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威爾斯週一進行首場世界盃賽事,其國歌《父輩土地》(Mae Hen Wlad Fy
Nhadau)首度在世界盃決賽周播放,球員和在場只有數千名的威爾斯球迷激動跟着唱,網上不少人——包括對手美國的球迷——讚賞這首歌動聽,並表示看得出威爾斯球迷對足球和威爾斯這塊土地的熱情。
《父輩土地》1856年由一對父子合力創作,分別是父親Evan James填詞和兒子豎琴手James James作曲,普遍說法稱,Evan被其兄弟勸說移民美國,但他拒絕離開家鄉,借這首詞來表達對威爾斯的忠誠和愛,喜歡上這裏的語言、景色、詩人、歌手及曾為威爾斯自由而死的人。
歌曲在1866年的文學節活動唱出,大受歡迎,奠定這首歌曲在威爾斯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先是欖球球迷以《父輩土地》作為「國歌」,20世紀初在一場對戰紐西蘭的比賽,對方球迷跳着著名的Haka舞,威爾斯球迷同唱《父輩土地》回敬。
今次是威爾斯第2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周,對上一次是1958年,當時仍以《天佑女皇》(God Save the Queen)為開賽前播放的威爾斯國歌。
根據BBC去年的專題,正式確立在體育比賽播放《父輩土地》是1970年代的事。1973年,在一場威爾斯對戰日本的欖球賽,播放《天佑女皇》,一些威爾斯球迷認為播錯英格蘭國歌,放是喝倒彩。
幾個月後,威爾斯欖球隊到英格蘭比賽,不播《父輩土地》,令人覺得是英格蘭欖球總會「搞鬼」,反擊《天佑女皇》被喝倒彩。自此,威爾斯球迷越來越不覺得《天佑女皇》代表威爾斯,認為在運動場合屬於英格蘭的國歌。足球也在1975年起,所有國際賽事及威爾斯聯賽重要賽事播放《父輩土地》。
BBC引述運動歷史學家,他指出國歌、徵號象徵什麼,隨時代而變,《天佑女皇》理論是全英國的國歌,但在英國分為4隊在國際參賽的運動,這首歌逐漸變成只代表英格蘭。
順帶一提今次沒有打進決賽周的蘇格蘭,他們的足球隊比賽時同樣不播《天佑女皇》(現在是《天佑我皇》),而是播放《蘇格蘭之花》(Flower of Scotland)。
這首歌曲在1960年代中才出現,第一次公開演奏是1967年,由鄉謠音樂人 Roy Williamson 創作。
跟威爾斯一樣,最早採納《蘇格蘭之花》為比賽國歌的是欖球隊,1974年首度使用。蘇格蘭足球隊遲至1997年才使用這首歌,背景是1980年代蘇格蘭足球迷多次向《天佑女皇》喝倒彩,無辦法下改用另一首歌。
《父輩土地》1856年由一對父子合力創作,分別是父親Evan James填詞和兒子豎琴手James James作曲,普遍說法稱,Evan被其兄弟勸說移民美國,但他拒絕離開家鄉,借這首詞來表達對威爾斯的忠誠和愛,喜歡上這裏的語言、景色、詩人、歌手及曾為威爾斯自由而死的人。
歌曲在1866年的文學節活動唱出,大受歡迎,奠定這首歌曲在威爾斯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先是欖球球迷以《父輩土地》作為「國歌」,20世紀初在一場對戰紐西蘭的比賽,對方球迷跳着著名的Haka舞,威爾斯球迷同唱《父輩土地》回敬。
今次是威爾斯第2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周,對上一次是1958年,當時仍以《天佑女皇》(God Save the Queen)為開賽前播放的威爾斯國歌。
根據BBC去年的專題,正式確立在體育比賽播放《父輩土地》是1970年代的事。1973年,在一場威爾斯對戰日本的欖球賽,播放《天佑女皇》,一些威爾斯球迷認為播錯英格蘭國歌,放是喝倒彩。
幾個月後,威爾斯欖球隊到英格蘭比賽,不播《父輩土地》,令人覺得是英格蘭欖球總會「搞鬼」,反擊《天佑女皇》被喝倒彩。自此,威爾斯球迷越來越不覺得《天佑女皇》代表威爾斯,認為在運動場合屬於英格蘭的國歌。足球也在1975年起,所有國際賽事及威爾斯聯賽重要賽事播放《父輩土地》。
BBC引述運動歷史學家,他指出國歌、徵號象徵什麼,隨時代而變,《天佑女皇》理論是全英國的國歌,但在英國分為4隊在國際參賽的運動,這首歌逐漸變成只代表英格蘭。
順帶一提今次沒有打進決賽周的蘇格蘭,他們的足球隊比賽時同樣不播《天佑女皇》(現在是《天佑我皇》),而是播放《蘇格蘭之花》(Flower of Scotland)。
這首歌曲在1960年代中才出現,第一次公開演奏是1967年,由鄉謠音樂人 Roy Williamson 創作。
跟威爾斯一樣,最早採納《蘇格蘭之花》為比賽國歌的是欖球隊,1974年首度使用。蘇格蘭足球隊遲至1997年才使用這首歌,背景是1980年代蘇格蘭足球迷多次向《天佑女皇》喝倒彩,無辦法下改用另一首歌。
同日Patreon文章<多少歲才可投票?>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