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德法施壓科索沃 建議北部4鎮重選市長

德國和法國週四建議,科索沃北部4個以塞爾維亞裔居民為主的城鎮重選市長 ,以化解塞裔不斷示威導致衝突持續發生的危機。

波軍提升戒備狀態 考慮啟動北約第4條

波蘭政府開了約3小時的緊急國安會議和緊急內閣會議後,政府發言人 Piotr Müller 週二深夜會見記者,表示就邊境村莊 Przewodów 爆炸事件,政府決定提升軍隊及其他武裝部隊的戰鬥戒備狀態,並考慮啟動北約(NATO)第4條的機制,諮詢盟友如何應對事件。

爆炸發生在下午3時40分左右,造成2人死亡,美聯社引述美國情報人員消息稱,事件由俄羅斯導彈造成,但俄羅斯國防部否認。有關這方面的詳情,請閱讀上一篇Blog文章

北約的第5條機制十分著名,訂明如果有成員國遇襲,其他成員國會協助防衛。

第4條較第5條溫和,之前也曾試過啟動,條款指出,如果有成員國認為自己受其他國家或恐怖組織威脅,可啟動第4條,要求全體成員國正式開會,先確定成員國擔心的威脅是否存在,確定的話,再研究如何反制威脅。

北約成員國可隨時開會,但第4條可發出政治訊息,向相關國家示意,北約各國認真看待事件。在這次事件中,第4條給予波蘭以至美國等其他北約成員國迴旋空間,毋須立即把局勢大幅升級。

現時預測,假設其他成員國同意啟動第4條,並在諮詢後同意有進一步行動,最大可能是加強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而且讓波蘭在北約軍援烏克蘭方面有更大話事權,但北約各國仍不會直接參與俄烏戰爭。

在波蘭政府的深夜記者會,官員只證實有爆炸事件和2人死亡,但沒有透露事件成因,包括是否由導彈造成。

BBC訪問了軍事專家,他們根據網上流傳的照片,普遍判斷殘骸應該涉及蘇製S-300地對空導彈系統,但即使這個判斷正確,也難以猜測由哪一方射出,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有使用這種導彈。

同日Patreon文章<拜習峰會的作用:「清喉嚨」>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莫斯科遭無人機襲擊 接近普京權貴豪宅區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30日上午10時17分,更新於晚上11時7分】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星期二早上遭無人機襲擊,住宅區受影響,有兩幢住宅高樓大廈損毀,是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最遠離前線的俄羅斯平民目標遇襲,也是莫斯科面對的最大規模襲擊。俄羅斯已指摘是烏克蘭的「恐怖主義行為」。

遊客太多影響居民 巴塞隆拿要篩選衣食父母

遊客是服務業的衣食父母之一,但在巴塞隆拿等一些西班牙旅遊勝地,隨着疫後重開邊境,旅客數目快將回復至疫前水平,居民的反遊客情緒又再出現,在週日舉行的地方選舉,不少候選人提出限制旅客,表示優質旅遊業較追求遊客數目大增更重要。

WSJ:李輝籲歐接受俄佔烏領土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週五已完成訪問歐洲五國的俄烏衝突斡旋之旅, 《華爾街日報》引述西方國家官員報導,李輝游說歐洲國家接受俄羅斯擁有已控制的烏克蘭領土,以換取戰爭立即停止 。

英擬設食物價格上限 Asda警告有反效果

英國首相府官員近日放風說,考慮向基本食物設立價格上限,以控制通脹。其中一間超市集團 Asda的主席 Stuart Rose 反對,警告會引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只會有反效果 。

在位20年再掌權5年 埃爾多安:土耳其世紀開始!

週日舉行的土耳其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有結果,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文首照片)擊敗反對派候選人古魯達洛魯(Kemal Kilicdaroglu),將再掌權5年。根據接近完成點票的結果,埃爾多安得票約 2772.5萬票,得票率 52.16% ,古魯達洛魯得票約 2543.2萬票,得票率 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