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傳出,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可能蓄意破壞了2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後,這艘船隻周二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軍事專家懷疑「伊鵬3」遭丹麥海軍及海岸防衛隊勒令停駛,以便迫「伊鵬3」船上人員面對調查。
瑞士18日的公投一如所料,否決了設立時薪22瑞士法郎(191港元/744新台幣/154人民幣)的最低工資。之前在Facebook已寫過民調早已顯示六成人反對,但想不到的是,最終反對比率超過76%,而且26個邦全部否決。
有關這個公投,有幾點觀察。
1、去年11月就薪酬「1:12」公投時已寫過,有關貧富懸殊、收入不均的公投,瑞士有很多,除了連同最低工資等3條公投已舉行過,還有「無條件基本收入」公投正排隊。這些公投的背景是,金融危機揭示金融機構的高層十分高薪,而且犯錯、令不少人被裁員甚至公司倒閉都可以繼續領取高薪,因此激起這種「反收入不均」/「仇富」情緒。這不只是瑞士出現,明顯其他國家都有,甚麼「佔領華爾街」便是這一情緒下的產物,瑞士的分別只在於他們有佔經濟更高比例的銀行業,以及更易令社運變成有政治後果的公投的直接民主。
對贊成陣營來說,究竟這次公投是否大失敗呢?其實未必,因為這堆公投的真正首要目的不是要通過,而是引發社會辯論--當你找到足夠人聯署,變成公投,所有傳媒便一定要報導這公投,而基於平衡報導原則(我不知道瑞士是否如愛爾蘭般對有關公投的報導有嚴格規定,這裏只是指一般傳媒會盡量中立及報導兩邊聲音而已),抨擊收入不均的陣營便可以有足夠air time表達訴求,如果每幾個月便出現一次類似的公投,他們便可以每幾個月就上報一次,每次上報幾個月--只要每次接受訪問,對住電視台的攝影機時加幾分肉緊、青筋暴現地大罵「奸商!壓榨員工可恥!」,這已對商界構成輿論壓力。這又帶到第二點觀察。
2、大家以22瑞郎、即月薪大概4000瑞郎(3.48萬港元/13.5萬新台幣/2.8萬人民幣)的最低工資是十分高,全球為之嘩然,但現實是,這在瑞士不算一個很高的薪酬。事實上,如果議案通過,只有30萬員工的薪金必須即時調升,只佔勞動力大概一成。現實是,4000瑞郎在瑞士生活也捉襟見肘,詳情可看swissinfo這篇文章內的影片(說普通話的)。
另外,不少大公司已在公投的壓力下,把最低月薪調高至4000瑞郎,例如超市集團Lidl的瑞士分店,或瑞典的H&M明年亦會跟隨,可見提出最低工資公投的威力,即使在沒有通過下也可顯現出來,也反映出這個法定最低工資可有可無。
3、跟朋友談起這問題時,都笑說瑞士人「質素真高,毫不民粹」,「加自己人工也否決」,難怪他們有資格享有民主,而我們這些「港燦」不配民主!現實是,「左派/進步派」的主張看似造福大部份人、只是拿「1%」的富人祭旗,但實際上「右派/親商」主張同樣可以獲不少人受落。香港人常說民主就會令福利大幅膨漲,只是香港的那些所謂「右翼」不濟,不能解釋右派/親商政策可以如何惠及全民。
在這次最低工資公投,除了商界,農業界同樣強烈反對,因為農民工人目前平均時薪只有15瑞郎,如果一下子加到22瑞郎,瑞士農業根本不能生存,因此不只資方,連農民工人都反對,擔心失業。香港人或者沒這種想法,但在大部份國家,農業/鄉郊是勢力龐大的票源,對任何投票有很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瑞士立國精神就在於那些邦擔心法蘭西、德意志等外來勢力干預甚至吞併,因此聯合起來共同防禦,這個不只體現在外交的高度孤立主義,亦反映在人民不希望政府--尤其是聯邦政府干預社會事務,包括工資。這個不是自由派個人主義,瑞士人相對可以接受邦政府的介入,因為在邦的層面,人口較少,而在鄉村更是關係密切,而事實上,瑞士目前不少行業的工資不是完全跟隨自由市場,而是全行業集體談判,有點類似奧地利的corporatism,但就是十分抗拒聯邦政府的一刀切介入。(題外話:瑞士沒有全國性的最低工資,一些報導稱「提高」最低工資,這說法是錯誤的)
4、說到「左/右」,就要談談最低工資公投「左中帶右」的吊詭之處:一些外電報導隱約提及瑞士今年2月意外地通過要對歐盟成員國人民入境工作設限額。大部份報導沒再深入提及這跟最低工資的關係。現實是,提出設立法定最低工資,除了「打倒貧富不均」這類左派理念,其實隱約有對付外勞湧入、拖低瑞士工資的意味,可見這極左的措施,某程度上都有在利用瑞士人心底裏的極右排外情緒。這十分諷刺,也反映歐洲近年極左與極右「大兜亂」的趨勢。
最後一提:其實18日公投4項議案中,最受瑞士傳媒關注的是軍方購買瑞典獅鷲(Gripen)戰機,但以53%反對遭否決。這對瑞士政壇有更影響,因為這是瑞士國民多年來首次否決購買戰機,這是獲國會多數政黨支持,因此結果形同對國會摑了一巴,亦被視為國防部長一大挫折,而這是否代表軍方想加強實力遭國民反對,亦有待觀察。
有關這個公投,有幾點觀察。
1、去年11月就薪酬「1:12」公投時已寫過,有關貧富懸殊、收入不均的公投,瑞士有很多,除了連同最低工資等3條公投已舉行過,還有「無條件基本收入」公投正排隊。這些公投的背景是,金融危機揭示金融機構的高層十分高薪,而且犯錯、令不少人被裁員甚至公司倒閉都可以繼續領取高薪,因此激起這種「反收入不均」/「仇富」情緒。這不只是瑞士出現,明顯其他國家都有,甚麼「佔領華爾街」便是這一情緒下的產物,瑞士的分別只在於他們有佔經濟更高比例的銀行業,以及更易令社運變成有政治後果的公投的直接民主。
對贊成陣營來說,究竟這次公投是否大失敗呢?其實未必,因為這堆公投的真正首要目的不是要通過,而是引發社會辯論--當你找到足夠人聯署,變成公投,所有傳媒便一定要報導這公投,而基於平衡報導原則(我不知道瑞士是否如愛爾蘭般對有關公投的報導有嚴格規定,這裏只是指一般傳媒會盡量中立及報導兩邊聲音而已),抨擊收入不均的陣營便可以有足夠air time表達訴求,如果每幾個月便出現一次類似的公投,他們便可以每幾個月就上報一次,每次上報幾個月--只要每次接受訪問,對住電視台的攝影機時加幾分肉緊、青筋暴現地大罵「奸商!壓榨員工可恥!」,這已對商界構成輿論壓力。這又帶到第二點觀察。
2、大家以22瑞郎、即月薪大概4000瑞郎(3.48萬港元/13.5萬新台幣/2.8萬人民幣)的最低工資是十分高,全球為之嘩然,但現實是,這在瑞士不算一個很高的薪酬。事實上,如果議案通過,只有30萬員工的薪金必須即時調升,只佔勞動力大概一成。現實是,4000瑞郎在瑞士生活也捉襟見肘,詳情可看swissinfo這篇文章內的影片(說普通話的)。
另外,不少大公司已在公投的壓力下,把最低月薪調高至4000瑞郎,例如超市集團Lidl的瑞士分店,或瑞典的H&M明年亦會跟隨,可見提出最低工資公投的威力,即使在沒有通過下也可顯現出來,也反映出這個法定最低工資可有可無。
3、跟朋友談起這問題時,都笑說瑞士人「質素真高,毫不民粹」,「加自己人工也否決」,難怪他們有資格享有民主,而我們這些「港燦」不配民主!現實是,「左派/進步派」的主張看似造福大部份人、只是拿「1%」的富人祭旗,但實際上「右派/親商」主張同樣可以獲不少人受落。香港人常說民主就會令福利大幅膨漲,只是香港的那些所謂「右翼」不濟,不能解釋右派/親商政策可以如何惠及全民。
在這次最低工資公投,除了商界,農業界同樣強烈反對,因為農民工人目前平均時薪只有15瑞郎,如果一下子加到22瑞郎,瑞士農業根本不能生存,因此不只資方,連農民工人都反對,擔心失業。香港人或者沒這種想法,但在大部份國家,農業/鄉郊是勢力龐大的票源,對任何投票有很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瑞士立國精神就在於那些邦擔心法蘭西、德意志等外來勢力干預甚至吞併,因此聯合起來共同防禦,這個不只體現在外交的高度孤立主義,亦反映在人民不希望政府--尤其是聯邦政府干預社會事務,包括工資。這個不是自由派個人主義,瑞士人相對可以接受邦政府的介入,因為在邦的層面,人口較少,而在鄉村更是關係密切,而事實上,瑞士目前不少行業的工資不是完全跟隨自由市場,而是全行業集體談判,有點類似奧地利的corporatism,但就是十分抗拒聯邦政府的一刀切介入。(題外話:瑞士沒有全國性的最低工資,一些報導稱「提高」最低工資,這說法是錯誤的)
4、說到「左/右」,就要談談最低工資公投「左中帶右」的吊詭之處:一些外電報導隱約提及瑞士今年2月意外地通過要對歐盟成員國人民入境工作設限額。大部份報導沒再深入提及這跟最低工資的關係。現實是,提出設立法定最低工資,除了「打倒貧富不均」這類左派理念,其實隱約有對付外勞湧入、拖低瑞士工資的意味,可見這極左的措施,某程度上都有在利用瑞士人心底裏的極右排外情緒。這十分諷刺,也反映歐洲近年極左與極右「大兜亂」的趨勢。
最後一提:其實18日公投4項議案中,最受瑞士傳媒關注的是軍方購買瑞典獅鷲(Gripen)戰機,但以53%反對遭否決。這對瑞士政壇有更影響,因為這是瑞士國民多年來首次否決購買戰機,這是獲國會多數政黨支持,因此結果形同對國會摑了一巴,亦被視為國防部長一大挫折,而這是否代表軍方想加強實力遭國民反對,亦有待觀察。
荷蘭的全國單一選區比例代表制加上瑞士在議題上的全民公投直接民主,是不是相對而言民主的最完美形式。。。。。
回覆刪除至於說那個戰機什麼的,總覺得今時今日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瑞士人民還是緊跟形勢,懂得省錢。。。。再說就瑞士那麼個小國寡民,沒有什麼軍事傳統的地方,真有戰事發生,恐怕就是買了那些飛機,對勝負也沒有太大的影響。昨天看到最為莫名其妙的一條消息是有關新加坡。 那個彈丸島國(好吧,勉強可以算半島)從德國買了許多 Leopard 2 裝甲車,開到海裡去嗎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