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彭斯由香港出發「竄訪」台灣?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星期五身在台北訪問。值得注意的是,他星期四才在香港出席瑞銀的財富論壇,暫時未有媒體報導提及,但可合理假設他由香港直飛台北。根據外國媒體報導,他在香港和台北都說了一些中國或中國香港政府過往多番抨擊的內容。

歐洲新年櫻花開 暫紓氣價憂慮

繼續看看2023新年歐洲天氣異常和暖的情況,部份地方甚至像在過夏季。波蘭西北部城市Szczecin近日有櫻花盛開【文首照片來自波蘭媒體】,其他國家都出現開花現象,瑞士氣象局發出花粉症警告。

昨天寫過,很多滑雪場因為不夠雪而要關閉,未能在短暫的賺錢季節做生意。德國、匈牙利、波蘭等中歐多國氣溫都升至20度左右。

在南歐,天氣更像夏天。西班牙的畢爾包(Bilbao)一度錄得25.1度高溫,很多人在曬太陽。有遊客說,雖然他很享受在畢爾包騎單車,但也知道這代表全球暖化十分嚴重,想起這點也不禁有點害怕。

聖誕前夕,北美嚴寒,一股高速氣流把北極地區的冷空氣帶至北美洲。氣象學家說,這股氣流同時把亞熱帶的暖空氣推向歐洲,導致全歐洲近日十分溫暖。

氣候變化令天氣越來越極端,令人擔心,但至少在今個冬季,異常溫暖的天氣為歐洲解決了一個問題——壓低天然氣價格。

去年2月底爆發烏克蘭戰爭後,歐洲列國擔心俄羅斯利用天然氣作為武器,以扣起供應及推高國際天然氣價格,令歐洲冬季的供暖開支暴升,迫使歐洲屈服,不再支持烏克蘭。

不過,供暖需求未如預期般高,天然氣的耗用也較以往低,令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自12月中以來便不斷下跌,目前跌至2021年11月以來最低,重回戰爭前水平。

這有望紓緩歐洲的通脹壓力。如果今冬結束前不出現嚴寒天氣,那麼,今年春夏儲存天然氣的工作會較輕鬆,2023/24冬季的能源供應壓力也減輕。

本文章內容來自路透彭博

今日Patreon文章<Tesla再非電動車首選?>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國第5大發明?麗水6學者曾申請專利「快速切割海底電纜」

美國雜誌 Newsweek 星期五發表報導 ,顯示浙江省麗水學院6名學者2020年1月曾在國內申請「快速切斷海底電纜」技術的專利。

市場估英鎊再跌近8%至8.73港元 閣員稱財相沒有被炒危機

雖然英鎊今年已跌了約3%,但 彭博根據市場交易情況報導,投資者普遍預測,英鎊會再較周一水平跌近8% 。

西班牙12招應付房屋危機 外國人買樓徵100%印花稅

西班牙首相山齊士(Pedro Sanchez,文首截圖) 星期一公佈12項應付房屋危機的措施 ,協助國民更易承擔居住成本,對外國媒體來說,最關注的是把外國人購買物業的印花稅提升至100%,形同表示不希望外國人往西班牙買樓。

瑞典首相:國家處非戰爭非和平狀態 想要和平就要備戰

瑞典首相 Ulf Kristersson(文首照片) 星期日表示,瑞典並非處於作戰狀態,但也沒有和平 ,瑞典需要處於長期防衛狀態。

擔心外資不配合賑災 日大臣:7仔事關國家安全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星期三表示, 如果大型零售集團、日本7-11的母企 Seven & i 遭外資收購,可能影響國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