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暫停實施對美報復關稅90天 馮德萊恩:給談判一個機會

歐盟成員國周三才通過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措施,準備下周二實施首批報復關稅,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周四中午突然發表簡短聲明 ,宣佈全部反制美國關稅暫緩實施90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

聯大烏戰議案 4國撐俄35國棄權

聯合國大會罕有地緊急辯論一項通常是安理會討論的安全議題,有關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議案,除了俄羅斯自己外,還有4國投反對票。141國贊成,35國棄權,12國標示為沒有投票。【文首圖片可點擊放大】

支持俄國的4個國家為:白羅斯、敘利亞、北韓和厄立特里亞。這4個國家的共通點是,其政權完全依賴俄羅斯支撐(前兩者),或者如果得罪俄羅斯,便只餘下中國可依賴,而他們不想一邊倒向中國(後兩者)。

這類議案的實質後果是零,沒有約束力,跟我在Twitter搞個網上投票沒分別,但可以反映最新國際形勢,一方面反映到哪些國家會就烏戰採取跟進行動,哪些不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全球分成什麼陣營。始終,各國投票,不是「按事件是非曲直」來決定,而是考慮烏克蘭議題以外整體外交取向。

35個棄權國中,可以分成幾大類。

一、金磚國:中國、印度、南非

中國固然親俄,但印度和南非傳統上也不想太親美,即使印度近年在印太政策跟美國越走越近。巴西原本取態都偏向「棄權」,在美國強力施壓下才被迫投向美國陣營。

二、中亞/前蘇聯國: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蒙古

亞美尼亞視俄國為「大佬」,哈薩克今年1月才獲俄國拯救。基於地緣政治,大部份中亞國家不太想得罪俄羅斯。另外2個中亞「斯坦」國家烏茲別克和土庫曼標示為「沒有投票」。

15個前蘇聯國家中,6個投贊成:烏克蘭本身,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以及摩爾多瓦。

題外話:投贊成票的阿富汗,至今在聯合國的代表應該仍是前政府委任的代表,不是代表塔利班政權。

三、南亞/東南亞: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老撾、越南

俄羅斯在這些國家/地區仍有一些影響力,如果倒向相關國家的敵人,會左右到大局,但又未至於跟俄國關係十分密切

四、中東:伊朗、伊拉克

伊朗反美,不想支持美國,俄羅斯對打擊中東極端伊斯蘭武裝有一定影響,伊拉克不能太反俄。

阿聯酋、沙地阿拉伯等海灣國家上週仍態度瞹眜,但應該是美國強力游說下改變態度。

五、拉丁美洲:玻利維亞、古巴、薩爾瓦多、尼加拉瓜

全為左翼反美國家。委內瑞拉「沒有投票」。

值得留意洪都拉斯/宏都拉斯。該國左翼總統剛上台,大選時曾盛傳新總統會跟台北斷交,改為承認北京,而這個取態更多是出於跟美國交惡,多於不滿台灣或需要大陸資金。新總統履新時,已開始跟華府修好,現在在烏戰議案跟隨美國立場,顯示洪美關係似乎不錯,跟台灣斷交的機會下降。

六、非洲: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布隆迪、中非共和國、剛果、赤道畿內亞、馬達加斯加、馬里、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塞內加爾、南蘇丹、蘇丹、烏干達、坦桑尼亞、津巴布韋

還有一些非洲國家「沒有投票」。

整體趨勢或個別國家這個決定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當中有些國家沒有投反對票,算是令有人點意外。例如中非和馬里,近年跟俄羅斯越走越近,僱用俄國著名僱傭兵公司Wagner,他們也不公開支持俄羅斯,從俄國外交角度而言,不算令人(普京)滿意。

同日Patreon文章<在烏戰放棄中立的中立國>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

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同意罷免尹錫悅

【文章上載於南韓時間4日上午11時39分;12時5分更新背景和代總統發言,並修正宣佈尹免職的時間】 南韓憲法法院星期五上午11時22分左右宣佈,8名法官全體同意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成立,需要罷免他。尹錫悅的總統任期由這一分鐘起即時結束,南韓預計會在6月初舉行總統大選。

【Patreon文章】中國灰色資本——扮泰國公司的中國企業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緬軍政府向中國紅會人員開槍 周三晚突宣佈即時停火21天

【文章上載於緬甸時間2日晚上10時35分,更新於3日凌晨0時46分】 緬甸軍政府星期三承認, 他們的部隊前一晚向中國紅十字會的車隊開槍示警 ;但軍政府 周三深夜突然宣佈接受停火21天 ,即時生效,一路停火至4月22日。

巴拿馬核數報告:長和子公司長期違規 庫房損失12億美元經營權收入

巴拿馬核數署長 Anel Flores 今年1月表示要審核中國香港企業長和旗下巴拿馬碼頭營運商 Hutchison Ports PPC 後, 本周一公佈審計結果 ,批評PPC長年多次違反規定,再加上巴拿馬官員談判合約時未有好好捍衛國家利益,導致巴拿馬庫房自2003年起從PCC少收了約12億美元(93.6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