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減息憂慮再推低歐銀股 滙控渣打英股價較香港價低逾11%

歐洲股市星期五繼續受關稅戰困擾而大跌,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創2020年春季武肺第一波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由於預計歐洲各地央行將要減息挽救經濟,歐洲銀行股大跌,星期四跌了5.5%後,周五再挫8.5%。

【Patreon文章】戰區上飛行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阿塞拜疆航空J2-8243客機星期三在哈薩克緊急降落,似乎是被俄軍導彈擊落,如果揣測屬實,這是10年來第二次有客機遭俄製飛彈擊落,以及第二次有客機捲入跟烏克蘭有關的衝突而出事,對上一次是2014年馬航客機MH17,機上298人全部喪生。

10年前各大媒體已有討論過戰區/衝突區域的民航飛行安全問題,在全球多地戰爭風險升溫下,這個問題又要討論一次。


在大家以為很和平的後冷戰時期,其實都有很多戰爭,但民航安全未算太受波及,因為:

1、很多戰爭在我們不關心、其上空對世界經濟來說不重要的地區發生。以目前為例,正當世界焦點放在烏克蘭、中東、甚至仍未有熱戰發生的台灣海峽之際,其實蘇丹一直在打內戰,快要2周年,但香港/東亞沒有多少航線橫越蘇丹,全球經濟重要地區不外乎歐洲、北美洲和東亞,另外有中東和南亞,這些地區之間的航線很少飛過蘇丹,所以一般大眾不會理會蘇丹局勢會否危及民航安全;

2、戰爭要使用到導彈(或其他在一定高度出現的武器)才可能危及飛行安全。又以蘇丹內戰為例,如果只是國內幾個軍閥/政府VS叛軍之間混戰,很難想像有一方會出動飛彈去襲擊對方,甚至蘇丹正規軍本身有沒有足夠戰機/飛彈都成疑問。現在中小型國家(or窮國)取得空中武器的門檻降低了,那麼,之前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內戰只會使用更落後的武器,例如肩托式炮彈。飛機一般在3萬尺高空飛行,大部份戰爭不會涉及飛到這麼高的導彈;

3、一些所謂戰爭其實是一個強國把另一方「撳住嚟打」,例如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在地面打巷戰、洞穴戰,美國為首的西方盟軍可能老鼠拉龜,無從入手,但只計空戰的話,那些恐怖份子組織或伊拉克薩達姆(Saddam Hussein)政權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沒有能力發射導彈或出動戰機,而大家相信美軍空襲時有能力避開民航飛機,所以伊拉克戰爭期間,大部份時間仍有民航機使用當地領空,但正如文首圖片所示,飛機是沿着伊拉克東邊邊界飛行,又或者再飛高一點,把風險降至最低。


俄烏戰爭、或者兩國全面開戰前的烏東頓巴斯地區「內戰」對民航構成較大風險,因為這個衝突卡在上述不同類型的衝突之間——無論俄軍、烏軍或者「頓巴斯內戰」時獲俄羅斯支援的親俄分離叛軍,他們的空中軍力絕非普通第三世界國家能相提並論,但確認襲擊目標是否自己想擊落方面,又不夠美軍精準,於是民航飛機被擊中的機會較大。

當然,目前的風險已較「頓巴斯內戰」期間小,因為俄羅斯禁止西方航空公司飛過其領空,少了一大批飛機會面對俄烏戰爭問題。而且,站在香港人的角度,會用到俄羅斯領空的航線,就是來往東亞和歐洲的航班,這些民航機很少會這麼靠南橫過俄羅斯南部和高加索地區,靠北一點、接近莫斯科的航線稍為安全一點。

俄烏戰爭未是民航安全最麻煩的地區,中東戰爭才令航空公司最頭痛。

中東上空是民航交通十分繁忙的地區——正如文首圖片所示,「中東航線」是指經過杜拜一帶,然後經科威特、伊拉克/伊朗邊境、土耳其,或者沙地阿拉伯北部、約旦、以色列,再北上往歐洲的航線。路線向南移一點,橫過沙地南部及埃及,已算兜路。

西方航空公司不能橫過俄羅斯後,來往東亞和歐洲的航線要經過中東,而歐洲來往印度、東南亞和澳洲的航線都要經過這裏。

相對於俄烏戰爭,中東情況更複雜,不只伊朗、以色列等有能力發射飛彈,連伊朗的代理人都有這個能力,而且中東各個party更需要玩突襲來把震懾效果擴至最大。

如果中東天天有導彈發射,航空公司倒是容易決定,乾脆轉飛其他地方,但過去一年多的以哈戰爭/中東戰爭,可能連續三、四個月沒有較長距離的飛彈襲擊,然後突然有一、兩天大量空襲,又或者伊朗與以色列互相警告報復,但兩國不會講自己大概哪幾天出手,甚至報復手段是否發射飛彈也不知道,很難要求航空公司大半年時間不飛中東。

例如,現時新加坡飛倫敦會途經中東,如果改經阿富汗及中亞,一程成本會增加4760美元,等於增加了50%,所以航空公司不會想避飛中東。

中東上空是否安全,其中一個指標是阿聯酋航空(Emirates)、阿提哈德航空(Etihad)等海灣國家航空公司,這些公司會獲得本國政府的情報,如果連他們都停飛中東某個地帶,大部份其他航空公司的機師都會主動跟隨,不理航空公司上方指示。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美制裁林定國、蕭澤頤、區志光、董經緯、王忠巡、趙詠蘭共6人 稱港執法部門有時叫美方直接接觸中國對口單位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4月1日凌晨2時24分;已更新了中國香港政府的回應聲明】 美國政府 3月31日宣佈「川普2.0」首次制裁香港高官的措施 ,涉及6名官員,包括據報快將退休的警務處長蕭澤頤。

【Patreon文章】原來曼谷有要求大廈防震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中國大使攜救災專家 拜訪內相關心曼谷塌樓

緬甸星期五(28日)強烈地震觸發曼谷翟度翟區(Chaktuchak)正在興建的國家核數署大樓塌樓意外,中國親切關心泰國情況,中國駐泰大使韓志強(截圖左)星期日上午親自到泰國政府大樓,並攜同中國應緊管理部一名地震及隧道倒塌拯救專家,拜訪內政大臣亞努丁(Anutin Charnvirakul,截圖右)。

皇家騎警調查「捉鄭敬基」言論 加拿大自由黨議員蔣振宇退選

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周一表示會調查大多倫多地區的萬錦—于人村(Markham-Unionville)自由黨議員蔣振宇(Paul Chiang)「捉鄭敬基去中國總領事館」的言論後, 蔣振宇同日深夜宣佈退選 。

蔣振宇曾稱「捉鄭敬基到中國總領館」 保守黨促卡尼撤回蔣提名

加拿大 已經進入聯邦大選期約1周,4月28日投票 ,大多倫多地區的萬錦—于人村(Markham-Unionville)自由黨議員蔣振宇(Paul Chiang)約2個月前的一番言論被翻舊賬,並成為全國焦點之一,他曾建議加拿大記者把保守黨候選人鄭敬基(Joe Tay)捉去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以領取中國香港警方國安處的100萬港元懸紅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