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教宗方濟各逝世 享年88歲

多間意大利傳媒星期一上午10時前後報導,樞機主教 Farrell 宣佈,教宗方濟各已逝世,享年88歲。

【Patreon文章】孟加拉總理流亡——當大批大學畢業生失業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孟加拉反政府示威持續約一個多月,2009年起在任總理的 Sheikh Hasina 星期一(5日)流亡,引爆這次抗議浪潮的導火線是公務員招聘配額制度而這個議題正正刺中孟加拉一個很獨特的經濟問題——大學生求職難。

法院今年6月頒令恢復配額制,重新把一定公務員職位的數位預留給某些人士,當中以「建國戰士」後代最具爭議,這些人獲多達30%配額,而且由舊制度只讓曾參與獨立戰爭的人士的兒女受惠,擴展至他們第三代的孫兒。Hasina領導的政黨人民聯盟(Awami League)正是當年獨立運動的主力,配額制即是酬庸執政黨的支持者,於是引起反彈。

一開始時,示威主力是大學生及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的失業問題嚴重,於是很多人畢業後投考公務員,恢復配額制打爛他們的飯碗,因此年輕人震怒。

純粹看數據,由Hasina在2009年第二度上台直至2023年,在這15年間,實質人均GDP升了2.6倍,平均每年GDP增長6.3%,世界銀行估計,在人口1.7億的孟加拉,過去20年超過2500萬人脫貧。這些經濟數字都很驕人。

然而,經濟數據好不代表很多人受惠,孟加拉經濟結構及年輕勞動人口的技能嚴重錯配,導致很多高教育水平的年輕人找不到好的工作。

孟加拉過去十多二十年以「世界製衣廠」聞名,大部份時裝品牌都在這裏設廠生產,聘用超過400萬工人,也是孟加拉重要外匯收入,但大學畢業生不會對這種低技術工作有興趣。

附圖來自孟加拉《每日星報》去年10月的報導,引述政府對2022年的統計數據,28%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相當於近80萬人,較2017年多了差不多一倍,大概20%畢業等了2年才能找到工作,另外15%在畢業超過2年仍然失業。孟加拉目前失業人口大概260萬,當中83%——即214.6萬——是15至29歲。而且,官方失業數字應該低估實際情況,也並未計及就業不足的人。

成衣以外的製造業有需要較高學歷的工種,但這些行業在數年前已停滯,甚至收縮,相關工作也減少。而且,在疫情結束後,全球經濟除了解除封鎖時的短暫大反彈後,大部份時間都是增長緩慢,連成衣在內的孟加拉各行各業出口都放緩,即使孟加拉經濟仍有增長,但以一個仍只算低收入、且每年大量年輕人口投入勞動市場的國家來說,孟加拉的經濟跟輕微衰退是沒分別。

孟加拉高學歷的私人公司職位原本明顯較政府職位高薪,但經濟過去數年放緩下,兩者差距已經收窄,而且孟加拉公司的福利遠比政府差,裁員風險較高,工作量較重,一般不會像政府般有退休金保障,孟加拉企業對年輕人來說並不吸引,除非那是金融業及跨國集團。

不計專業工種,孟加拉大學學士畢業生的入職月薪水平介乎2萬至2.5萬孟加拉元taka,折合相當於1325至1655港元(或5570至6960新台幣),而公務員連同福利的話,薪酬較這個水平高一倍。於是,近年不少孟加拉畢業生在畢業後連續數年投考公務員。

孟加拉的例子顯示,當國內有為數不少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對社會穩定是個計時炸彈。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歐盟「仍未清楚華府想要什麼」 副總統Vance:英美有機會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開始跟各地展開關稅談判,歐盟跟美國的談判陷入僵局,官員覺得美國還是會向歐盟貨徵收20%對等關稅,但英美談判較樂觀,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說兩國有機會達成貿易協議。