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伯明翰清潔工罷工10天未結束 多區堆積垃圾老鼠橫行

伯明翰全部近400名清潔工人全面罷工在周四踏入第10天,但工會仍未能就薪酬問題跟市政府達成共識,導致 市內多處堆積垃圾,老鼠橫行 ,街上很多在馬路上被車撞死的鼠屍沒有人處理。

普京:是西方挑起戰爭 暫停限核條約「新START」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1時5分,更新於下午3時34分】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莫斯科時間週二中午(波蘭時間同日上午10時)向聯邦議會發表國情咨文,歷時近2小時,大篇幅談及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他表示:「是他們(西方)挑起戰爭,而我們(俄羅斯)在用武力制止。」

普京又把核震懾升級,宣佈暫停實施《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新START),這是俄美最後一條仍在生效的限制核武協議。

「新START」2010年簽署,俄美兩國最新一次在2021年2月延長條約,原定生效5年,俄美兩國同意各自最多持有1550個核彈頭,較簽署時減少30%左右,兩國又同意把可攜核武的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重型轟炸機各自限制在700個或以下。

普京說,西方越是向烏克蘭供應更長程的武器,俄羅斯就會把西方趕得更遠,向烏克蘭供應長程武器等同把一場地區衝突變成全球衝突。

美國總統拜登已在波蘭展開訪問行程,預定當地時間下午5時半左右宣讀演說,預料同樣就烏克蘭戰爭一週年發表重要立場,跟普京打對台。

普京形容,現時世界正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談及烏克蘭問題,普京說,俄羅斯已做了一切努力,耐心談判,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Donbas)的衝突,但西方的承諾只是謊言,西方在「特別軍事行動」之前已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訓練士兵,包括援助烏克蘭的「民族主義兵團」。

他還重覆基輔政權企圖獲得核武器的指控,儘管烏克蘭已多次否認。

普京批評,西方沒有隱瞞他們希望俄羅斯永遠滅亡的想法,西方想俄羅斯人民受苦。他又指出美國才是最好戰的國家,表示美國自2001年以來發動的戰爭導致近90萬人死亡,超過3800萬人淪為難民,沒有國家比美國在全球擁有更多軍事基地。

普京揚言,在戰場上戰勝俄羅斯是不可能的。

普京表示,美歐多國對俄發動制裁,結果只是在懲罰自己,引發本國物價上漲,然後還說是俄羅斯人的錯。

他表示,盧布在俄羅斯外貿結算中的份額增加一倍,達到三分之一,若考慮到友好國家貨幣,則份額超過一半,他稱西方親手在減少國際貿易上的美元結算。

他亦重申俄羅斯經濟要「去離岸化」,把更多涉及俄羅斯經濟的活動由海外搬回國內。

普京又宣佈提升軍人的待遇,將向參與了「特別軍事行動」的士兵增設假期,每6個月多額外2星期的假期,另外設立基金,協助陣亡士兵的遺屬,以及退役軍人和他們的家人。

除了戰爭,普京也抨擊西方的價值觀,把西方接納LGBTQ+人士權益的主張形容為「把包括戀童癖在內的變態行為視作生活的標準」,他會極力阻止西方價值觀滲入俄羅斯,俄羅斯要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要「變壞和退化」。

同日Patreon文章<為何我們對烏克蘭戰爭很多事情都誤判了?>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電鋸行動第一步」 施紀賢宣佈廢除「NHS英格蘭」 將裁員逾9000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宣佈,廢除公共醫療管理機構「NHS英格蘭」(NHS England),將相關職能併入衛生部。衛生大臣施卓添(Wes Streeting)隨後在國會表示,會用2年時間廢除NHS英格蘭,指出NHS英格蘭目前有1.53萬名員工,衛生部有3300名員工,廢除NHS英格蘭後,這兩者合共員工數目減少一半,亦即減少約9300個職位。

G7外長聲明 2019反修例後首度未提香港 刪走「維持一中政策」字眼

G7外長星期五在加拿大魁省 Charlevoix 舉行外長會議,並已發表會後聲明。有關中國的部份,這份聲明沒有提及香港問題,是2019年反修例示威後首次。

英國NHS如何運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宣佈廢除「NHS England」,又或者是BBC標題「Keir Starmer abolishes NHS England」,不少人可能第一個想法是:吓?把1948年建立的全民公共醫療制度NHS廢除?

卡尼宣誓就任加拿大總理 3名應付對美關係閣員留任

周日勝出自由黨黨魁選舉的卡尼(Mark Carney)周五上午到了總督府麗都廳(Rideau Hall),在加拿大總督西蒙(Mary Simon,文首照片左;照片來自加新社) 見證下宣誓就任新一任加拿大總理 ,新內閣成員接着也逐一宣誓就任。

格陵蘭在野陣營大勝 獨立呼聲將更高漲

在川普不斷稱對格陵蘭有意思下,當地星期二舉行大選,在野陣營大勝,中間偏右民主黨(Demokraatit)成為議會最大黨,33歲黨魁Jens-Frederik Nielsen(文首照片)有望成為新總理。格陵蘭換政府後,當地獨立呼聲將更高漲,丹麥需要思考如何滿足格陵蘭人的要求,而川普可能借格陵蘭想脫丹一事,聲稱該島想加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