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Patreon文章】英國財相備受壓力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海報揭示烏克蘭頑抗精神 港人參與全球公民社會


歐盟駐港澳辦事處將於本週六(2月25日)對外開放,舉行有關烏克蘭戰爭一週年的展覽,讓公眾參觀由香港得獎攝影記者陳子煜提供的烏克蘭戰地照片展覽,以及波蘭駐香港總領事館提供的畫作。

波蘭總領事館提供的藝術品是反戰海報,創作者都是來自波蘭和烏克蘭的專業藝術家,這個計劃由「波蘭平面設計師協會」(Association of Polish Graphic Designers,STGU)統籌。展覽還會有波蘭設計師 Jacek Staniszewski 的作品。

波蘭駐港總領事亞歷山大‧丹達(Aleksander Dańda)向本網站說,這些海報可以令人感受到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毫無意義,展示烏克蘭面對殘暴攻擊時的頑抗精神,並在烏克蘭人最需要的時候,讓各地人士團結支持烏克蘭人。

展覽也包括香港攝影記者陳子煜(Alex,右上方照片,IG:@acfoto.cty)採訪時的拍攝照片。他去年3月至9月初在烏克蘭採訪了約半年時間,在戰爭初段俄軍仍嘗試攻佔基輔時,在基輔及周邊城鎮(例如布查Bucha等)採訪,在基輔留了約一個月後,往東部接近俄羅斯的大城市哈爾基夫(Kharkiv)採訪,然後到南部馬里烏波爾(Mariupol)居民逃難至扎波羅熱(Zaporizhzhya)的人道走廊一帶採訪。之後,他兩度去到東部頓巴斯地區(Donbas)工作。

Alex向本網站說,他萌生到烏克蘭採訪這場戰爭的念頭,因為他2020年已到過白羅斯(白俄羅斯)採訪抗議總統大選舞弊,期間當簽證限期快到時需要前往烏克蘭,令他認識了一些烏克蘭朋友。俄羅斯去年2月底全面揮軍後,他從烏克蘭朋友的fb和IG看到他們對戰爭真的全面爆發感到愕然,所以想現場採訪。

Alex又說,2019年香港反修例示威期間,很多外國媒體的記者在香港採訪。他覺得,不少香港人希望全世界關注香港的民主進程等方面的狀態,那麼,香港人也有必要成為全球公民社會的一部份,關注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關注其他地方的人爭取相同的價值。

在白羅斯親身採訪的經驗,令Alex覺得不同世界大事之間有微妙的連繫,他感到2019香港示威對2020白羅斯示威抗爭有影響,而反過來說,2019香港示威也頗受2014年烏克蘭革命影響。他訪問過一個白羅斯人,對方2019年曾參與香港的示威,翌年也在家鄉參與反政府示威,這名白羅斯人覺得,2019香港示威是其中一個途徑,令長年受專制統治的白羅斯人開始認識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

Alex認為,自己採訪烏克蘭戰爭時拍攝的照片,較反映出人與戰爭的關係,揭示人如何在這場戰爭下嘗試繼續生活。

每張新聞照片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問及有什麼難忘的採訪經驗,Alex憶述,在基輔時曾聽到爆炸聲,便立即趕到遇襲現場,除了直接被擊中的建築,他還到了附近一帶採訪,在一個住宅看到一名婆婆,婆婆發現自己家園盡毀,不斷痛哭。Alex只懂少許烏克蘭語,不能用語言跟她溝通,只能上前抱了婆婆一下來安慰她。

Alex又談及,在哈爾基夫近郊城鎮採訪時遇到一班婆婆,她們居住的大廈受破壞,電梯因為停電而不能使用,她們經常在住宅大樓外渡日。她們大部份是所謂「俄語人」,即母語是俄語的人士,家族背景來自俄羅斯,本人年幼時在俄羅斯成長。她們在2014年革命時親俄,不支持那場革命,但在戰爭後看法有明顯轉變,覺得為何普京聲稱旨在解放烏克蘭內的俄語族群,但她們卻每天被轟炸。她們還說,現在不只希望國家和平,還希望烏克蘭勝出戰爭。

Alex已回來大概半年,他正計劃今年6月再到烏克蘭採訪約半年。

以下是展覽活動的詳細:
日期: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時半至下午5時半
地點:中環33號花園道聖約翰大廈20樓

參加者需要在本週五(2月24日)下午6時前登記,將全名及身份證明號碼電郵至DELEGATION-HONG-KONG-EVENTS@eeas.europa.eu登記,詳情請瀏覽他們的Facebook Page Post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國第5大發明?麗水6學者曾申請專利「快速切割海底電纜」

美國雜誌 Newsweek 星期五發表報導 ,顯示浙江省麗水學院6名學者2020年1月曾在國內申請「快速切斷海底電纜」技術的專利。

彰顯擁格陵蘭主權 丹麥國王改紋章

丹麥王室今年元旦宣佈,去年1月才登基的 國王 Frederik 在去年12月20日已更改君主的個人紋章 ,代表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象徵放大了,明顯是在川普近日不斷說美國要購買格陵蘭下,強調格陵蘭屬於丹麥。 附圖左邊是舊紋章,在盾的4格中,代表格陵蘭的北極熊和代表法羅群島的羊一同「塞入」左下角,而在新紋章,北極熊和羊分別在左下和右上,各佔一格。 舊紋章左下角原本還有3個皇冠,這是代表中古時期的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丹麥王室一度同時統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丹麥王室說,這個象徵已不合時宜,所以在新紋章刪走。 丹麥電視台 TV2 引述歷史學家 ,他指出,更改紋章還有另外2個原因。 他說,Frederik 一向關心王室的北大西洋領土,這次更改反映他的個人想法。 他又說,丹麥王室習慣趁更迭君主修改紋章,把過時的象徵刪走。原本的紋章是去年遜位女王的 Margrethe二世1972年登基後不久開始使用,她把代表冰島的隼刪走,冰島1944年由丹麥獨立。 新紋章左上格保留了3隻藍獅和9個紅心,這是代表丹麥本土,已使用近千年。新紋章右下格是從舊紋章右上格搬下來,這個圖案代表南日德蘭(Southern Jutland)。 這個紋章是丹麥國王的個人紋章,同時也用來代表國家。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法國極右之父勒龐逝世享年96歲 女兒飛機上獲知死訊

法國極右之父、國民陣線(FN)創辦人 勒龐(Jean-Marie Le Pen)星期二中午逝世,享壽96歲 。

奧地利外長 Schallenberg 第二度出任過渡總理

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星期三宣佈, 外長 Alexander Schallenberg 第二度出任總理 ,新任命在星期五生效。

擔心外資不配合賑災 日大臣:7仔事關國家安全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星期三表示, 如果大型零售集團、日本7-11的母企 Seven & i 遭外資收購,可能影響國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