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市週五嚴重水災 ,多處街道在早上繁忙時間開始水浸,積水湧入大廈地庫和地鐵,多條地鐵和火車線癱瘓,甘迺迪機場航班也受影響,州長 Kathy Hochul 和市長 Eric Adams 都發出緊急狀態,呼籲居民盡量留在室內或其他安全地方。 由週五凌晨起截至中午,布魯克林多處地點半天內降雨約170毫米,至少一個地點一小時降雨60毫米。 甘迺迪機場所在地區降雨150毫米,打破1960年颶風當娜(Donna)吹襲時的紀錄。 紐約地區另一個機場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早上一度全部航班暫停升降,之後恢復服務,也有大量航班延誤,因為飛機加油地點水浸。其中一個客運大樓也水浸。 基本上全部地鐵線服務都受影響,部份路段暫停行駛,部份需要改道,有些地鐵線延誤,服務紐約都會地區北部的都會北(Metro-North)通勤火車3條線全部停駛。巴士服務也大受影響。 文首截圖是當地居民 Phuong Van Huynh 上載影片,地點是布魯克林 4th Avenue,顯示街上積水出現旋渦,水深至汽車輪軚,有單車近乎被積掩蓋。 雖然當局發出緊急狀態,但大部份學校如常開放,居民照樣上班和上學,但他們不知道下課和下班時如何回家。 在中央公園,一隻海獅一度游出水池,探索水池以外的地方: 上面截圖,突出石頭的四周是水池,但近一點的木門和遠一點的玻璃上蓋已不是水池部份,截圖可看到一隻海獅在玻璃上蓋的下面。 中央公園說,園方職員一直監察這隻海獅,中午過後,公園水退,海獅也游回水池。 這是紐約2年來最嚴重的水災,2021年颶風艾達(Ida)趨向美國東北,殘餘雨帶為紐約帶來水災,由於洪水湧入地庫,當時水災造成至少13人死亡。 暫時未有紐約水災傷亡報告,但居民猶有餘悸,擔心水淹地庫造成死亡的悲劇重演。 水災後才見記者 市長被批反應遲緩 市長 Adams 再被抨擊反應遲緩 ,即使氣象部門週四上午已警告大雨將至,他遲至週五上午11時才首度就水災發表聲明。 相對之下,紐約州州長 Hochul 最遲週四晚已召開記者會,呼籲居民小心水災,交通官員也向傳媒講述公共交通應變計劃。 Adams週四晚仍出席派對,那是他慶祝自己63歲生日兼政治籌款晚宴。 3個多月前,當加拿大山火煙霧飄至紐約,Adams也被抨擊煙霧來到才向記者講解問題,沒有事前提醒居民留意。 有紐約市議員批評,市政府沒有汲取「艾達」水災的教訓。 ===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兼貿易專員Valdis Dombrovskis【文首照片】今天宣佈,歐委會推出「反脅迫工具」的方案,協助成員國對抗第三方國家以經貿等手段施壓迫改變政策。理論上這個方案可對付任何國家,包括美國,但在目前環境,被視作針對中國。
根據Dombrovskis的聲明,歐盟可動用的措施包括:入口關稅、限制對方在歐盟投資或參與服務業市場、禁止參與歐盟及成員國的政府採購競投、禁止參與歐盟撥款的計劃、以及與其他同樣持類似關注的國家聯手等等。
Dombrovskis說,歐盟希望避免使用這些手段,主要顯示歐盟不接受其他國家以威嚇手段來改變歐盟或成員國的政策,但現時世界地緣政治環境充滿爭執,為了其他地綠政治目的而把貿易武器化,已成事實,因此這些反脅迫工具是必需的。
他說,歐盟會先確定第三方正在脅迫歐盟的成員國,之後跟對方談判協商,完全沒辦法下才動用這些工具。
歐委會今年2月已公佈會推出這項措施,10月歐洲議會討論對台政策時,歐委會也再談及此事。
現時中歐在這方面最嚴重的爭拗涉及立陶宛,立陶宛商界投訴在中國做生意面對諸多制肘,甚至一度被剔除中國海關系統,儘管本週又再恢復出現在系統內。
Dombrovskis與歐盟對外關係高級代表柏瑞爾(Josep Borrell)今天也就立陶宛一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已接獲立陶宛對中國的投訴,正研究事件,並同時跟中方聯繫,希望中方能迅速釐清事件。
二人說,歐盟內部團結及互相幫助,對於跟其他國家建立關係時捍衛歐方利益和價值觀,十分關鍵,如果有國家向歐盟成員施壓脅迫時,歐盟會抵抗,並警告中國跟任何個別成員國的關係,都會對歐中關係有影響。
聲明重申,歐盟維持一中政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唯一政府,而歐盟會在這個框架下繼續跟台灣合作交流。
同日Patreon文章 <外交杯葛會變成全面杯葛嗎?>
根據Dombrovskis的聲明,歐盟可動用的措施包括:入口關稅、限制對方在歐盟投資或參與服務業市場、禁止參與歐盟及成員國的政府採購競投、禁止參與歐盟撥款的計劃、以及與其他同樣持類似關注的國家聯手等等。
Dombrovskis說,歐盟希望避免使用這些手段,主要顯示歐盟不接受其他國家以威嚇手段來改變歐盟或成員國的政策,但現時世界地緣政治環境充滿爭執,為了其他地綠政治目的而把貿易武器化,已成事實,因此這些反脅迫工具是必需的。
他說,歐盟會先確定第三方正在脅迫歐盟的成員國,之後跟對方談判協商,完全沒辦法下才動用這些工具。
歐委會今年2月已公佈會推出這項措施,10月歐洲議會討論對台政策時,歐委會也再談及此事。
現時中歐在這方面最嚴重的爭拗涉及立陶宛,立陶宛商界投訴在中國做生意面對諸多制肘,甚至一度被剔除中國海關系統,儘管本週又再恢復出現在系統內。
Dombrovskis與歐盟對外關係高級代表柏瑞爾(Josep Borrell)今天也就立陶宛一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已接獲立陶宛對中國的投訴,正研究事件,並同時跟中方聯繫,希望中方能迅速釐清事件。
二人說,歐盟內部團結及互相幫助,對於跟其他國家建立關係時捍衛歐方利益和價值觀,十分關鍵,如果有國家向歐盟成員施壓脅迫時,歐盟會抵抗,並警告中國跟任何個別成員國的關係,都會對歐中關係有影響。
聲明重申,歐盟維持一中政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唯一政府,而歐盟會在這個框架下繼續跟台灣合作交流。
同日Patreon文章 <外交杯葛會變成全面杯葛嗎?>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