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字典選出「腦腐爛」(brain rot)為2024年年度字,反映新世代高度上網的生活形態。
牛津字典把「腦腐爛」定義為「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狀態退化,特別是在過度消費被認為是瑣碎或無挑戰性的內容(現在特別指網絡內容)後的結果;亦可意指,可能導致這種退化的事物」。
「腦腐爛」最早可追溯至美國作家 Henry David Thoreau 在1854年所寫,他當時批評社會普遍貶低複雜意念的價值,寧願選擇較簡單的想法,認為這導致社會精神和智力整體下降。
他當時說,這麼多人致力治療薯仔腐爛,有沒有人去治療一下「腦腐爛」,這個問題更廣泛、更致命。
來到21世紀,最早是TikTok上的Z世代和Alpha世代常用的字,意指有些人經常在網上瀏覽無聊、無內容、看似有點愚蠢的低質素短片和 meme 圖。這個字逐漸由網上用語變成新聞報導等線下對話都會使用。
根據一些之前介紹「腦腐爛」這個term的文章,一些人說,有人「極度長期」上網,經常看這些內容,導致他們平日說話時,也要用這些meme圖或短片「challenge」名稱來代指一些意思,而這些新新辭語是並非經常上網的人所容易明白到的,越多用網絡用語、越少用平日對話用辭的人,越像「腦腐爛」。
例如,一個俄羅斯/格魯吉亞網絡內容創作者 Alexey Gerasimov 用電影編輯器創作出「Skibidi Toilet」(「馬桶人」),有一個人頭從馬桶冒出,一些經常上網的網民現在會說無聊東西為「skibidi」。
牛津大學心理學者 Andrew Przybylski 向BBC說,「腦腐爛」並非意指特定一件東西,而是描述了對網絡世界的不滿和不安。
Oxford Languages 主席 Casper Grathwohl 說,回看牛津字典過去曾選出的年度字,反映了社會對虛擬生活的看法不斷在演變,「腦腐爛」反映虛擬生活及使用閑暇時間存在潛在危險,有關人文和科技的文化討論下一步似乎要討論「腦腐爛」所折射的問題。
牛津字典每年根據該年有什麼字辭的使用量突然大升,由專家篩選出最後6個字供大眾投票,今年有3.7萬人投票,然後專家再根據投票結果、以及就這幾個字的討論,得出最後結果,認為這個字最能反映該年社會情緒和熱議話題。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