了在 Medium (雖然他們改了稿費支付計算方法,稿費大減,但暫時未想完全放棄),詳情請參閱那裏,在Blogspot會提供簡明版,以及更新一下西班牙大選後最新政局發展。

明年春天還要第5次投票嗎?

如果你覺得英國4年半內舉行3次大選(另加一次全國公投)是政治僵局的話,請看看西班牙,那裏的政治形勢更為複雜,在星期日(10日)舉行的4年來第4次大選,一如所料,繼續出現懸峙國會,沒有單一政黨、甚至沒有單一陣營可以控制國會過半數,根據目前的數字,要組成新政府較4月大選後更為困難,今年內應該都肯定未能組成新政府,明年春季進行4年半內第5次大選的機會不低,而且屆時就算重選,也應該解決不到問題,因為一日不解決加泰隆尼亞問題,西班牙全國政局都會受影響而癱瘓。

戰後之花

明天(11月11日)就是歐洲的一次大戰結束及和平紀念日,英國及加拿大一些英聯邦國家都會在這天紀念陣亡士兵,而 香港也已在星期日早上於中環皇后像廣場和平紀念碑舉行了紀念活動 。英國在這幾天都會配戴虞美人花作為紀念,除了源自一首詩外,虞美人花在西歐一向跟戰爭扯上關係,是在戰後屍骸遍野的地方盛放的。

外交汽油彈——馬克龍嚴辭質疑北約

剛完成訪華之旅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向國際關係投下汽油彈——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刊登他在10月下旬接受該雜誌的專訪,形容今年慶祝成立70週年的歐美防衛同盟組織北約(NATO)已經「腦死亡」,強烈質疑北約是否還有存在價值,主張應以歐洲防衛合作來取代。

歐中簽GIs協議 截擊美國農產品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已經完成3天訪華之旅,此行其中一項成果是他跟習近平在北京見證著隨行的歐盟農業專員霍根(Phil Hogan)跟中國商務部長鐘山簽署了歐中地理標誌協議——雖然這個協議的談判由歐盟進行,跟法國政府關係不大。歐中同意互相承認對方100項食品的地理標誌,可說是歐盟一大勝仗,歐盟可截擊美國(以及澳洲和新西蘭)在中國甚至全球的農產品出口。 【文首圖片來自歐盟執委會Facebook專頁,大家可猜猜哪些包括在GIs協議的食物是什麼,答案在文末】

議員離職潮

英國前財相夏文達(Philip Hammond;照片來自他的Twitter)星期二(5日)晚在Twitter宣佈不會角逐連任,結束22年議員生涯,突顯出這次12月12日大選的一個現象:議員離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