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國NHS如何運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宣佈廢除「NHS England」,又或者是BBC標題「Keir Starmer abolishes NHS England」,不少人可能第一個想法是:吓?把1948年建立的全民公共醫療制度NHS廢除?

議員離職潮

英國前財相夏文達(Philip Hammond;照片來自他的Twitter)星期二(5日)晚在Twitter宣佈不會角逐連任,結束22年議員生涯,突顯出這次12月12日大選的一個現象:議員離職潮。

截至本文章撰寫時,共有65名議員宣佈放棄角逐連任。這個數字算高嗎?不算,始終英國下議院議員有650人。目前放棄連任議員數目最高的大選是2010年,149人,之後是1945年,128人,1997年也算是頗多議員主動下議院的一次,116人不爭取連任。有人統計過,1979至2015年9次大選中,平均每屆有86名議員沒再參與大選。

大臣級人馬求去
在議會制下,議員主動不連任,跟退出政壇無異(在總統制或地方政府有較大權力的國家,議員還可能因為要轉換跑道而離開國會),當中不外乎涉及兩個原因:年紀大,或者勝算渺茫。1997和2010年出現離職潮,兩次都是反對黨勢將大勝,執政黨很多議員知道自己連任機會很低,尤其是如果自己之前當選的勝出差距都不大,就無謂不浪費時間去進行選舉工程。另外,2010年大選前還出現過議員津貼醜聞,很多議員被揭發濫申津貼,當中不少人可能因此不連任。至於1945年的一次,當時剛打勝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因為戰時狀態要暫停選舉,再之前一次的大選已是1935年,事隔10年,很多議員已經年紀大,原本想在此前應舉行的大選退下的議員一同在1945年退休,令該屆不連任議員的數目特別高。

不過,不要忘記,之前那些選舉,是國會完成整個任期、或是只提早了一年才舉行,但今次大選跟2017年只事隔2年半,2017年當選的議員,不會這麼多人這麼快就感到自己太老要退休,所以就算這次不連任議員的數目最終低過2015年的90人,這次數字仍算有點高。同樣屬提前大選的2017大選,當時只有31人不連任。

相對於數目,什麼人不連任這個問題更令人矚目,當中又以保守黨的情況十分明顯。若只計2010保守黨回朝後計算,該黨有12名大臣級人馬不連任(包括夏文達目前已不屬保守黨黨團議員的人士),當中莫麗琪(Nicky Morgan)更是現任大臣(文化大臣);至於國務大臣或以下級別的官員,有18名前任或現任官員的保守黨議員不連任。另外,邱吉爾外孫Nicholas Soames亦退休。

如果說Nicholas Soames或「議會之父」祈淦禮(Ken Clarke)這類年過七十,退下來也不奇怪的話,那麼,很多其他退休議員的年紀不大。夏文達63歲,以議員來說不算高齡,在這個年紀再問鼎黨魁及首相,也是可以的,而莫麗琪更只有47歲,在政壇正值盛年。這些不角逐的保守黨議員,差不多全部都是跟黨魁莊漢生(Boris Johnson)有嚴重分歧,而且關係惡劣,不單不能加入他的內閣,連作為後座議員、甚至純粹一個保守黨議員候選人的身份,來公開支持他的政策,都說不出口,他們要麼只能轉黨,若以無黨派身份參選的話,勝算又極低,因此只能求去。

政治勢力重編
部份不連任保守黨議員的另一個問題在於,他們在脫歐問題的立場跟當區選民不一樣,或是莊漢生強烈支持脫歐的政策跟自己選區的要求有分別。前者的情況,通常是議員在公投支持留歐,但選區當時脫歐佔多數,就算該議員現在已支持脫歐,但在目前越來越分裂的政治氣氛下,選民——尤其是保守黨支持者——都不會相信。至於後者,則是選區強烈留歐(例如倫敦及蘇格蘭),這些選民本身就不會喜歡莊漢生,而莊漢生又強硬執行黨紀,議員向選民拉票時,很難在保持保守黨身份及跟莊漢生保持距離之間作出平衡。


工黨也出現這個現象,但跟保守黨相反,通常是強硬脫歐派或強烈反對二次公投的人士離開,當中較突出的例子是Kate Hoey,她是堅定脫歐派,但她的選區在倫敦市中心,該區在公投中有近80%選民投票支持留歐,因此她根本不可能勝出選舉,只能退下。
從中性一點的角度來看,保守黨和工黨都出現這種情況,可算是大家談論已久的政界勢力重編正在進行——過去近100年保守黨與工黨的角力,代表了英國政壇以經濟議題、社會階級為主導,而隨著留歐派或「不強烈脫歐派」一個一個離開保守黨,強烈脫歐派就離開工黨,反映這兩個黨逐漸改以脫歐議題作為分野,英國政治逐漸出現身份議題作為重要分界線的情況。

悲觀地看,保守黨和工黨各自的領袖都正朝著政治光譜中的兩個極端走,這些不角逐連任的議員在黨內屬中間派,亦意味兩大黨逐漸遠離中間,跟大黨會重視爭取中間選民的英國政治傳統相反。如果這次大選繼續由保守黨和工黨勝出大部份議員,這意味下屆國會將較目前更走向極端,而且兩個大黨挑選候選人時,高度只問立場而少談才能,黨內容不下討論的空間,只會令議政水平下降。

女議員盛年退出政壇
另一個令人關注的情況是,不角逐連任的保守黨女議員,她們的年紀及在國會的資歷普遍較不連任的男議員低,很多都只是4字頭、5字頭。脫歐爭拗令英國政治討論的氣氛變差,用辭越來越差,甚至跡近煽動暴力及對政敵或特定社群仇恨,期間不時已有人指出,當中又以女政客面對的言辭人身攻擊更為嚴重,令她們從政的成本更高,也因此更寧願放棄從政。

保守黨在甘民樂(David Cameron)2005年出任黨魁後,致力推動更多女性及少數族裔代表該黨參選議員,希望改變文翠珊(Theresa May)仍是擔任黨主席時曾說過的「nasty party」形象,現在退下的保守黨女議員多是在這個年代躋身國會,她們退下,可能令保守黨重返之前男性較主導的情況。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電鋸行動第一步」 施紀賢宣佈廢除「NHS英格蘭」 將裁員逾9000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宣佈,廢除公共醫療管理機構「NHS英格蘭」(NHS England),將相關職能併入衛生部。衛生大臣施卓添(Wes Streeting)隨後在國會表示,會用2年時間廢除NHS英格蘭,指出NHS英格蘭目前有1.53萬名員工,衛生部有3300名員工,廢除NHS英格蘭後,這兩者合共員工數目減少一半,亦即減少約9300個職位。

卡尼為大選熱身:撤除消費者碳稅、取消CGT加稅

加拿大央行前行長卡尼(Mark Carney)周日當選執政自由黨黨魁,即將成為下任加拿大總理,他 當天在黨大會發表勝選宣言 ,隨即為大選熱身,正式宣佈他上台後,立即廢除消費者碳稅,減輕家庭、農民和中小企的負擔,並會叫停大增資本增值稅(CGT)的措施,指出加拿大需要鼓勵建屋商興建更多住宅。

俄兵輸氣管內爬行逾10公里 突襲庫斯克烏軍陣地後方 劍指交通樞紐 Sudzha

過去數天,傳出俄軍在烏佔庫斯克州地區有突破,綜合兩國軍方和軍事博客的消息, 俄軍派出士兵在天然氣管道內走超過10公里距離,成功到了部份烏軍部隊的後方搶佔據點 ,目標指向邊境重鎮 Sudzha 。

德國FinTech Wirecard前COO 原來是俄間諜 領導6保加利亞人滲透全歐

德國電子支付技術公司 Wirecard 在2020年爆出賬目醜聞,其中一名高層、44歲的 COO(營運總監)Jan Marsalek 仍然在逃,德國仍在通緝他【文首照片】,但這名奧地利人原來不單是一間爆煲 FinTech 的管理人員,還是一支俄羅斯間諜小隊的頭目,領導數名保加利亞人在英國等歐洲其他國家對付俄羅斯的目標!

格陵蘭在野陣營大勝 獨立呼聲將更高漲

在川普不斷稱對格陵蘭有意思下,當地星期二舉行大選,在野陣營大勝,中間偏右民主黨(Demokraatit)成為議會最大黨,33歲黨魁Jens-Frederik Nielsen(文首照片)有望成為新總理。格陵蘭換政府後,當地獨立呼聲將更高漲,丹麥需要思考如何滿足格陵蘭人的要求,而川普可能借格陵蘭想脫丹一事,聲稱該島想加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