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戰後之花

明天(11月11日)就是歐洲的一次大戰結束及和平紀念日,英國及加拿大一些英聯邦國家都會在這天紀念陣亡士兵,而香港也已在星期日早上於中環皇后像廣場和平紀念碑舉行了紀念活動。英國在這幾天都會配戴虞美人花作為紀念,除了源自一首詩外,虞美人花在西歐一向跟戰爭扯上關係,是在戰後屍骸遍野的地方盛放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虞美人花跟戰爭與和平扯上關係,源自一名加拿大軍醫參與一戰期間比利時伊珀爾(Ypres)的戰役時,目睹友人陣亡,此時看到野外虞美人花綻放,於是在1915年寫下戰爭詩《在法蘭德斯的戰場》(In Flanders Fields),而第一句是「在法蘭德斯的戰場 虞美人花迎風搖曳」: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3年後,一戰快將結束,一名美國教授深受這首詩所感動,於是進行義賣,協助受戰爭影響小朋友時,以虞美人花作為標誌。隨後,一名法國人在美國看到這個情況,再把這個傳統向英國介紹,英國採納了虞美人花作為紀念和平及陣亡士兵的標記後,再從英國傳向加拿大等一些英聯邦國家。

不過,至少在一次大戰前超過一世紀的拿破崙戰爭,已有一些歐洲人發現,激戰過後的戰場,除了屍體,還會伴隨著大片血紅色的虞美人花,而且同樣是在現為比利時及比利時與法國邊界的地方出現得最多,所以在19世紀,歐洲已有把虞美人花跟戰爭相提並論的文獻。甚至,在更早時期的成吉思汗年代,蒙古人征服過後的地方都會長出大片虞美人花(但那些是白色),只是這些記載沒《在法蘭德斯的戰場》這麼著名。

這是一個自然現象,是可以解釋的。

虞美人花是一種很粗生的植物,其種籽要接觸到陽光才可生長,如果埋在泥土深處,雖然不能開花,但依然能生存,可能過了幾十年也不會死掉,所以平日看不到虞美人花,那處卻可能已有其種籽。

打仗時,當不斷有炮彈轟炸,便會翻開了泥土,原本不見天日的虞美人花種籽便重見天日,在陽光下便開出花來。炸藥含有氮,建築物被炸毀並倒下後,有石灰重回泥土,再加上人和動物被殺死時所流出的血,都為泥土提供虞美人花所需要的肥料,令虞美人花有適合的生長環境。而且,其他植物已被戰火摧殘,沒有其他植物跟虞美人花競爭,令該片土地變成虞美人花的世界。

大戰過後野外開遍虞美人花,其實不只比利時地區出現,其他歐洲地方也有紀錄過的,但撇除《在法蘭德斯的戰場》的影響,無論是一戰或拿破崙戰爭,比利時確實是虞美人花開得最燦爛的地方。

為什麼呢?因為那處是戰爭最激烈的地區之一,泥土翻鬆得更嚴重,以一戰為例,不只炮火轟炸,還出現戰壕對峙,交戰雙方挖出深深的坑來防止對方的坦克長驅直進,其中比利時是最多戰壕的地方之一,所以虞美人花也特別茂盛。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歐盟通過25%關稅反制美國 最快下周公佈第二波反擊方案 匈牙利投反對票:貿戰升級不是答案

歐盟執委會星期三宣佈, 成員國當天通過第一波反制美國的關稅,向一些美國貨品實施25%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