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德國電子支付技術公司Wirecard的賬目醜聞持續震撼當地政商界,不只Wirecard公司本身,連金融監管機構BaFin,以及替Wirecard核數的會計師事務所安永都備受抨擊,可能都會被問責。由於Wirecard是十分重要的公司,而且醜聞本身不是這幾天的事,因此這宗醜聞對德國造成全方位的重大打擊。
Wirecard早前已一直不能如期公佈2019年全年度賬目,到上星期四(18日)終於宣佈,賬中有19億歐元(166.6億港元 / 624億新台幣 / 149.3億人民幣 / 90.8億令吉)「不知所蹤」,到本週一更稱,這筆錢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理論上,記了在賬目上的一筆錢原本根本不存在,已可稱為造假數、賬目詐騙,但Wirecard堅稱仍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認為有可能是公司處理了一些客戶詐騙了公司的交易,Wirecard才是受害者。
19億歐元的數目有多大呢?相等於Wirecard的1/4資產。
Wirecard是歐洲電子支付技術的龍頭之一,大部份德國以至歐洲的大型零售商都是它的客戶,而Wirecard在亞洲也有不少客戶。另外,Wirecard是藍籌股,是DAX指數成份股之一。而這隻股票在公司公佈賬目有問題的當天,股價急瀉62.7%,是德國藍籌股最大單日跌幅,隨後幾天,最低點試過較公佈前跌86.9%。
公司CEO已在上星期五辭職,並在本週被檢察部門拘捕,涉嫌賬目造假及誤導股東。但被問責的不只是公司及其高層,BaFin和安永都被質疑,為何不能及早發現一間有如此規模的公司,賬目有問題。
Wirecard成立於1999年,總部在慕尼黑,成立初年主要做成人網站和賭博網站的網上支付生意,隨後網上支付越來越流行,才逐步壯大。
Wirecard不是近期才被質疑賬目有問題。英國《金融時報》最早去年1月便爆料報導,Wirecard的賬目有違規行為,誇大收入和盈利。當時《金》和Wirecard不斷互罵,後者批評《金》報導失實,甚至質疑相關記者和編輯串同投機者,發放Wirecard的不利消息,聯手造市,而《金》就特定聘請法律專家調查,強調報導沒有問題,拒絕撤回報導。
結果,證明《金》的報導大致正確。
最尷尬的是,《金》的報導刊登後,BaFin主要的跟進工作是針對《金》和沽空者,而非調查Wirecard,質疑《金》是否違反市場規例,非法地令德股波動,亦試過禁止沽空Wirecard股票。
Wirecard醜聞既打擊德國金融業,令人質疑德國的金融監管有沒有疏忽,令外資對投資德股失去信心,而且電子支付技術是金融業未來發展的重要一支,Wirecard醜聞會打擊德國發展這方面的步伐;事件同時也曝露出德國整體企業監管很有問題,跟大家覺得德國人做事嚴謹的形象大相逕庭。企業監管不只是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同時包括公司內部監管,例如德國企業獨有的監督委員會(類似香港、英美世界的「董事會」,但不完全等同),是否對公司高管有足夠制衡作用。
近年德國已接連有巨企出現欺騙、貪污醜聞,當中最著名的是VW車廠的柴油車排放造假醜聞,可見Wirecard在德國不是個別例子。
另外,Wirecard是德國最重要的科網企業,是最能跟矽谷、或亞馬遜等美國科網公司相提並論的德企,Wirecard出事,一方面打擊德國科網業,另外也反映德國在科網、或是部份在經濟上很重要的新技術,仍然十分落後。德國在某些科技領先全球,例如機械人等這類製造業的科技,但在科網,或者電動汽車方面,德國企業遲遲不肯迎接新技術。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