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暫停實施對美報復關稅90天 馮德萊恩:給談判一個機會

歐盟成員國周三才通過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措施,準備下周二實施首批報復關稅,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周四中午突然發表簡短聲明 ,宣佈全部反制美國關稅暫緩實施90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

只懂升級警暴 徒增社會怨憤

【立即訂閱網主的Patreon,閱讀深度文章全文!月費只需7.21美元】

法國17歲青年Nahel被一名交通警察開槍殺死,引發騷亂,法國社會對警察的不滿又再浮現。

法國的警察暴力問題並非新鮮事,至少2010年代初起,無論是一般執法抑或對待示威者,警察手段越來越高壓和暴力,對示威者的態度越來越不友善,武器不斷升級,面對示威衝突更傾向主動把對峙升級,多於盡量把形勢降溫。

法國警察以至政府和很多政界人士似乎相信,把警察執法武力提升,可以減少街頭騷亂,但Nahel事件證明,這種做法不會解決導致騷亂的深層次矛盾,潛在民怨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爆發,對建制的反噬更大。

在Nahel案,「司機拒絕截查」(refus d'obtemperer)罪名及警察在這種情況下的權力,成為焦點。警方原本稱,Nahel拒絕警察截查,照樣開車,於是警察開槍制止。究竟警察對準司機胸口開槍是否合理,已是問題,更令社會不滿的是警方說謊,有人拍攝到事發經過,明顯Nahel有停車讓2名交通警調查一段時間,雖然他突然開車,這個做法或者違例,但Nahel的態度肯定絕非不合作。

政府2017年大幅放寬警察開槍,法國警察遇到「司機拒絕截查」時的開槍數字在2017年新法例實施首年明顯上升【文首圖片可點擊放大】。Nahel是法國今年第3個在這種情況下被警察擊斃的死者,去年同類死亡個案高達13人。

還有很多方面反映法國警暴的問題,例如警隊「軍事化」,越來越多以往軍隊才會有的武器。

同時,法國警察又不斷引入「低殺傷力武器」,解釋他們希望避免動輒就開槍,既可制服疑犯,同時對疑犯來說「較安全」。然而,所謂「低殺傷力武器」是指橡膠子彈之類的武器,法國主要討論「LBD」,直譯為「防禦球發射器」,英文稱為Blast ball或Flash ball,類似橡膠子彈,但更大,發射後會引發巨響和閃光,也會滲出催淚氣,甚至內裏會飛出橡膠子彈或碎片,弄傷受襲人士。

這些武器確實沒有真子彈那麼致命,但可以導致受襲者重傷和終身殘廢,而且因為冠上「低殺傷力」,令警察更不介意使用。

政府和政界不斷迎合警察的訴求,給予他們更多權力和武器,為警察壯膽,更敢強硬執法。於是,高壓執法不單令越來越多人憎恨警察,甚至連帶不滿為警隊撐腰的政權體制。在近日的騷亂,市政府、學校等公共建築物明顯遭針對放火焚燒、破壞和塗鴉,是有理由的,並非偶然。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

緬軍政府向中國紅會人員開槍 周三晚突宣佈即時停火21天

【文章上載於緬甸時間2日晚上10時35分,更新於3日凌晨0時46分】 緬甸軍政府星期三承認, 他們的部隊前一晚向中國紅十字會的車隊開槍示警 ;但軍政府 周三深夜突然宣佈接受停火21天 ,即時生效,一路停火至4月22日。

烏軍頓湼茨克俘虜2中國籍士兵 澤連斯基:要求中國解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星期二下午上載影片 ,指出烏克蘭軍隊在頓湼茨克州俘虜2名中國公民,當時他們正替俄軍打仗,並指出烏克蘭有情報顯示,還有更多中國公民在俄軍部隊作戰,要求中國解釋。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基金大鱷Bill Ackman籲暫緩關稅:選民並非投票支持這項政策、商務部長投資債券不理股市死活

美股期指在星期一亞洲市時段上午仍未止瀉,去年大選公開支持川普的對沖基金大鱷、主理 Pershing Square 的阿克曼(Bill Ackman,右照片)在美東時間星期日黃昏7時過後在X連環發出或轉發18則帖文,全部都是關於亞洲市場急瀉、呼籲不要在本周三全面落實對等關稅的消息,表示川普正失去環球商界領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